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83年>> 1月2日

中共中央發出《當前農村經濟工作中的若干問題》的檔案

1983年1月2日

1983年1月2號,中共中央發出了《當前農村經濟工作中的若干問題》的檔案。這個檔案和中共中央1982年至1986年連續發布的其他幾個“一號檔案”一起,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業勾畫出了輪廓。

這是安徽省鳳陽縣梨園公社的小崗村。1978年冬天,為了能夠吃飽肚子,這個村的18戶農民冒著很大的風險,自發實行了一包到底的生產責任制。這些樸實的農民並不知道,在遙遠的北京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在討論加快農業發展的決定。而小崗村農民的這頗具悲壯色彩的舉動,則成為新時期農村改革的起點。此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爭論中逐步向全國推進。1980年5月,針對一些人對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糊塗認識,鄧小平發表了重要談話,充分肯定了包產到戶,並對安徽的做法給予支持。鄧小平講話不久,中央召開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第一書記參加的座談會,專門討論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問題,形成了中發1980年75號檔案,在中央檔案上為包產到戶上了“戶口”,使包產到廣合法化。為了統一認識,推動農村的改革,1982年1月1號,黨中央發布了關於農村改革的第一個“一號檔案”。

1983年1月2號這一天通過的《當前農村經濟工作中的若干問題》,是第二個“一號檔案”。它充分論述了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優越性,認為聯產承包制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檔案對於一些引起激烈爭論的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允許農村個體工商戶僱工,允許農民個體從事商業和運輸業。

《當前農村經濟工作中的若干問題》發布後,聯產承包責任制迅速取代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體制,在中華大地紮下了根,並跳出農業生產領域,擴展到林業、牧業和鄉鎮企業等各個領域,推動了農村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中國的工業化開闢了一個新的戰場。

1月2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