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養馬學家,我國現代馬政建設和馬匹育種改良事業的奠基人崔步青出生。
1901年3月17日
崔步青(1901—1969),著名養馬學家。我國現代馬政建設和馬匹育種改良事業的奠基人。擅長相馬和育種。他率先從國外引進良種馬在我國開展純種繁殖和雜交改良工作,後來轉入高等教育工作,對我國現代馬政建設、馬的育種改良和畜牧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崔步青,又名亦平,河北省灤縣西區大齊莊人。生於1901年3月17日。他的祖父為人正直,見義勇為。少年時期受祖父和兄長崔步瀛(獸醫專家)的影響,立志走科學救國道路,考入北洋政府軍政部陸軍獸醫學校,1922年畢業於本科。畢業後留校任助理員(相當現在的助教)。1927年12月應聘去東北講武堂任養馬學教官。當時張學良正擬選拔培養骨幹人才,興辦牧馬場。1928年9月崔通過考選被派赴日本留學,就讀於日本東京陸軍獸醫學校。原擬攻讀生物藥品製造,但他認為興國強軍,馬政建設甚為重要,而攻讀養馬學研究生。除研究日本馬政外,對日本軍隊獸醫勤務建設進行了考察,曾獲得《戰時軍陣獸醫勤務》一書,攜帶回國供我部隊參考,對我國抗日時期軍陣獸醫勤務甚有裨益。
崔步青於1930年回國,被派往東北洮安軍牧場,開始了他的馬種改良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偕同全場人員,將全場馬匹轉移到齊齊哈爾市,參加了馬占山的抗日陣線。翌年春,馬降日,他不肯附逆,悄然化裝入關回到北平。不久即奉調離開東北軍南下。1932年春於南京近郊句容縣境小九華山籌建句容種馬牧場。經過很多波折,直到1935年秋籌建工作告成,他被任命為該場上校級場長。同時舉辦牧馬實習班(即牧場學校),培養馬政人才,每年一期,共舉辦6期,許多學員後來成為馬政業務上的主要骨幹。
1937年春,崔步青赴歷史悠久的產馬之國伊拉克考察馬政及選購良種馬33匹,運回祖國,養於句容種馬牧場。這是我國從國外選購良種馬的開端。
抗日戰爭開始不久,南京告急,他率領句容種馬牧場西遷湖南,再遷貴州清鎮縣闢地重新建場,1944年改稱清鎮種馬牧場,他任該場少將獸醫監場長。
1945年9月,調任陸軍獸醫學校教官(教授),但仍在軍政部馬政司工作,擬訂馬政計畫方案。1946年3月,改任馬政司獸醫監專員。同年9月,他為維護國家利益,堅持反對美國顧問對中國馬政的建議,赴美考察。出國初被任命為國防部聯勤總部馬政司獸醫監副司長。
1948年,正值民主同盟被迫解散,處於極大困難的時期,他卻和民盟取得聯繫,加入了盟組織。他為自己能從組織上站到民主陣線一邊,參加了革命隊伍而感到慶幸。以患病為由,留守南京,等待解放。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他就地起義。1949年秋末,他向農業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委員會提交了3萬餘字的《新民主主義的馬政建設計畫綱領》建議書,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視,並邀請他到北京農業部工作。
1950年秋,他到北京任農業部參事、總工程師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教授;1955—1957年3月任察北牧場總技師兼副場長;1957年4—11月任農墾部國營牧場管理局畜牧總技師;1957年12月調任農墾部畜牧獸醫大學(後改為吉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兼畜牧系主任。他曾任吉林省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吉林省及長春市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吉林省馬匹育種委員會副主任。1969年1月7日不幸逝世,終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