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

開紀亞新禧,承歡敢後時。

青陽臨左個,王母降西池。

許案還增感,萊衣勉自持。

畫屏層鏤勝,寶樹疊分枝。

花艷先春發,燈光入夜披。

更期三五月,輪滿泛瑤卮。

詩詞問答

問: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

參考注釋

新禧

新年幸福

恭賀新禧

承歡

迎合人意,博取歡心。多指侍奉父母、君王等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楚辭·九章·哀郢》

承歡侍宴無閒暇。——白居易《長恨歌》

承歡膝下

後時

(1).失時;不及時。《楚辭·賈誼<惜誓>》:“黃鵠後時而寄處兮,鴟梟群而制之。” 王逸 註:“言賢者失時,後輩亦為讒佞所排逐。”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爭獻謀計,惟恐後時。”《金史·胡沙補傳》:“今舉大事不可後時,若俟河凍,則 遼 兵盛集來攻矣。”

(2).後來;以後。《晉書·羊祜傳》:“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後時彼國大曠野中有惡師子,截道 * ,斷絶王路。”

青陽

(1).指春天。《尸子·仁意》:“春為青陽,夏為朱明。”《漢書·禮樂志》:“青陽開動,根荄以遂。” 唐 潘孟陽 《元日和布澤》詩:“青陽初應律,蒼玉正臨軒。” 明 何景明 《發京邑》詩之三:“青陽藹廢墟,春氣感鳴禽。” 郭沫若 《嘆逝》詩:“可是恨冬日要別離?可是恨青陽久不至?”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於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資治通鑑·齊武帝永明十年》:“己未,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靈臺以觀雲物,降居青陽左個,布政事。” 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青陽左個,大寢東堂北偏。”

(3).猶清揚,謂眉目清秀。《韓詩外傳》卷一:“ 孔子 曰:‘夫《詩》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青陽宛兮。’” 漢 應瑒 《神女賦》:“騰玄眸而睋青陽,離朱脣而耀雙輔。”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唐 李賀 《贈陳商》詩:“黃昏訪我來,苦節青陽皺。” 姚文燮 註:“苦節自矢,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史記·樂書》:“常有流星經於詞壇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陽》,夏歌《朱明》”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自 西陵 《青陽》之樂,皆取之於竹。”《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十》:“《青陽》奏,發《朱明》。”

(6).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國語·晉語四》:“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 青陽 與 夷鼓 ,皆為 己 姓。” 韋昭 註:“ 青陽 , 金天氏 帝 少皞 。”

(7).地名。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 漢 為 涇縣 地。 唐 置 青陽縣 ,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 。 唐 韓翃 《贈別韋兵曹歸池州》詩:“ 楚 竹 青陽 路, 吳 江 赤馬 船。” 宋 張孝祥 《水龍吟·望九華山作》詞:“竹輿曉入 青陽 ,細風涼月天如洗。”

左個

左邊的偏室。《儀禮·鄉射禮》:“左個之西北三步東面設薦俎。”《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陽左個。” 鄭玄 註:“青陽左個,大寢東堂北偏。” 王引之 《經義述聞·通說上》:“案 鄭 訓個為偏,則其字當與介同。”《呂氏春秋·孟夏紀》:“天子居明堂左個。” 高誘 註:“明堂,南鄉堂;左個,東頭室。”《新唐書·陳子昂傳》:“朝三公、九卿、大夫於青陽左個。”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用元望韻遣興見寄》:“時維青陽初,天子在左個。”

左個。 唐 楊炯 《酅國公墓志銘》:“金繩玉匣,日觀登封;左箇西偏,明堂布政。”

王母

(1).祖母。《禮記·曲禮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南史·宋臨川烈武王道規傳》:“豈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讎。” 清 劉大櫆 《鄉飲大賓金君傳》:“﹝君﹞嘗以王母葬地不吉,遂極青鳥之書,卒得改葬如吉卜。”

(2).稱上古時代的女首領。《易·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王弼 註:“母者,處內而成德者也。”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這王母二字並不是祖母,也不是王與母,更不是所謂 西王母 ,應該就是女酋長。”

(3).神話傳說中一個地位崇高的女神。 漢 張衡 《思玄賦》:“聘 王母 於 銀臺 兮,羞玉芝以療飢。”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西望 瑤池 降 王母 ,東來紫氣滿 函關 。”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二折:“咱兩個奉 王母 仙旨,將這仙桃來獻 桃源洞 二仙子。” 明 何景明 《遊獵篇》詩:“ 犇戎 造父 兩為佐,大人 王母 遙相待。”《新民歌三百首·踏上梯田上雲霄》:“踏上梯田上雲霄,去摘 王母 大蟠桃。”

