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49年>> 8月15日

韶山解放。

1949年8月15日

基本概況
  韶山是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全國著名革命紀念地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湖南省轄縣級市,位於東經112.5 北緯 27.9 2003年全市總人口10萬人,面積210.38平方公里。
  韶山位於湖南省中部,面積210平方公里。韶山自然、生態環境優良,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6.7℃,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58毫米,無霜期長達280天左右,年均日照數達1717小時;森林覆蓋率達56%,空氣十分清新,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譽。
  目前,旅遊業已成為韶山的主導產業,基本形成以毛澤東故居、毛澤東銅像、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詩詞碑林、毛澤東紀念園等人文景觀為主體,以韶峰、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觀為基礎,擁有7大景區82個景點,集旅遊、瞻仰、娛樂、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且歷史文化、偉人文化、生態文化內涵豐富,開發前景非常好。建國以來,韶山共接待中外客人4000多萬人次,近幾年來每年來韶山遊客在180萬人次左右,2002年旅遊總收入達3億元。韶山已形成比較完備的工農業體系。農業基礎好,旱澇保收,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糧和生豬基地,工業以鑄造、電子、肉食、獸藥、紡織等為主,有的產品已成為暢銷國內外的名牌產品。韶山現有外來投資企業30餘家,大部分經濟效益良好。
  韶山是毛澤東同志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勞動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新中國建立以來,這裡一直受到黨和國家的關心與重視,在黨的領導下,韶山經過韶山人民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已由一個偏僻落後的山村,變為工農業迅速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水平普遍提高,紀念景點眾多、服務設施完備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由中共湖南省委派駐,正廳級,負責韶山紀念地和風景區的宣傳、接待、建設、保護、管理工作。韶山市,縣一級政府,1990年成立,轄區210平方公里。韶山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00萬人次以上,是中國優秀文明旅遊城市,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訪湘人士首選和必選的旅遊目的。韶山市市花為杜鵑花,杜鵑花代表著革命與幸福。
歷史沿革
  毛澤東同志故居 “韶”乃虞舜時樂名。《書·益稷》曰:“簫韶九成,引鳳來儀。” 史載:“韶山,相傳舜南巡時,奏韶樂於此,因名。”(《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慶一統志》卷354)《辭海》據此詮釋韶山:“相傳古代虞舜南巡時,奏韶樂於此,故名……山有八景,風景優美。
  虞舜,遠古時代父系氏族社會後期的部落聯盟首領。姓姚,號有虞氏,名重生,世稱虞舜。他是繼堯之後被中華民族世代推崇的又一明君聖主。他為堯所器重,堯不但把盟主的尊位禪讓於他,還把兩位愛女娥皇、女英許配與他。
  舜繼位之後,為造福人類,開拓疆土,辭別愛侶,甘冒苦辛,渡黃河,涉長江,深入荊楚蠻荒之地,探測山川利弊,規劃拓墾宏圖。南下途中舜與侍從宿營韶山,侍從們為舜帝載歌載舞,隨著優美的音樂舞蹈,山崖翕然,山鳴谷應,聲震林木,鳳凰聞樂展翅,嚶嚶和鳴。山間勝境,人間盛會,亘古傳誦。日久,人們便把舜帝欣賞過的音樂稱為韶樂,把他賞韶樂的山嶺叫韶山。
  秦至西漢屬湘南縣,東漢至晉未變。南齊廢湘南縣,遂屬湘西縣。隋開皇九年(589)入衡山縣。唐天寶八年(749),改衡山縣為湘潭縣;自此至宋,屬湘潭縣。元湘潭縣升湘潭州,韶山屬相潭州。明代屬湘潭縣移風鄉居義里;清代為湘潭縣的第七部。
  光緒十九年(1893)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於湘潭縣七都韶山沖上屋場。
  民國時期先後屬湘潭縣的西二區,第九區、清溪鄉和銀田鄉、清田鄉。
  到20世紀30年代末,中共潭湘區委(下轄湘潭、湘鄉)為適應對敵鬥爭需要,決定一分為二,劃為韶山和白田兩個區委。韶山區委下轄湘潭縣清溪鄉(即今韶山)和湘鄉縣湘西鄉。1949年8月15日,韶山解放。新中國建立以後,韶山建制曾多有變化。
  第一階段:1949年10月—1968年,韶山為湘潭縣屬區,作為縣政府的派出機構。這期間,韶山主要是發展農業經濟,工業和旅遊業等尚處於初創階段。1967年底建成的韶山鐵路,無疑為韶山的宣傳接待、旅遊觀光提供了極為便利的交通條件。
  第二階段:1968—1980年。韶山被升格為湖南省政府直接管轄的地級行政區,簡稱韶山區。1968年12月,根據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有關檔案,將原屬湘鄉縣的白田公社祝讚大隊劃入大坪公社(毛澤東外祖家鄉),並使其與原湘潭縣的韶山區合併,組成韶山特別行政區,直屬湖南省領導。這段時間,國家對韶山給予人、財、物方面的大力支持,使韶山以宣傳接待為中心的各項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擴建和興建了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韶山火車站、韶山賓館、飯店等大量服務設施,還舉辦了一些工礦企業和農田水利設施,以毛澤東故居為中心,從清溪鎮到韶山沖一線的旅遊接待基本格局此時已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1981—1984年。省轄韶山區被撤銷,韶山仍為湘潭縣屬區。韶山的宣傳接待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專事。從這時起,韶山區開始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軌道上來,農業和鄉鎮企業有了較大的發展。
  第四階段:1985—1990年。1985年韶山又從湘潭縣獨立出來,為湘潭市屬縣級區。為了搞好韶山的宣傳接待、旅遊服務,1986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韶山召開了現場辦公會議,決定韶山進一步開放,並明確規定韶山的性質:既是革命紀念地,又是風景旅遊區,同時還決定把滴水洞也對中外遊客開放。從此,韶山的宣傳接待、旅遊服務出現了新的面貌。韶山管理局以宣傳教育、紀念地管理、旅遊觀光和休息度假型的多功能服務,代替了過去單純的宣傳教育模式。
  1990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湘潭市韶山區,建立縣級韶山市,屬湖南省轄,由湘潭市代管。時轄6鄉2鎮:清溪鎮、銀田鎮、大坪鄉、永義鄉、如意鄉、楊林鄉、銀田鄉、韶山鄉。
  1997年10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意鄉升格為建制鎮,全市轄5鄉3鎮。
  2000年,韶山市轄3個鎮、5個鄉。
  2001年底,銀田鄉與銀田鎮合併,建立銀田鎮,全市轄4鄉3鎮。
  2004年,韶山市轄3個鎮、5個鄉。
  2005年,韶山市轄韶山鄉 楊林鄉 大坪鄉 永義鄉 清溪鎮 如意鎮 銀田鎮四鄉三鎮.
