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作者:張孝祥 朝代:宋代

念奴嬌原文

風帆更起,望一天秋色,離愁無數。
明日重陽尊酒里,誰與黃花為主。
別岸風煙,孤舟燈火,今夕知何處。
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過採石江邊,望夫山下,酌水應懷古。
德耀歸來雖富貴,忍棄平生荊布。
默想音容,遙憐兒女,獨立衡皋暮。
桐鄉君子,念予憔悴如許。

詩詞問答

問:念奴嬌的作者是誰?答:張孝祥
問:念奴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念奴嬌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張孝祥的名句有哪些?答:張孝祥名句大全

張孝祥念奴嬌書法欣賞

張孝祥念奴嬌書法作品欣賞
念奴嬌書法作品

詩文賞析


本詞寫作者送別家人的情景,景真情真,但其歷來難以考證。近來據宛敏灝考證,認為“詞里送行者就是孝祥自己,而被送者是李氏和其子同之。出發地點在建康(今南京 ),目的地是安徽的桐城。別離原因是遣返,大約作於紹興二十六年的九月”(見《文藝論叢 》第13 輯《張孝祥研究中的幾個問題》)。這個推論比較切合詞作原意。
張孝祥與李氏是一對少年情侶,後來同居生下長子同之。他對這段風流韻事雖想長期隱瞞,但終不免要暴露,且不為封建禮教所容,故而不得不忍痛分離。詞中 * 悱惻的離愁別緒,就是傾訴真摯愛情生活遭受壓抑的痛苦心情。
“風帆更起”三句,點出了季節,暗示了送別的地點。在長江邊,詞人送別,不時地仰望著滿天寥廓的秋色。一個“望”字,既刻畫出送行者憂愁的神情,又表現出對行者揚帆離去的無限依戀的斷腸心境。“明日”二句,由景入情。黃花,菊花,比喻李氏。這既符合時令 ,又藉以抒發“ 風裡落花誰是主 ”(李璟《 浣溪沙》)的感慨。詞人想起明日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而彼此卻在此時分別,再難團聚,情何以堪 。因此心中愁緒更添。“別岸風煙”三句,由當時的送行轉到想像別後途中情景。目送孤舟飄逝,已感到悽然欲絕,更何況隨著江風和霧靄遠去的行舟,今宵還不知道停靠在什麼地方!正是兩情繾綣,難以割捨“不如”二句,進一層寫內在的思緒。“ 伊”,指李氏。隨著物景的轉換,詞人心潮起伏。他多么想化身為江上的明月啊 !張先《江南柳》詞中寫過;“願身能似月華明,千里伴君行 。”可是詞人自恨不能如江月,不能在清夜光照情人,與之同行。上片即景抒情,渲染離別的愁緒,寫得委婉 * ,一往情深。
下片開頭“船過採石江邊”一句,筆力宕開,而意脈不斷。採石,即采石磯,在安徽當塗縣西牛渚山下。從這裡上船是要經過采石磯的。緊接著“望夫山下”二句,詞人想李氏到此一定會感慨古事的。安徽當塗有望夫山,靠近采石磯。這裡有著美麗動人的望夫化石傳說,也許她會從這感人的愛情故事中聯想到夫妻情愛之深,因而對自己被遣歸的不幸命運,不堪其悲苦吧!“德耀歸來,雖富貴 ,忍棄平生荊布”二句,反用南朝齊江袥故事。《 南史·范雲傳》載,江袥先求與范雲女為婚,以剪刀為聘。後貴顯,范雲曰:“今將軍化為鳳凰,荊布之室,理隔華感 。”因出剪刀還之,袥亦別婚他族 。“荊布”典又本於後漢梁鴻妻孟光之荊釵布裙。孝祥與李氏私下結合的時候,還是一個沒有功名的少年書生,後廷試中進士第一,雖已富貴怎忍拋棄這位曾經同甘共苦的賢妻呢!這是他心中痛苦的呼喚,也是對遣歸李氏的悔恨和自責。“默想音容”三句,揭示蘊藏內心複雜的意緒。詞人在暮色蒼茫中獨立在長著香草的水邊高地上,凝望著遠去的行舟 ,腦海里既浮現起她的音容聲貌,悲恨滿臉;又遙念著幼稚的兒子。正是牽腸掛肚,思緒難平。歇拍“桐鄉君子”二句,情意縈紆, * 悱惻。桐鄉,春秋時桐國地,在今安徽桐城縣北,這裡即指桐城。由於孝祥對遺棄李氏諱莫如深,所以不能用當時的地名來泄露她的真實去處 。詞人唯一希求的是,桐鄉的君子,想到我在這裡心身憔悴而能體諒被迫拆散的苦衷吧!
這首送人詞一氣舒捲,傾吐詞人與恩愛情侶分離的哀怨愁恨,具有感人肺腑的藝術魅力。這不僅表現在從江邊送別到明日重陽的時空轉換,加深了離愁的思維程度,而且感情真摯,柔腸百轉,所寫離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詩詞推薦

