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2007年>> 9月8日

世界掃盲日

2007年9月8日

每年9月8日關於世界掃盲日的由來歷

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四次大會決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為國際掃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 ,其目的是動員世界各國和有關國際機構同文盲現象作鬥爭,並希望通過國際掃盲日活動推動掃盲工作的開展,使各國適齡兒童都能上學、在校學生不過早輟學、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機會.聯合國大會於1987年通過決議,宣布1990年為國際掃盲年.聯合國還決定,從2003年1月開始的十年為國際掃盲十年,以促進全球範圍內掃除文盲的工作,努力實現在2015年以前將全球成人文盲總數減少一半的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2005年的主題是文化與持續發展.

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近十幾年的掃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距離2015年前使全球成人文盲率比2000年減少一半的目標仍然很遠.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世界15歲以上的成人文盲總量約8億,約占全球成人人口的20%,其中,三分之二為女性.另外,全球有1.04億失學兒童,其中56%以上是女童.大部分文盲都分布在非洲、亞洲和拉美地區的貧窮國家.在已開發國家中也存在大量的文盲,僅美國就有4000萬成年人無法給孩子讀書讀報,並無法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

造成開發中國家高文盲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人口發展角度說,開發中國家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率高,經濟相對落後,國家的教育投入難以與人口的增長成正比.從語言文化角度講,多語種問題在開發中國家較為突出,非洲尤為嚴重.擁有1億多人口的奈及利亞共有410種語言,僅有660萬人口的貝寧也有近60種語言.從社會生產角度看,開發中國家現代化程度不高,一些工作的知識和技術含量不大,人們對文化知識的需求不十分強烈,文盲與否對社會生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開發中國家在面臨著科技、人才和資金困難的同時,也認識到了發展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國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出許多適合本國國情的掃盲辦法.例如,巴西宣布,從2003年起,將實施為期4年的全國掃盲計畫,爭取在2007年之前消除國內文盲.
  
  50多年來,中國的成人文盲率大幅下降,已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80%降到2002年的8.72%.中國政府在2000年底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目標,2003年全國青壯年文盲已降到5%以下.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局公布的全球過去十年掃盲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在所統計的40個國家中,中國在掃盲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績最大.2004年全國共掃除文盲204.58萬人,青壯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2004年9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內瓦舉行頒獎儀式,將2004年度國際掃盲獎授予中國青海省掃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表彰其在掃盲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績.

自1969年以來,為獎勵世界各國有關組織及個人在掃盲工作方面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曾先向設立了七項國際性掃盲獎:

一、娜傑日達克克魯普斯卡婭國際文化獎(Nadezhda K. Krupskaya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rize) 由前蘇聯政府捐助.每年9月8日國際掃盲日時由教科文組織頒發,表彰掃盲出色的機構、組織和個人,故又稱該獎為教科文組織掃盲獎(UNESCO International Literacy Prize).
  二、伊拉克掃盲獎(Iraqi Literacy Award),1991年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海灣戰爭後也已撤消.
  三、國際野間掃盲獎(Noma Literacy Prize),1980年,由日本最大的綜合出版社《世談社》設立,並以該社社長姓氏命名,獎金為1.5萬美元.
  四、國際閱讀協會掃盲獎(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Literacy Award),1979年創立,獎金為1.5萬美元.
  五、世宗王掃盲獎(King Sejong Literacy Prize),1990年由韓國政府設立,有兩個獎項,獎金各為1.5美元.
  六、馬爾科姆阿迪塞希亞國際掃盲獎(Malcolm Adiseshiah International Literacy Prize),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副總幹事的名字命名,1998年開始頒發,獎金為2萬美元.
  七、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獎(Mohammed Reza Pahlavi Literacy Prize

9月8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