地理位置
  韶山市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的湘中丘陵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3′52〞-112°38′13〞、北緯27°51′40〞-28°1′53〞。
  位於湘鄉、寧鄉、湘潭交界處、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長沙市120公里,人口10萬。相傳舜帝南巡到此,見風景優美,遂奏韶樂,引鳳來儀,百鳥和鳴,又傳“韶氏三女得道於此,有鳳鳥銜天書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現屬湘潭市。湖南省設韶山管理局。 
  韶山,群山環抱,峰巒聳峙,氣勢磅礴,翠竹蒼松,田園俊秀,山川相趣。韶峰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色彩神奇;青年水庫融藍天,映青山,碧波蕩漾;慈悅庵的六朝松,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虎歇坪、滴水洞八景屏等著名景觀,點綴靈秀山川。
  毛澤東故居、毛氏宗祠、毛澤東紀念館及新建的毛澤東銅像、毛澤東詩詞碑林、韶山烈士陵園等為億萬人敬仰,給韶山增光添彩。
人口狀況
  2006年末,全市總戶數3萬1257戶,戶籍人口10萬2975人,其中男性5萬2157人,女性5萬0818人,男女性別比為103:100;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1萬5931人,農業人口8萬7044人;18歲以下人口2萬0064人,18-35歲人口2萬6784人,35-60歲人口4萬0094人,60歲以上人口1萬6033人,2006年全市出生759人,年內死亡41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韶山市轄3個鎮、4個鄉 。 
  清溪鎮
  轄:韶山火車站社區居委會;竹雞、韶山沖2個居委會;清溪村委會。
  銀田鎮
  轄:第二、第一、第三3個居委會;青石、南村、茶園、鰲石、鳳家、長田、南湖、三華、夕豐、北托、槐星11個村委會。
  如意鎮
  轄:如意居委會;如意、綜合場、球山、石湖、厚羅、梅湖、恆心、楊雲、楊佳、厚新10個村委會。
  韶山鄉
  轄:韶山、韶源、韶北、鐵皮、韶光、竹雞、石忠、石山、花園、朝陽10個村委會。
  永義鄉
  轄:白玉、楓木、長湖、韶南、永泉、獅 山、東湖7個村委會。
  楊林鄉
  轄:石屏、純和、良和、新溪、瓦坪、聯邑、林業、楊林、善扶、磨石、白鴿、鳳形、雲源13個村委會。
  大坪鄉
  轄:湘韶、韶新、韶峰、黃田、梅花、林家灣、新聯、大坪、竹贊9個村委會。
經濟概況
  2004年,韶山市全年GDP完成102620萬元,同比增長13.5%。其中一產業增加值14332萬元,同比增長8.6%,二產業增加值37485萬元,同比增長13.2%,三產業增加值50803萬元,同比增長14%,比預期目標分別增長4.8、1.2和2.5個百分點。二、三產業的比重繼續加大,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14:36:50。實現財政收入(不含基金)5801萬元,比上年增長24%。城鎮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達到8416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54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1521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3195萬元。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934萬元。糧食播種面積14.44萬畝,糧食總產量達7.27萬噸,糧食畝產純收入達711元。年出欄生豬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達670戶,訂單農戶突破2800戶,全年出欄生豬27.12萬頭。全市外出務工人員達2.97萬人,同比增加2000人,勞務收入達19468萬元。
  全市工業總產值131967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630萬元,工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0%,拉動全市經濟成長4個百分點。
  據初步測算,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35516萬元,同比增長14.1%,其中一產業35821萬元,二產業115628萬元,三產業84067萬元,分別增長5.0%、17.4%和13.2%,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得到最佳化,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2:49.1:35.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7000萬元,同比增長35%;完成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15385萬元,同比增長31.5%;實現旅遊總收入65314萬元,同比增長1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9165.6萬元,同比增長17.0%。
農業生產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5.2萬畝,總產量達到7030萬公斤;經濟作物面積1.4萬畝,實現產值5780萬元。農業綜合開發爭取重點產業化經營項目資金500萬元,全年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總產值5.4億元,增長25.9%。“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引進了萬凱源、兆豐年等3家連鎖店。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704萬元,同比增長8.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802元,同比增長12.7%。第二次農業普查工作進展順利。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政策,加大實用技術培訓力度,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素質,促進農民增收。全年直補、糧補等政策惠農及社會捐贈總額達到1400萬元,減輕農民負擔近500萬元。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和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共舉辦各類培訓710期,培訓人員達1.2萬人次,新增轉移和輸出農村勞動力4000多人。
  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小康基礎進一步夯實。縣鄉公路、通村公路改造分別完成41.6公里、110公里;新建沼氣池1000座;水利建設、土地整理分別投入6000萬元、3221萬元,完成水利工程960處,整理土地1.6萬畝;農村改水解決3200多人的飲水安全;啟動了鄉村清潔工程和耕地地力提升示範項目建設、第三期農網改造及電氣化村項目;移動、聯通通訊建設進一步加快,新增9座發射塔,電訊信號覆蓋率達到100%。
工業建築
  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園區建設、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工業經濟後勁明顯增強。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5.9億元,同比增長30.1%。規模工業實現總產值10.8億元,同比增長37.7%。工業經濟實現稅收2552萬元,增長47.3%。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順利完成電視機廠、針織廠、物資公司等三家企業的改制。全市完成技改投入1.69億元,增長16.6%。環球鑄造實現產值過億,稅收近千萬元;三鑫科技產品獲10項專利,並相繼通過歐美認證,取得自營進出口權,進入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行列;有兩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港越、三旺。三旺公司“韶峰牌”分割肉成為該市首個獲“湖南名牌”的產品;“毛府”酒獲湖南省著名商標;港越食品廠是一家由香港合資的肉食品企業;長盛科技與武漢工程學院合作研發的肝素鈉提純新工藝達到省內領先水平,列入科技部星火計畫。
