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軒題句原文
季春雨滋雖六寸,被況不出百里遙。
其後繼沾更遜彼,日甚一日盼澤焦。
何幸天恩霈首夏,既優既渥連三朝。
麥資吐穗結實飽,半收或可酬民勞。
大田種者固勃長,未種者亦興鋤交。
數十年中希一遇,何修而遇厚貺叨。
自問增感復增愓,一念慰恐鄰乎驕。
謂軒負名軒不覺,亦弗如我徒嘵嘵。
詩詞問答
問:春雨軒題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春雨軒題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九
2. 三月二十日得雨六寸惜僅在百里之內至四月二十以後連次得雨統計又止三寸更不逮矣
參考注釋
春雨
(1).春天的雨。《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唐 方乾 《水墨松石》詩:“垂地寒雲吞大漠,過 江 春雨入全 吳 。” 明 劉基 《春雨》詩:“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枯荄。”
(2).用以比喻恩澤。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雲山兩處暌違。”
(3).曲名。 蘇曼殊 《本事詩》:“《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 浙江 潮。”自註:“《春雨》,曲名。”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後繼
(1) 後面接著跟上來
前赴後繼
(2) 繼續開展,進行下去
後繼有人
日甚一日
甚:加深,勝似。形容一天比一天厲害
自是神觀如痴,日甚一日。——宋· 洪邁《黃氏少子》
何幸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很幸運。 郭沫若 《參觀劉胡蘭紀念館》詩:“何幸驅車來 文水 ?虔誠掃墓更升堂。”
天恩
(1).指帝王的恩惠。《後漢書·班超傳》:“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賞,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控代》:“蒙聖主天恩高曠。”《紅樓夢》第五三回:“咱們家雖不等這幾兩銀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極大的恩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謝老爺天恩。’”
首夏
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連三
(1).連續三次。 宋 馬永卿 《嬾真子·韓退之上書》:“ 退之 於正月二月三月連三上書於 賈耽輩 。”引申指連續不斷。《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將來先去會了 王鬍子 ,這奴才好酒,你買些酒與他喫,叫他在主子跟前説你是太老爺極歡喜的人,他就連三的給你銀子用了。”
(2).連線三物。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連過三竅,意謂若竅內旁通,連三為一。” 清 葉夢珠 《閱世編·學校五》:“舊例:諸生入泮必取府、縣考試原卷與入學試卷一併連釘,覆試之日,給發新生,至 康熙 初,始廢連三試卷之例。”
(3).紙之一種。詳“ 連二 ”。
(4).方言。一種並排有三個抽屜的老式桌子。 老舍 《正紅旗下》四:“箱子、柜子、連三上的銅活就不該動動手嗎?” 老舍 《離婚》六:“大嫂馬上非認 菱 作干女兒不可,也立刻想起家中櫥櫃裡還有一對花漆木碗,連三的抽屜里--西邊那個--有一個銀鎖。”
(5).連忙,急忙。《南京民間故事·狼報恩》:“她連三披衣下床,點亮燈籠,打開大門。”《南京民間故事·和事橋》:“他看花了眼,還以為是個大甲魚哩,連三伸手去逮。”
吐穗
抽穗。稻、麥、高粱等禾本科植物的穗由捲起筒狀的葉子裡露出來
高粱吐穗笑彎了腰
結實
(1)
(2) 強健
張胖子長得很結實
(3) 牢固
結實的靴子保護著他們的腳
田種
(1).耕種。《後漢書·東夷傳·東沃沮》:“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穀,善田種。” 宋 梅堯臣 《送施司封福建提刑》詩:“銅苗休問發,田種去教親。” 明 唐順之 《裕州均田碑記》:“野多陂陀、磽確,上雜砂石,不純可田種。”
(2).田地。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夫田種者,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晉書·劉弘傳》:“於時流人在 荊州 十餘萬戶…… 弘 乃給其田種糧食,擢其賢才,隨資敘用。”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詩》:“舟船通海嶠,田種繞城隅。”
(3).指莊稼。 唐 韓愈 《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田種所收,十不存一。”《三國志平話》卷下:“見耗盪田種,軍師煩惱。”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厚貺
豐厚的贈禮。 唐 杜甫 《張舍人遺織成褥段》詩:“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貺情。”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卷四:“ 士寧 常德之,故致厚貺。” 明 朱鼎 《玉鏡台·得書》:“只因你忘了遺羹,承親母推食的厚貺。”
自問
(1) 自己問自己
(2) 自己衡量
一念
(1).一動念間;一個念頭。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山,千里顧兵窟。” 唐 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 宋 陸游 《自規》詩:“忿慾俱生一念中,聖賢亦本與人同。”《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
(2).佛家語。指極短促的時間。《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觀空品》:“九十剎那為一念。” 北魏 曇鸞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卷上:“六十剎那為一念。”《翻譯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剎那。”
負名
享有盛名。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孝文帝》:“是時,待詔 賈山 諫以為‘不宜數從郡國賢良吏出遊獵,重令此人負名,不稱其舉’。”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嘵嘵
吵嚷;嘮叨
嘵嘵不休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褰幃望空明,屋角見遙岫劉子翬《春寒偶書》
- 施恩周里閈,植福遍僧坊吳芾《挽姚君二首》
- 復卦發爻依刻漏,壺中日月結成形李真人《望江南》
- 故把春風嬌面,向人逞艷呈芳劉仙倫《木蘭花慢(秋日海棠)》
- 夜棹醉中發,不知枕幾偏
- 髑髏眉底眼,空劫句中機釋正覺《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 苒苒胡為此,甘心老歲年沈東美《奉和苑舍人宿直曉玩新池寄南省友》
- 人道行車定膏澤,我知龍伯念春耕陳造《喜雨二首》
- 四座喧喧爭目悅,巧過造化稱一絕皎然《桃花石枕歌贈康從事》
- 石橋步月公居後,橘井烹茶我在先。折彥質《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