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雕塑家蕭傳玖出生
1914年1月19日
蕭傳玖(1914~1968),中國現代雕塑家。1914年1月19日生於湖南省長沙市,1968年5月12日卒於浙江省杭州市。幼年喪父,家境清貧。1927年7月考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在校期間曾參加木鈴木刻研究會,所作木刻《交涉》,為魯迅收藏。後因從事進步活動遭國民黨追捕,被迫於1933年東渡日本,入東京日本大學藝術系學習雕塑,並從藤島武二學習肖像畫,使他在雕塑和素描方面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日期間曾有《自雕像》、《女人體》等雕塑作品,先後2次被選入東京二科會(23~24回),受到校方獎勵。1937年4月回國,在家鄉從事抗日宣傳工作。1939年應聘去昆明任教。1941年在湖南衡陽製作大型浮雕《前方抗戰、後方生產》。1943年在衡陽舉辦個人雕塑展。1946年又被聘回杭州美術專科學校任雕塑系副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蕭傳玖被任命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雕塑系主任、教授,並創作《毛主席像》、《護廠》等雕塑作品。1953~1956年間在北京參加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雕塑創作,製作了大型浮雕《八一南昌起義》,形象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向反動派打響第一槍的壯麗的戰鬥情景。其間又與蘇暉、傅天仇合作《廣島被炸十年祭》,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美展,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為上海魯迅墓作銅雕《魯迅坐像》及石刻胸像。1957年製作大型雕塑《地雷戰》。1962年出版《蕭傳玖人像素描集》。
在藝術創作上,蕭傳玖主張植根於現實生活,應通過作品表現現實生活的本質和時代的特徵,並進而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早年作品多表現人民的苦難生活和中國人民抗擊日寇侵略的主題。新中國成立後則多以反映革命鬥爭為題,同時還創作了許多人物肖像。例如《伐木工人》、《東海漁民》、《蘇州姑娘》等富有新時代精神的雕像。他在創作中注意吸取借鑑民族雕塑的優良傳統,所雕人物,造型準確,神態生動,尤以刻畫人物的內在神情著稱。手法洗鍊,靈活多變,風格明快渾樸。除創作外,他還致力於美術教育事業,培養了許多雕塑人才。
蕭傳玖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浙江分會副主席等職。
1月19日發生的事情:
- 德國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桑巴特(Werner Sombart)出生 1863年發生的事
-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舉行 2007年發生的事
- 偽滿洲國在日本關東軍的導演下,在吉林長春恢復帝制。中國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又當上康德皇帝,並宣布將“滿洲國”改稱為“大滿洲帝國” 1934年發生的事
- 全國黨建研究會理事會暨理論研討會結束 2002年發生的事
- 人民日報報導:我國有近1000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1975年發生的事
- 俄國作家綏拉菲莫維奇逝世 1949年發生的事
- 法國宣布舉辦第一屆環法腳踏車賽 1903年發生的事
- 台灣第一個探親團14人到達北京 1988年發生的事
- “IBM論壇2007”在北京嘉里中心酒店舉行,主題為“成就創新之道” 2007年發生的事
- 中共中央批准《關於198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報告》 1977年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