  永泉科技園建設進展順利。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超過8000萬元。潭韶高速連線線完成征地拆遷;園區富園路、新楊路完成路基工程,管網等配套工程同步推進,蓮花路、沁園路及安置區正在建設中,申報獲準企業用地518畝;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建設主體竣工;苗圃整體搬遷,拓展了園區發展空間。三鑫科技、遠東磁電等企業落戶園區。
國內貿易
  城鄉市場協調發展,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有效地帶動了消費的發展和升級。2006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32億元,同比增長14.1%。分地域看,市級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430.2萬元,縣以下1974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6%和12.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35735.8萬元,同比增長12.2%;餐飲業零售額5789萬元,同比增長24%,居各行業增幅之首;其他行業1645萬元,同比增長25.9%。
對外經貿
  招商引資和對外貿易穩步發展。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根據“工業興市、園區興工”的總要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全年共引進項目76個,內資2.7億元,到位外資679萬美元。對外貿易穩定增長,自營出口額達3434萬美元。
旅遊景點
  韶山主要景點:以及毛澤東故居景區、滴水洞景區、韶峰景區等。
  毛澤東故居景區主要包括毛澤東故居、毛氏宗祠、毛澤東紀念館及新建的毛澤東銅像、毛澤東詩詞碑林、韶山烈士陵園等。
  毛澤東故居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同志就誕生在這棟房子的東頭。東頭十三間半瓦房,是毛澤東家的,西頭五間半土磚茅房是鄰居的。這棟普通農舍曾幾經滄桑。它的修繕和擴建凝結著毛澤東的祖輩、父輩和他們兄弟的心血和汗水。從1878年毛澤東祖父定居時的五間半茅屋,經過前後三代人的艱苦創業,修修補補,其間遭火災,遇搶劫,1918年才掀茅蓋瓦,加修後院,擴建成十三間半瓦房(內含雜屋,其中半間指兩家合用的堂屋)。1929年4月,反動派曾沒收毛澤東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和家產。於是,這棟房子和裡面的家具,又遭到了嚴重破壞。解放後,人民政府進行過多次修葺,使之基本上保持了當年原貌。1950年,故居作為革命紀念地供國內遊客參觀。兩年後又正式對外賓開放。1961年3月,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毛澤東同志故居”七個黑底鎦金大字。
  毛澤東詩詞碑林 毛澤東詩詞碑林,位於韶峰半山腰,距毛澤東故居約3公里,1991年動工興建,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總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園中由100塊漢白玉、大理石、花崗岩等組成,收錄了毛澤東的50首詩詞,以紀念毛主席誕辰100周年,整個景園按照毛澤東的革命生涯分為5個部分,按照時間順序分為4個時期:第一區為毛澤東青年時代所寫的詩詞。第二區為大革命和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第三區為紅軍長征,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第四區為新中國建立以後的毛澤東詩詞。園中的詩碑,造型各異,變化無窮。即突出古樸.單純的傳統特色,又追求新穎別致、大膽變化,使詩碑與韶峰的自然美景渾然一體,令觀者流連忘返。
  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總祠堂,始建於1758年,1763年建成。建築系磚木結構,青磚青瓦,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宗祠大門天頭有毛氏宗祠四字。大門外兩邊各立一石鼓。祠堂房屋分為三進。第一進為戲樓。樓閣中部為戲台,可容納數十人登台演慶。樓兩側為化妝室。樓下中部為一小廳。兩側各一廂房,左為庖廚地,右為酒飯舍。第二進為中廳。右廊懸鐘,左廊懸鼓。是全族辦公、講約、祭祀和擺酒設宴的地方。第三進是敦本堂,堂中安放歷代祖宗神主牌位。堂左為住宿處,堂右為錢穀、祭器等物的收藏處。 毛澤東紀念園 毛澤東紀念園位於毛澤東故居西側約500米的層山疊嶺之上,紀念園最初定名為“毛澤東之路景園”。景園的構思顯然受到了全國許多大城市“世界之窗”微縮景觀的啟示,整座景園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在一九九五年底,占地約二十萬平方米,大小建築近百處,集紀念、教育、遊覽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景園便展現於世人面前。韶山毛澤東紀念園最大的特點是將紀念意義寓於複製實物,讓人們於遊園之中感受歷史進程。景園有兩大入口,即南門與東門,南門由毛澤東故居前的通道自然延伸,過關公橋,跨韶河,繞韶山嘴,在橋與嘴之間砌有一仿古牌坊,引導遊人北去,這非常符合當年毛澤東由南北上的征程。
  毛澤東銅像 毛澤東銅像重3.7噸,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徵著“10.1”國慶,更象徵著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像面朝東南方,身著中山裝,左胸前掛著“主席”證,手執文稿,目光炯炯,面帶微笑,正視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現了人民領袖毛澤東出席開國大典時的風采。銅像褐紅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鐫刻著“毛澤東同志”五個貼金大字。銅像由著名雕塑大師、中國美術館館長劉開渠和他的高足國家一級美術師程允賢設計,國家一級企業、航空航天工業部南京晨光機器廠鑄造。
  滴水洞景區:滴水洞是主席別墅,位於韶山沖西邊的角落裡,與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滴水洞天,是韶山風景中一個著名的景點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龍頭山等自然風光與滴水洞一號等建築組成。滴水洞長約2.8公里,洞內有小溪,曲曲彎彎,幽壑口朝東北而開。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夾雜著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種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長著。這裡的珍貴林木有銀杏、女貞、鐵樹等30多種,這裡的花卉有映山紅、梅、芙蓉、月季、菊花等上百種,這裡的珍貴藥材有金銀花、甘草、沉香、白果等20餘種,境幽景優是滴水洞幽壑的一大特點,人在景中如置身仙境。
  韶峰景區:韶峰有八景,即韶峰聳翠、仙女茅庵、胭脂古井、塔嶺晴霞、石屋清風、頓石成門、鳳儀亭址、石壁流泉。《毛氏族譜》中關於韶峰八景有著這樣的記述:
  八景之傳已入邑書之采登之,一以識吾姓得地之勝,一以嗣瀟湘八景之響雲。
  滴水洞現立有韶山八景詩碑,上刻毛蘭芳所撰《浪淘沙》八首,一詞一景,詞因景勝,景因詞名。
  韶峰聳翠
  峭壁插霄間,撲壓群山。簫韶流響白雲關。絕頂才寬三五尺,秀挹天顏。 仙女去塵寰,石上苔斑。風梳雨沐綠雲鬟。萬古頭顱新色相,月掛金環。
  韶峰為韶山境內第一高峰。傳說舜帝巡視江南,見一峰奇麗險峻,遍地奇花異草、古樹蒼松,遂在此設立神殿。後來,人們在韶峰頂上建造一廟,叫“聖帝廟”,也叫“仙頂靈廟”。
  仙頂靈廟另一說,唐時韶氏三女在此得道成仙,故韶峰又叫仙女峰。其實,按新的學術觀點看來,傳說遠古時,舜之二妃娥皇、女英曾尋夫而來,而韶樂本身就是早期文明時代祭祀日月山川女神的音樂,應該說仙女峰就是這種現象的遺存也是有道理的。
  鳳儀亭址
  樂奏九成期,瑞應於斯,亭空鳳去幾多時?破瓦頹垣天愛惜,煙幕雲帷。 遠翥欲何之,琴瑟維持。高岡又長綠桐枝。聖德巍巍天地永,正好來儀。
  相傳舜帝南巡時,命在此演奏韶樂,美妙動聽的音樂響起,瞬間百鳥和鳴,鳳凰翩翩起舞。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鳳凰又飛回韶山。韶山的百姓便在鳳凰棲身的梧桐樹旁,修造了一座“鳳儀亭”。如今,鳳儀亭坐落在仙女庵的後面。
  仙女茅庵
  山深別有天,草木皆仙。茅庵丹灶築當年。道成女子今何在?一座金蓮。 晨鐘暮鼓邊,驚醒塵緣。高僧無事抱雲眠。何必普陀觀自在?面壁依然。
  相傳唐時青州府有三女——韶氏、桓氏和
  黎氏立身修道。一日,三女來到韶峰,見風光旖旎,景色宜人,她們在半山腰搭了個茅棚棲身。自此,為善積德,潛心修道,後來,修成正果,成道登仙。又有傳說,當地百姓為紀念舜帝二妃娥皇、女英而修造此茅庵。《毛氏族譜》中有《仙女庵記》,記述了這兩種傳說。
  仙女庵建造在韶峰半山腰上,如今草廬茅舍依舊,大門門楣上依稀可見庵名。
  胭脂古井
  仙跡寄高岡,古井流香。胭脂笑問為誰妝?色即是空空即色,春雨斜陽。 一派玉瓊漿,寒碧冰芒。無纖塵染影嵐光。參透神仙中婦艷,紅粉何妨?
