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漢密爾頓出生
1755年1月11日
亞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7月12日)
美國的開國元勛之一,也是憲法的起草人之一,他是財經專家,是美國的第一任財政部長。他就是因政黨惡鬥導致「決鬥」而喪失生命的知名政治人物。
從一個來自英屬西印度群島的私生子和無家可歸的孤兒,一躍成為喬治·華盛頓最信任的左膀右臂,但後來捲入一樁性醜聞,在與副總統阿倫·伯爾的決鬥中命喪黃泉。在美國的開國元勛中,沒有哪位的生與死比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更富戲劇色彩了。在為美國後來的財富和勢力奠定基礎方面,也沒有哪位開國老臣的功勞比得上漢密爾頓。
雖然他也身為美國建國之父之一,卻始終沒能象別的人那樣做上美國總統,而且在與其主要政治對手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的競爭中更似乎是輸得慘不忍睹,可孰料——歷史的戲劇性就在於此——在其過世之後,他的政治遺產,包括“工業建國之路”和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等等,卻在此後的美國歷史中起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甚至一些影響了美國歷史進程的總統,如林肯和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他們所施行的政策就是建立在漢密爾頓的遺產基礎上的。
漢密爾頓的戰績和政績都非常顯赫,我們可以隨便就列舉出一大堆來:作為華盛頓的侍從武官(aide-de-camp),他對獨立戰爭的貢獻巨大,其中最著名的是1781年的約克鎮戰役(Battle of Yorktown);他是《聯邦黨人文集》(the Federalist Papers)最主要的執筆者;在華盛頓任總統時,他作為財政部長(1789-1795)政績非凡,並創建了美聯儲的前身――合眾國第一銀行(the 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作為聯邦黨人的首領,他為美國兩黨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等等。
漢密爾頓作為財政部長的業績被他形形色色的生活經歷所掩蓋:賬房夥計、大學生、青年詩人、評論家、炮兵上尉、華盛頓的戰時副官、戰場英雄、議員、廢奴主義者、紐約銀行創造人、憲法委員會成員、演說家、律師、教育家、對外政策理論家和軍隊高級將領等等。”切爾諾夫的結論極具說服力:“如果說傑斐遜提供了美國政治論文的必要華麗詩篇,那么漢密爾頓就撰寫了美國的治國散文。沒有哪位開國元勛像漢密爾頓那樣對美國未來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實力有如此的先見之明,也沒有哪個人像他那樣制訂了如此恰如其分的體制使全國上下團結一心。
晚年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重歸於年輕時候信仰的基督教,但他在臨終之時要求紐約特尼提教堂(Trinity Church)為其舉行聖餐禮時,卻一度被拒絕,原因是他始終難以放棄“決鬥”這一有違基督教義的行為——他的死便是出於與政敵、傑斐遜的副總統亞倫·伯爾(Aaron Burr)的決鬥,當時漢密爾頓答應了決鬥,卻因為基督教信仰而故意將子彈打偏。漢密爾頓的雄辯最終說服了教堂方面,為其舉行了儀式,他說,他已經虔誠地懺悔,並願意與所有的人和解,包括伯爾。
按照決鬥的規則,漢密爾頓先開槍,奇怪的是,他發出的子彈離布爾甚遠。而伯爾毫不手軟,一槍命中漢密爾頓的右胸。在整理漢密爾頓的遺作時,人們發現了他決鬥前一天晚上寫的日記。漢密爾頓在日記中說,自己明天不會開槍。為什麼漢密爾頓有此打算,而第二天他又開了於事無補的一槍,並造成自己悲劇性的死亡,艾里斯保持了開放的結尾,沒有作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