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掃盲日
2007年9月8日
每年9月8日關於世界掃盲日的由來歷 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十四次大會決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為國際掃盲日(International Anti-Illiteracy Day) ,其目的是動員世界各國和有關國際機構同文盲現象作鬥爭,並希望通過國際掃盲日活動推動掃盲工作的開展,使各國適齡兒童都能上學、在校學生不過早輟學、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機會.聯合國大會於1987年通過決議,宣布1990年為國際掃盲年.聯合國還決定,從2003年1月開始的十年為國際掃盲十年,以促進全球範圍內掃除文盲的工作,努力實現在2015年以前將全球成人文盲總數減少一半的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2005年的主題是文化與持續發展. 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近十幾年的掃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距離2015年前使全球成人文盲率比2000年減少一半的目標仍然很遠. 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全世界15歲以上的成人文盲總量約8億,約占全球成人人口的20%,其中,三分之二為女性.另外,全球有1.04億失學兒童,其中56%以上是女童.大部分文盲都分布在非洲、亞洲和拉美地區的貧窮國家.在已開發國家中也存在大量的文盲,僅美國就有4000萬成年人無法給孩子讀書讀報,並無法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 造成開發中國家高文盲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人口發展角度說,開發中國家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率高,經濟相對落後,國家的教育投入難以與人口的增長成正比.從語言文化角度講,多語種問題在開發中國家較為突出,非洲尤為嚴重.擁有1億多人口的奈及利亞共有410種語言,僅有660萬人口的貝寧也有近60種語言.從社會生產角度看,開發中國家現代化程度不高,一些工作的知識和技術含量不大,人們對文化知識的需求不十分強烈,文盲與否對社會生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開發中國家在面臨著科技、人才和資金困難的同時,也認識到了發展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國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出許多適合本國國情的掃盲辦法.例如,巴西宣布,從2003年起,將實施為期4年的全國掃盲計畫,爭取在2007年之前消除國內文盲. 自1969年以來,為獎勵世界各國有關組織及個人在掃盲工作方面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曾先向設立了七項國際性掃盲獎: 一、娜傑日達克克魯普斯卡婭國際文化獎(Nadezhda K. Krupskaya International Cultural Prize) 由前蘇聯政府捐助.每年9月8日國際掃盲日時由教科文組織頒發,表彰掃盲出色的機構、組織和個人,故又稱該獎為教科文組織掃盲獎(UNESCO International Literacy Prize). |
9月8日發生的事情:
- 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通車,它向北連線武黃高速公路和滬蓉國道主幹線,向南連線107、316國道。 2000年發生的事
- 舊金山對日和約簽訂 1951年發生的事
- 西班牙遠征軍在今佛羅里達聖奧古斯登入,並建立北美第一個永久的定居地。 1565年發生的事
-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詩人阿里奧斯托出生。 1474年發生的事
- 收回利權運動興起 1904年發生的事
- 巴黎發生刺殺戴高樂的陰謀 1961年發生的事
- 馬家軍狂掃世界記錄 1993年發生的事
- (唐玄宗先天元年秋七月壬辰)睿宗傳位於太子隆基,八月庚子隆基(玄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 公元712年發生的事
- 捷克斯洛伐克反法西斯戰士、民族英雄、作家尤利烏斯·伏契克 1943年發生的事
- 中國運動員、十七歲的陳肖霞在墨西哥城舉行的第十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女子跳台跳水比賽中獲金牌,為中國運動員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贏得第一枚金牌。 1979年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