  傳說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在此路過,見一泉井,水平如鏡,便對水梳妝,一不小心,胭脂掉落井中,頓時井水呈粉紅色。胭脂古井即由此而來。據稱,在這裡以水照鏡,姑娘變得更漂亮,小伙子變得更英俊,老年人則可返老還童。
  石屋清風
  磚瓦莫為功,棟宇凌空。神工鬼斧石瓊宮。九轉丹成仙去後,剩得清風。 雲霧捲簾櫳,彩掛晴虹。月明燈火澈宵紅。金屋幾多沉草徑,笑倒仙翁。
  石屋,又稱“玉石宮”,坐落在韶峰北側的鱖魚峰上。傳說很久以前,韶山鐵皮橋一帶都是汪洋一片。舜帝到韶山,帶領人馬疏通水道,讓水往東海流去。一日,有一鱖魚仙,已煉成半仙道行,自認為仙術道行精深,前來搗亂,被聖帝一掌推在韶峰北面,現出一條大鱖魚來。為了防止鱖魚逃跑,聖帝用一隻小巧玲瓏的玉石香爐鎮在鱖魚身上,只聽得大叫一聲,鱖魚化作一座山,這山正好擋在韶峰北面,這便是鱖魚峰。只是鎮在鱖魚仙身上的玉石香爐在魚脊上立腳不穩,香爐側倒過來,於是變成了一座石屋。石屋如今還在,它可容下20多人,石屋門是個方桌大小的洞口。人們走進石屋,清風撲面而來,使人心曠神怡。因此,人們叫它“石屋清風”。
  頓石成門
  門戶別開奇,兩石為之。一關不許野雲馳。春色滿林關不住,搖曳生姿。 雨過碧玻璃,霧鎖煙司。閒花野鳥各支持。若得當年由也宿,夫復何疑?
  此門相傳為夢公所立。夢公為一道姑夢後所生。夢生子從小未見過也不知誰是他的生身父母,由一採藥老人帶養並供其習文練武。夢生子長大投軍參戰,立有戰功後解甲歸田,孝順養父。一日,夢生子默念生身父母,跪拜天地,忽聞一聲霹靂,他所站立的兩塊褐石猛漲數丈之高,撐天而立,有如天門。生母出現與養父相認,夢生子也在石門下拜見親娘。頓石成門之景由此得來。
  仔細端詳,石門有女陰象形之態,此為生殖崇拜之孑遺。浪淘沙詞正是含蓄地表達了這層深意。
  塔嶺晴霞
  峰巒潑翠鮮,嶺斷雲連。橫中一塔插空天。睛光暮色霞烘里,玉燭搖煙。 風雨自年年,破補苔錢。春風無主鶴高眠。好欲招來詢甲子,滄海桑田。
  傳說韶峰舊時有一條專吃生靈精血的蜈蚣精,整日噴發毒霧,使得這一地區浮雲陰沉、烏煙瘴氣、不見天日,於是太乙真人用寶塔將它鎮服,此後天空出現了美麗的彩霞。此塔位於韶峰南山腰,塔嶺晴霞因此得名。
  石壁流泉
  素練影空懸,瀑布飛泉。佛幡高掛五雲邊。半點紅塵飛不到,石上姻緣。 撐起半邊天,清潔澄鮮。水晶簾卷萬家煙。說與王維難著筆,此景才仙。
  韶峰東面有一處瀑布,人稱石壁流泉。相傳是魚龍女鑿石引泉而得名。原來,洞庭湖中有一尾紅鯉,已修成龍體,並看中了獅子山頂的“金盆蓄水”處,與魚蝦為伴,自由嬉戲於水池之中。一天,一個叫龐生的小伙子使魚龍女動了心,便變成一個美若天仙的少女同他相見。兩人一見鍾情,喜結伉儷。有一年,久晴未雨,田地乾涸,顆粒無收,連百姓喝水都很困難,龐生決心為鄉親們解愁排難,出門找水。魚龍女亦隨同前往。他倆終於找到了一處長有苔蘚的石壁,魚龍女斷定那兒必有泉水相通。於是,不顧龍宮封旨,也不信難活七天的戒條,一心鑿壁引泉,引水拯救鄉親。魚龍女和龐生共幹了三天三夜,石壁終於鑿穿。夫妻倆的行為,感動了地方諸神,天庭也聞知他們積德救民的功績,即派神靈下界,引渡魚龍女和龐生成仙而去。石泉流淌至今,常年不斷。
  黑石寨景區
  黑石寨景區位於韶山風景名勝區北部,景區內群山起伏,綠水瀅瀅,植被豐富。區內青溝水庫,水域狹長,溝壑縱橫,兩邊崇山峻岭,每到春季則山花遍野,群芳爭艷,而秋季來臨則“層林盡染”,迷人慾醉,一幅世外桃源之象。滑油潭更是蒼松翠竹,峰迴路轉,流泉叮咚,鳥鳴山澗。有青溝里水庫、紅旗水庫、韶山鹿場、楊林鹿場、黑石寨等景點。境內景區最高海拔500.9m,最低海拔118.8m,總面積30平方公里。當地為典型的中亞熱帶氣候,自然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等 。景區內人煙稀少,現存大量的野生動物。景區內山脈蜿蜒,溝壑縱橫,水庫環繞,植被茂盛,每到春季則山花遍野,群芳爭艷。而秋季來臨則層林盡染,迷人慾醉。為湖南長株潭城市群區域內少有的避暑勝地。景區夏季室外溫度36度時,室內溫度僅27度。夜間氣溫僅18度,空氣清新,負離子高。
  青溝里風景絕佳。這裡過去是老虎出沒的地方。1940年前後,老虎在吃掉湯八伢子之後,接連傷人,先後捕食了7人。捕虎人劉二阿公、蔣文欽等先後用弩箭、獵槍、關籠捕殺過14隻老虎。最後一次老虎傷人發生在1957年陰曆九月二十七日。當時,劉二阿公、蔣文欽、蔣迪初用弩箭射傷了一隻老虎,老虎撲傷蔣迪初,蔣迪初兩天后傷重死去。老虎當天也被蔣文欽借來槍枝射殺,這也是韶山最後一次捕殺老虎。1963年這一帶還捕獵過一隻豹子。據說,1966年這裡仍出現過虎豹蹤跡。
  黑石寨景區可以開發成為以狩獵、垂釣、度假等漁獵活動為主的森林旅遊度假區。
  獅山景區
  獅子山景區位於韶山風景名勝區的東部,有如意亭、大塘灣、板凳嶺、坪頂嶺、燕子洞、四仙抬寶、雄獅吞日、乳桐廟等景點。獅子山景區分為獅子山景觀小區和板凳嶺景觀小區。獅子山景觀小區以岩石景觀為主,沿獅子山山脊成帶狀分布。獅子山形似雄獅,獅頭怪石嶙峋,獅身巍然,雄獅下有一如母獅狀小山,兩山之間為球山,構成獅子滾繡球景觀。山上樹木蒼翠,四季常青,景色宜人。板凳嶺小區則以大塘灣、如意亭等革命舊址為主,這一帶是毛澤東楊開慧開展農民運動頻繁活動之地。楊開慧曾在如意亭創辦農民夜校,毛澤東韶山脫險,即從獅子山下直插寧鄉。
交通通訊
  全市交通運輸郵電業完成增加值14226萬元,同比增長11.4%。建成縣鄉、通村公路140公里,其中20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完成85公里;農村道路基礎路面加固和和平整60公里。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739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35萬元,電信業務總量1204萬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0236戶,比上年淨增1146戶,固定電話普及率為19.7戶/百人;年末行動電話用戶27260戶,淨增24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26.5戶/百人。年末網際網路寬頻用戶達2453戶,淨增795戶。
