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73年>> 1月3日

中國真菌學家、植物病理學家戴芳瀾逝世

1973年1月3日

1973年1月3日中國真菌學家、植物病理學家戴芳瀾逝世_歷史上的今天

戴芳瀾

戴芳瀾(1893—1973),著名的真菌學家和植物病理學家。在真菌分類學、真菌形態學、真菌遺傳學以及植物病理學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建立起以遺傳為中心的真菌分類體系,確立了中國植物病理學科研系統;對近代真菌學和植物病理學在我國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開創和奠基的作用。

 

戴芳瀾,字觀亭,湖北江陵人。1893年5月4日出生在一個書禮世家的舊式大家庭里,兄弟輩排行第二。他童年文靜好學,17歲到上海震旦中學學習。這個學校注重法文,因此他的法文有良好的基礎。1909年美國為了緩和中國人民的反帝情緒,決定將庚子賠款的大部分改充為選派中國留美學生的教育費用,並委託清華大學留美預備班考選。1913年戴芳瀾考入預備班,1914年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農學院學習,以後轉到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獲學士學位,其後又到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植物病理學和真菌學,1919年獲得碩士學位。

 

1920年回國後,在廣東省立農業專門學校任教。當時戴芳瀾不僅教植物病理學,還兼教其他課程,一直到1923年。在廣東期間,他和丁穎教授結成知交。此後,受康奈爾大學的同學鄒秉文之邀,到南京東南大學講授植物病理學。1927年在金陵大學擔任植物病理學課程的美籍教授博德(Porter)回國,他被聘為金陵大學的教授兼植物病理系主任。

 

1934年,清華大學成立農業科學研究所,其任務除開展研究工作外,還招收研究生。當時清華大學又聘戴芳瀾擔任該所植物病理研究室主任,適值俞大紱從美國學成歸來,回到金陵大學接替了他在金陵大學的工作。戴芳瀾自此離開金陵大學,先去美國紐約植物園和康奈爾大學研究院做了一年研究工作後,才到清華大學上任。經過他的艱苦籌建,到1937年清華大學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植物病理研究室剛剛可以開始進行工作時,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接近戰區的許多高等院校不得不向內地搬遷。清華大學先遷湖南長沙,後轉遷昆明大普吉,直至抗戰勝利後,才遷回北平原址。當時,農業科學研究所改為農學院,他改任該院植物病理學系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2年院校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戴芳瀾任北京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1953年兼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真菌病害研究室主任,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套用真菌學研究所所長。從1959年起,他不再兼任北京農業大學的教授而專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兼真菌研究室主任,一直到他1973年1月3日去世。

1月3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