  • 江上

    馮去非宋代〕清秋不可奈,先自懶登樓。一雁叫寒水,數峰生遠愁。乾坤消劍氣,江海笑詩流。不解人間事,眠鷗儘自由。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金橘與徐釣舟

    釋善珍宋代〕竹籠盛來露未乾,試嘗數顆已無酸。味同楚水赤萍實,色比韓郎金彈刃。委地兒童難識價,經霜桃李不同盤。緘題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只林寺勸農)

    郭應祥宋代〕小隊郊坰,耄倪爭看銅章史。來宣德意。勸相遵彝制。夜雨連明,百穀應滋遂。真奇事。開禧元二。總是豐登歲。
  • 雨中登樓望大像

    陸游宋代〕去年寒雨中,騎驢度劍閣;今年當此時,臥聽邊城柝。巍巍千尺像,與我兩寂寞。交遊閱四海,此老差可托。但當
  • 【正宮】醉太平 重九無酒

    湯舜民〔元代〕釀寒風似刮,催詩雨如麻,東籬寂寞舊栽花,上心來悶殺。孟參軍整烏紗低首頻嗟呀,陶縣令掩柴扉緘口慵攀話,
  • 奉和襲美登初陽樓寄懷北平郎中

    陸龜蒙唐代〕遠窗浮檻亦成年,幾伴楊公白晝筵。日暖煙花曾撲地,氣浮星象卻歸天。閒將水石侵軍壘,醉引笙歌上釣船。無限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東龕院

    嚴庾宋代〕晚西寒雨濕黃昏,愛睡山僧已閉門。獨自倚欄還獨笑,男兒心事與誰論。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纖指

    趙鸞鸞唐代〕纖纖軟玉削春蔥,長在香羅翠袖中。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滿甲染猩紅。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石橋

    李復圭宋代〕石樑嵲屼據山流,異跡嘗聞記道猷。五百真如誰化滅,三千 * 妄探求。燈龕焰古長年在,茗盞花濃繼日浮。靜境
  • 青陽龍池山潮泉其應有時禱於泉上坐頃三應山

    韓元吉宋代〕八月錢塘岸,江潮晝殷雷。豈知驚浪誦,不轉此峰來。古竇深無際,神淵秘莫開。山靈如愛我,三送雪成堆。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滕和叔投贈

    方岳宋代〕猶及溪齋識老成,萬琅玕外一溪清。諸郎與我雪燈共,兩眼觀書霜月明。二十一年如夢過,五三六籍尚誰賡。鹿車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講武城

    洪皓宋代〕長笑袁本初,妄意清君側。垂頭返官渡,奇禍憐幕客。曹公走熙尚,氣欲陵韓白。欺取計已成,軍容漫輝赫。跨漳
  • 少年游

    佚名宋代〕上苑鶯調舌。暖日融融媚節。秦晉新婚,人間天上真奇絕。傅粉煙霄,傾國神仙列。彼此和鳴,鳳樓一處明月。歌
  • 望江中金山寺

    鮑溶唐代〕一朵蓬萊在世間,梵王宮闕翠雲間。近南溪水更清淺,聞道遊人未忍還。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昔游詩 其八

    姜夔宋代〕青草長沙境,洞庭渺相連。洞庭西北角,雲夢更無邊。復有白湖沌,渺莽里數千。豈惟大盜窟,神龍所盤旋。白湖
  • 岊山

    仇遠宋代〕岊老峰高翠倚天,洮河春水綠無邊。不知楊柳蒹葭外,何處泊君書畫船。
  • 寄敬甫葉兄

    華岳宋代〕歲欠丁卯秋,八月既生魄。於時謫建安,脫去未有策。忽睹星鳳光,慨然陪履舄。自謂入閩建,閱人幾千百。間有
  • 慎大詹以吳柑見貺

    楊億宋代〕龍陽休說木奴洲,震澤黃柑占上流。承露玉漿仙掌曙,亞霜金顆洞庭秋。香黏素手吳娃麗,泠滌朝酲楚客愁。應似
  • 贈廣信醫博士陳雲泉

    艾性夫宋代〕見說雲泉深又深,定知巢入梅棠林。君醫尚副窮時願,吾道全孤壯歲心。藥籠有方玄白髮,莧腸無分服黃金。近來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梅谷相士

    文天祥宋代〕當年壽陽額,春風點顏色。後來廣平腸,冰雪峙氣骨。世人識花面,識花還自淺。花有歲寒心,清貞堅百鍊。君家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
念奴嬌原文_念奴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