財政金融
  強化財政收支管理,財政運行平穩。2006年,該市財稅工作面對諸多減收因素的影響,堅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則,千方百計挖掘稅源,強化非稅收入管理,確保應收盡收。全年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完成9213.2萬元,同比增長30.3%。堅持依法理財,嚴格預算管理,壓縮一般性支出,科學合理調度資金,增加社會事業、社會保障和支農資金投入,保證了全市剛性支出以及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財政支出累計完成19072.4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支6103萬元,同比增長47.1%。
  存貸款餘額穩步增長。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制改革,積極推動銀企合作,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125530萬元,比年初增加24856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9087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30090萬元,比年初增加1161萬元。
  保險事業穩步發展。全年保費收入3269萬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79萬元;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72萬元;壽險保費收入2618萬元。各項賠款與給付支出1134萬元,其中壽險給付709萬元,財產險賠款387萬元,意外傷害險賠款38萬元。
科學教育
  2006年,該市注重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人與自然的全面協調發展。加快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高新技術產值達2.88億元,同比增長360%,科技三項經費達到497.9萬元,同比增長274.4%,占市本級財政支出的2.7%;新建農村沼氣池1000個;教育事業不斷進步,全市中國小校33所,在職教師848人,在校學生11841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0.6%,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每期減免人數2800餘名,資助城鄉低保戶子女、特困生1000餘人次。全年組織實施科技項目64個,完成專利授權量45件。
文體衛生
  文化體育事業日益繁榮。2006年末,全市共有各種形式的民眾業餘文化團體45個;毛澤東文藝館已動工興建;攝影作品《韶山風光》在湖南省藝術節中獲得優秀作品獎、湘潭市金獎;成功主辦了韶山市腰鼓大賽、少兒音樂舞蹈大賽、慶祝毛主席誕辰113周年的“12·26”大學生健身長跑大賽等民眾性比賽;有線電視用戶11905戶,增加1516戶,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48.23%。
  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年末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其他衛生機構1個,至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80人。全市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38人,註冊護士100人。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80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89%。通過省級滅鼠先進市達標驗收。
環境保護
  全市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年平均降水量813.1毫米;年末全市各類水庫蓄水總量3110萬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總量166.2萬噸,污水處理實際處理能力達到設計能力的91.1%,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6.2%。全市森林覆蓋率為44.29%,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積628畝。完成封山育林5000畝,退耕地苗木補植10萬株,義務植樹21萬株。 環境綜合治理深入開展,拒批不符合環保產業要求的建設項目3個,全年污染物排放達標率為90%。
社會保障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8564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7075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365人,城鎮居民納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184人,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80人;安排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15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120人,企業養老保險金髮放率達到100%。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2%以內。
交通狀況
  省道1823線和湘寧公路過境,在韶山竹雞段、叉路口交匯。1823線聯通107、320、319國道,東往湘潭市、株洲市;東北達長沙市;南去衡陽下兩廣;西北往寧鄉縣、益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入黔川鄂;西南經湘鄉市,往婁底、邵陽。韶山市位於湘、湘、寧三縣間幾條國道線交叉的三角地帶,上瑞(上海至瑞麗)高速公路在韶山過境,交通便利。韶山市內現有公路180公里。市中心清溪鎮有始發汽車站一個,每天發往湘潭、長沙、湘鄉、寧鄉、益陽、婁底、常德等地班車50多對。從早晨5:00開始,每15分鐘有一趟車往湘潭;上午7:00至下午5:30,每30分鐘有一趟車往長沙市。
  韶山市內有環形公路聯通各景點。汽車站與火車站至韶山沖毛澤東故居和滴水洞,從早晨6:00至下午7:30,均有公共汽車和中巴車往返,乘車約10分鐘,沿途經過韶山青年水庫、毛澤東紀念園、故居、南岸、韶山賓館、毛澤東銅像廣場、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韶山毛澤東圖書館、毛氏宗祠、滴水洞、毛震公祠和韶峰景區。2000年6月韶山市成立了華達計程車公司為遊客和市民服務。
  韶山鐵路由湘黔線在湖南湘鄉市境內向韶車站接軌,全長21.4公里,境內長12.75公里,在湖南株洲市與京廣線相接。可經湘潭、株洲、長沙中轉,西通雲、貴、川,南下兩廣,北往湖北,東去贛、閩、蘇、浙等省。韶山火車站系終點站,位於清溪鎮與韶山汽車站相毗鄰,與毛澤東塑像公園相對望。省城長沙至韶山每日有韶1、韶2次列車往返。韶1次長沙發車時間為上午7:05,抵韶時間為上午9:35分。韶2次韶山發車時間為下午5:00,終到時間為晚上8:00。
  位於省會長沙的黃花機場,距韶山風景名勝區100公里(公路距離) ,經上瑞和京珠高速,只有一個半小時。
自然地理
  韶山屬於湘中低山丘陵區。全市境內地層發育較全,地質構造複雜。山巒起伏,溪水潺潺,沖土段相連。境內地層有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下奧陶系、泥盒系、石炭岩系、二迭系、下三迭系、下侏羅系、下第三系;西部有印支期花崗侵入體,地質構造形跡成渦旋狀,為韶山——銀田寺旋扭構造。
  地貌基本格局奠定於株羅紀末期的燕山運動。以後隨著地殼運動的間歇性緩慢上升與流水下切,形成了韶河溪谷與階地,以及挺拔的韶峰山脈與丘崗剝蝕面。總的地貌輪廓是以韶峰山脈和韶河、石獅江兩水為骨架,構成西部隆起,往東及東南傾斜的地勢,山、丘、崗、平原齊備。全市最高點韶峰,海拔518.5米,最低點六畝洲海拔48米;高程差470.5米。其類型分類比例:溪谷平原占31.77%、崗地占31.88%、丘陵占22.35%、山地占14%。
  韶山市版圖形狀酷似中國地圖按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後的形狀,有人稱韶山可視之為大中國的縮影。
  韶山山脈由南往北,曲折延伸,於韶山沖內虎踞龍盤,遂構成眾多的沖、洞、谷、壑等,成為旅遊價值的風景點。
  韶 峰
  韶峰,顧名思義,韶山的最高峰,海拔518.9米。韶峰位於韶山西南角,距毛澤東故居約5公里。韶峰是南嶽衡山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長沙嶽麓山高出兩百多米。南嶽山脈綿延橫亘湘中大地,從衡山北行約100公里,至湘潭、湘鄉交界處,突然高聳,撐天立地,拔起一座險峰,有如寒光閃閃的利劍,又似巨鯨泅海噴吐的柱。
  獅子山
  橫亘於韶山市中部,距韶山沖10里,幾來到韶山的人們,未覽韶山沖自然美景,先睹獅子吞日雄姿。 
  “吃湘鄉,臥湘潭,屙寧鄉”,是民間對其山勢的真切描繪。獅子頭朝西南,尾曳東北。山體逶迤十里,將韶河河谷截為兩半。雄獅陰影下又有一母獅,兩獅身邊為球山,遂構成獅子滾繡球的景觀。獅子頭犬牙交錯,危岩疊生,石壁高3丈;獅背樹木參差,儼然發怒時豎起的鬃毛,獅子眼、鼻、嘴唇均十分逼真。獅子山有四景,號稱四奇,即、仰面含笑獅子頭、金盆蓄水、燕子洞,以及四仙抬寶。
  韶山河流不多,屬於湘江水系,均經漣水入湘江,5公里以上的小河有9條,全長103公里,其中以發源於韶山山脈的韶河最大。
  韶河原名雲湖河,曾經是九曲十八彎,由滴水洞清泉冽出,漸涌漸大,穿山過澗,跳躍跌宕,又有諸溪加入,且從地底陰河匯集蕊珠,水勢劇增,便可行舟了。
  韶山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夏熱期長,嚴寒期短。韶山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最佳季節是3月—10月。春天,可以欣賞韶山的青山綠樹,還有滿山的紅杜鵑!夏天,滴水洞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秋天,韶山的豐收景色讓你陶醉!
  年平均氣溫16.7℃,較四周縣市略低,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9.5℃(1963年9月1日)。一月份平均氣溫為4.4℃,持續5天或5天以上的嚴寒期78%的年份出現在該月。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28.9℃。韶山年平均降水1358毫米,最多年份達到1719.9毫米。雨季在4月15日前後開始,7月10日前後結束,春夏多雨,秋冬乾燥。
  韶山日照偏多,年日照達1717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39%,分布趨勢與氣溫變化基本一致,即1月—3月日照較少;4月開始,春暖花開,艷陽普照,7月太陽最強,從頭頂直瀉而下,青山綠樹被曬得油光閃亮。9月後,有一段秋雨綿綿天氣,但更有秋高氣爽的賞菊踏月登高季節。冬天因為山的屏障,顯得暖和,一當瑞雪初降,玉樹瓊花,煞是好看。
  林 地
  與土壤最接近的是植物,來到韶山,但風一片綠海,松濤陣陣,竹影搖曳,樟樹婆娑,杜鵑火紅,梧桐偉岸。境內自然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系組成為殼斗科、樟、冬青科、山茶科、薔薇科、芸香科等,共65科280多種,山林之勝,前人詠為“峰高青礙目,樹遠翠迷天”。
  1949年,韶山森林覆蓋率達40%,後降至19%,近年又上升至43.7%。1982年調查,共有喬木、灌木25科230種,其中喬木176種,灌木藤類54種,鄉土樹種180種,引進樹種50種;有草場13萬餘畝。
  林地資源面積91.61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43.6%。其中:有林地76.94平方公里,未成林造林地4.77平方公里,灌木林地6.74平方公里,疏木林地2.98平方公里,跡地0.09平方公里,苗圃0.09平方公里。
  土 壤
  億萬年前,偉大的造物主創製了韶山地貌之原型,億萬年之後,又被風雨雷電,植物動物風化剝蝕,形成土壤,韶山的土壤除河谷平原呈肥沃的褐色外,多為紅壤,遍及丘崗山麓,此外也有紫色砂頁岩、石灰岩發育而成的紫色土、石灰土。
  園 地
  園地面積7.08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3.4%。其中:果園1.04平方公里,茶園2.38平方公里,其它園地3.66平方公里。
  水 域
  水域面積14.22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6.8%。其中:河流水面約0.99平方公里,水庫水面1.61平方公里,坑塘水面8.85平方公里,溝渠2.31平方公里,水工建築物平0.46方公里。
  動物資源
  韶山也曾經是虎豹風生、龍蛇出沒之地。滴水洞、虎歇坪、滑油潭、石旗沖歷來是藏龍臥虎之地。1949年前後尚有華南虎約10多頭,豹多頭,1957年後虎漸絕跡,1963年後豹無蹤影。野豬、獾、狐狸、麂、花面狸、山羊等在林間潛行,娃娃魚、龜、鱉、雀、喜鵲、畫眉、鷹等共同構成水底與天空的奇觀。
  土地資源
  韶山市的土地總面積為210.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年末實有耕地面積60.28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28.6%。當年增加耕地面積0.07平方公里,其中:新開荒地面積0.07平方公里。當年減少耕地面積0.17平方公里,其中:國家基建占地0.06平方公里;鄉村基建0.00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89畝。
  未利用土地
  未利用土地面積9.80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4.7%。其中:荒草地1.99平方公里,裸土地0.14平方公里,裸岩、石礫地0.10平方公里,田坎7.39平方公里,其它0.18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
  截止2002年底,韶山市已探明儲量和礦產8種。
  鐵、錳:分布於韶山鄉花園村、永義鄉永義亭附近及楊林鄉、永義鄉鐵礦體出露地表3層,地質貯量為118.188萬噸,屬小型,中品位。楊林鄉譚家沖鐵錳礦為火成的淋濾型褐鐵錳礦,地質貯量36.23萬噸,量少,不集中,礦質高,伴生鋅、鉛等。錳礦在楊林鄉、韶山沖等地分布。
  煤:分布在銀田鎮錫豐、鳳家、茶園等村,與湘潭縣交界,含可採煤2-3層,地質貯量1300萬噸,地下水較多,礦區東端為氣肥煤,灰分低,熱量為7642千卡/公斤,如意鄉東部石湖村一帶煤礦含煤3-4層,可采兩層。
  矽砂:如意鄉楊湖村、韶山鄉花園村均有頒。花園村笑天獅山礦區長200米,厚40米。在地表下深25米,儲量52萬噸,(已采22萬噸)。礦石含二氧化碳90.85%。
  石灰岩:韶山鄉朝陽村、如意鄉如意村、心村、銀田鎮余家沖、大坪鄉鄒家沖均有分布。銀田鎮錫豐村余家沖石灰岩,地質儲量234萬噸(已采40萬噸),可采厚度為30米;大坪鄉鄒家沖的石灰石,地質儲量84萬噸(已采20萬噸),可采厚度為30米;大坪鄉鄒家沖的石灰石,地質儲量84萬噸(已采20萬噸),礦厚35米,含氧氣量52%,礦床長300米,厚38米,深25米,容量3.2克/毫升。
  礦泉水:分布韶山大坪鄉村,小型,年生產能力約3萬立方米。
  海泡石:分布於銀田鎮。
  磚瓦粘土:銀田鎮茶園村和青石村,小型,儲量32萬噸。
  水泥用灰岩:銀田鎮余家沖,大坪韶新村,儲量120萬噸,小型。
  居民點及工礦用地
  面積23.62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1.2%。其中:城鎮1.12平方公里,獨立工礦用地2.60平方公里,農村居民點19.35平方公里,特殊用地0.55平方公里。
  交通用地
  面積3.50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7%。其中:鐵路0.44平方公里,公路1.44平方公里,農村道路1.62平方公里。
風土人情
  生活習俗——冬至炕熏臘肉。流行於全省各地。湖南人喜食臘肉,冬至開始殺年豬,除留部分鮮食外,大部分製成臘肉留著長年食用。其製作方法是:先將豬肉(最好帶皮)或牛肉、雞、鴨、鵝、魚、兔肉等用鹽或拌以五香、八角粉醃四、五天,待晾乾後,以鋸木、穀殼、花生殼、桔皮、柚皮等燒煙燻烤,或掛在柴火灶上,讓冷煙燻烤,稱“冬臘肉”。色澤鮮紅,味道香美,可食至來年伏日不壞,是家人自食、待客、賓館、酒店的佳肴。
  生活習俗——伏日吃薑。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等地。夏日炎熱,氣候乾燥,人們喜貪涼,故易蘊積內寒。民間有伏日吃老薑炒子雄雞(剛開叫的公雞)的習俗,姜要多放,一隻雞一般要放半斤姜,以便驅寒。長沙人吃時要將門窗關閉,吃得大汗淋漓,意在發散體內蘊寒,防止秋發寒病。民諺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伏日吃薑炒子雞最好三個伏日都吃,如果條件不允許,一般也要吃一個伏日。農村亦有用草藥路邊荊煎水烹製老薑炒雞,以散寒祛溫健腳強身的。此習沿襲至今。
  生活習俗——立夏吃蛋。流行於湖南大多數地區,尤以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最甚。立夏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後加紅棗煮湯吃,叫“吃立夏蛋”。湘南一帶,尤其是嘉禾、臨武、藍山、桂陽於立夏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或鴨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一個小網袋裝上,繫於少年、兒童的前胸,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去蛋殼將蛋吃掉。民間以為立夏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雲“立夏吃蛋,石板踩爛” 。
  生活習俗——喝涼藥茶又稱喝涼茶。流行全省各地城鄉。湖南夏季炎熱,氣候乾燥,容易受熱中暑發疹或生瘡癤痱子,人們常以一些清熱解暑、利尿解毒的草藥,諸如金銀花、淡竹葉、夏枯草、車前草、香薷、薄荷之類,加上石膏等礦物藥,煎水或開水沖泡,代茶喝,以防暑解熱,祛濕消毒,強身健體,稱“涼藥茶”,或“涼茶”。所用之藥草,農村多上山自采,城鎮則中藥店有專門配製供售用。此習永盛不衰。
  生活習俗——米粉,是湖南省內尤其是常德市、湘西、湘南一帶的風味食品和小吃。依據加工方法不同,有“腸粉”、“切粉”、“濾粉”、“榨粉”,統稱“米粉”。食用時按烹調方法的不同,又有各種各樣的稱呼。將米粉加各種配料、佐料(醋是必不可少的)涼拌而食,稱“涼拌粉”;將米粉放在滾水鍋中燙熱,撈起,不放湯,加配料、佐料,稱“冒熱粉”;加湯,稱“湯粉”;用油炒,稱“炒粉”;用小鍋將米粉和配料一起煮,稱“煮粉”。根據配料不同,有“瘦肉粉”、“牛肉粉”、“雞雜粉”、“螺螄粉”。不加肉菜的叫“素粉”。湖南人喜好米粉,或趕圩、或進城,每每選中吃米粉,飯店、賓館、招待所早餐供應米粉,在家待客乃至未婚男女在圩鎮上見面,如果雙方滿意,便由男方請女方吃米粉。
  生活習俗——衣著,衣著取決於經濟條件、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質。清朝、民國時期,湖南民眾夏天穿廣式文衫或用苧麻織成的夏布短衫,冬天穿用家織上布做成的大襟衣,男女長褲一般為白褲頭,大襠寬褲筒,穿著不分前後,以棉線帶做褲帶。婦女普遍穿短領偏襟衣。家庭經濟富裕的成年男子夏天多穿綢緞、士林布短衫,女青年則穿旗袍、短裙或其他高檔時裝,冬天則穿絲綢長袍套棉袍。1949年後,湖南人衣著變化大、變化節奏快。50年代,國家幹部穿灰色中山裝,青年婦女流行穿花衣服,農民穿對襟漢裝。60年代初,男子盛行解放裝,婦女則喜穿列寧裝。“文化大革命”期間,盛行類似解放軍綠色的“紅衛兵”服。80年代,隨著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男女衣著大改舊顏,款式求新,質量求優,西裝、旗袍、大空服、毛外套、皮夾克、繡花衣、牛仔服、滑雪衫、蝙蝠衫頗為流行,品種繁多,式樣不斷翻新,做衣布料的檔次不斷提高,化纖毛呢絲綢齊備,顏色艷麗。城鄉青年人穿著已無多大區別,但部分中老年人仍著傳統服裝。
  生活習俗——髮飾。清朝,男子留辮。民國初期,政府令男子剪辮,初為光頭,繼為平頭、圓頂,後通行三七分西式發。青年女子留長髮或留辮子,老年女子挽“發暑”,又名“巴巴頭”。50年代初,男子喜剃光頭或理平頭,青年學生剪偏分西式頭,男童習慣在腦門留一四方形短髮,謂之“口水毛”,女重則喜歡羊角辮,或扎個大秧秧。農村未婚女子扎辮子,婚後剪成齊肩短髮,中年以上婦女梳髮髻。城鎮婦女大都剪成“一刀齊”短髮,姑娘多扎雙辮或單辮,辮梢扎絲綢蝴蝶結,垂於胸前或背後。80年代,青壯年婦女燙髮盛行,由城及鄉,髮型繁多。少數男青年也有留長髮、燙髮的。
  生活習俗——鞋襪。清朝時期,婦女纏足。湖南民眾,男女普遍穿自製布鞋,而經濟條件較好、且好打扮的青年女子則穿鞋面鞋幫都繡有花卉、圖案的繡花鞋。此鞋皆用細繩密納,式樣美觀,穿起來舒適,走起路來也很平衡輕巧。夏天,男子或穿布涼鞋,或穿草鞋,或打赤腳。雨天外出多穿木履或牛皮釘鞋。鄉村男子多數不穿襪子,成年女子多以裹腳代襪。民國時期,女子纏足之風逐漸廢絕。青年女子著圓口花鞋、絆絆鞋。成年婦女除家織布縫製襪子外,仍有少數婦女以布纏足代襪。夏天男著經濟實用、編制簡易的草鞋。草鞋大體有三類:一是較為粗糙,鞋底鞋耳全用糯米稻草編制,並用細草繩作鞋帶。二是較為精細,只用糯米稻草編鞋底,其餘部分鞋耳、鞋尖、鞋後跟均用麻編制,用棉紗線作鞋帶。三是做工精細,質地輕便,鞋底鞋耳全用苧麻編織,穿起來美觀大方。夏天和秋天山鄉農民多赤腳,冬天穿自製的圓口布鞋或穿購買的力士鞋。襪多用布自製,即使購買機制紗襪也要自己另加布制襪底,留根,以求耐穿。1949年後,鞋襪逐漸普及。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生活的提高,省、地、市、縣城無穿草鞋者,鄉里人穿草鞋者也不多見。城鄉各種款式的膠鞋、半膠鞋、塑膠鞋、布鞋、皮鞋,應有盡有,且款式新穎。縣境民眾穿鞋呈階段性:50年代流行布鞋、半膠鞋、木拖板;60年代流行半膠鞋、皮鞋;70年代後流行皮鞋、塑膠鞋、半膠鞋。春秋穿布鞋、皮鞋;夏穿皮料、塑膠涼鞋;冬穿棉鞋、毛皮鞋;雨天穿全膠鞋;室內穿拖鞋。80年代後期,城鎮流行長統靴、旅遊鞋、防滑鞋、健身鞋。女青年時興高跟鞋、男青年時興半高跟鞋。均為購買品,很少自製品。60年代木履、牛皮釘鞋已被淘汰。至於襪子,眼下已時興線襪、絲襪、尼龍襪、晴綸襪、彈力襪,每人數量決不只是一、兩雙,而是以打計算,非常充裕。
  生活習俗——首飾,眾多的首飾,為女性的打扮增色不少。清末民國時期,未婚女子多戴瓜子型耳墜,手帶銀圈;中年婦女戴玉鐲;富家婦女手帶金、銀、藤手鐲和戒子以及串珠鐲,頸帶金、銀項鍊;一般婦女常帶銅質頂針,以便做針線活,亦起裝飾作用;部分小孩耳吊“長命”耳墜、頸帶銀項圈或掛“長命鎖”,上鐫“長命富貴”、”易養成人”字樣;鄉間女子未婚的梳長辮,扎紅頭繩,已婚的挽髻,上插鮮花,俗稱素打扮。50—70年代,城鄉婦女以艱苦樸素為榮,不重首飾,戴各種手飾者少。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條件改善,城鎮婦女時興首飾,戴各式各樣的戒子、耳環、簪子、手鐲、項鍊較為普遍,飾品質地有金、銀、銅、玉等。農村女子已有一定數量的人戴之。市場上,女性首飾等妝飾品,品種繁多,琳琅滿目,五光十色,應有盡有。

8月15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