(4).鳥名。 唐 杜甫 《玄都壇歌》:“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雲旗翻。”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 杜子美 《玄都壇歌》雲﹞‘王母晝下雲旗翻’,説者多不曉王母,或以為 瑤池 之 金母 也。中官 陳彥和 言…… 蜀 中貢一種鳥,狀如燕,色紺翠,尾甚多而長,飛則尾開,顫裊如兩旗,名曰王母。則 子美 所言,乃此禽也。”後世官妓之帔子狀如王母鳥飛時尾開之形,故以指官妓。 元 楊顯之 《酷寒亭》楔子:“我當了三年王母,如今納了官衫帔子,改嫁良人去也。”

西池

(1).池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豪爽》:“﹝ 晉明帝 ﹞時為太子,好養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曉便成,今 太子西池 是也。” 劉孝標 注引 山謙之 《丹陽記》:“ 西池 , 孫登 所創,《吳史》所稱 西苑 也, 明帝 修復之耳。”《晉書·劉毅傳》:“初, 裕 征 盧循 ,凱歸,帝大宴於 西池 ,有詔賦詩。”

(2).相傳為 西王母 所居 瑤池 的異稱。 清 龔自珍 《夢玉人引》詞:“陡然聞得,青鳳下 西池 。”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不必 西池 獻瑞,方披益地之圖。”

(3).泛指西面的池塘。 唐 劉禹錫 《秋日書懷寄河南王尹》詩:“公府想無事,西池秋水清。” 宋 晏殊 《玉堂春》詞:“欲傍西池看,觸處楊花滿袖風。”

萊衣

相傳 春秋 楚 老萊子 侍奉雙親至孝,行年七十,猶著五彩衣,為嬰兒戲。後因以“萊衣”指小兒穿的五彩衣或小兒的衣服。著萊衣表示對雙親的孝養。 南唐 李中 《獻中書湯舍人》詩:“鑾殿對時親 舜 日,鯉庭過處著 萊 衣。” 明 沉鯨 《雙珠記·二友推恩》:“北堂光景迫桑榆,寂寞 萊 衣久失娛。”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九:“祇將媿汗溼 萊 衣,悔極堂堂歲月違。”

自持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畫屏

(1).有畫飾的屏風。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亦有曲帳畫屏, * 綵扇。” 前蜀 韋莊 《奉和觀察郎中春暮憶花言懷見寄四韻之什》:“落花帶雪埋芳草,春雨和風溼畫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道士》:“兩女對舞,長衣亂拂,香塵四散;舞罷,斜倚畫屏。”

(2).《新唐書·后妃傳上·太穆竇皇后》:“﹝父 毅 ﹞畫二孔雀屏間,請昏者使射二矢,陰約中目則許之…… 高祖 最後射,中各一目,遂歸於帝。”後以“畫屏”為擇婿之典。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探婚》:“我羨你玉京遊方少年,我羨你畫屏間多妙選。”

(3).在屏條上作畫。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吳》:“ 曹弗興 , 吳興 人,以畫名冠絶一時。 孫權 命畫屏,誤墨成蠅狀, 權 疑其真,以手彈之。”

寶樹

(1).佛教語。指七寶之樹,即極樂世界中以七寶合成的樹木。《法華經·壽量品》:“寶樹多花菓,眾生所遊樂。”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香風淨土之聲,寶樹鏗鏘之響,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吳筠 《思還淳賦》:“寶樹瓊軒,凌雲照日。鏗鍠窈窕,不可談悉。” 許地山 《空山靈雨·七寶池上的鄉思》詩:“ 迦陵頻迦 鼓著翅膀,飛到池邊一棵寶樹上。”

(2).泛指珍奇的樹木。《中國民間故事選·百鳥床》:“老輩人說過:走過南山的桂樹林,在一個萬丈高崖上,有一株寶樹,這株樹上的葉子啊,一年四季綠油油的,還隨時開著象紅寶石樣的花朵。”

(3).古代婦女首飾中的步搖。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反插金鈿,橫抽寶樹。” 吳兆宜 註:“《後漢·輿服志》:‘皇后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

(4).猶玉樹。喻佳子弟。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語言》:“ 謝太傅 ( 謝安 )問諸子姪:‘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車騎( 謝玄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非 謝 家之寶樹,接 孟 氏之芳鄰。”

分枝

(1).一莖櫱生數枝。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廣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莖四葉。”

(2).指從一個學科中派生出來的部分。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數學家,如果不是專門研究這一個數學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讀懂。”

花艷

艷麗。《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襄陽樂一》:“朝發 襄陽城 ,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 唐 韓愈 《送李尚書赴襄陽八韻得長字》:“風流 峴首 客,花艷大堤倡。” 元 無名氏 《爭報恩》楔子:“聚義的三十六個英雄漢,那一個不應天上惡魔星,繡納襖千重花艷。”

先春

(1).茶的異名。 唐 盧仝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宋 沉遘 《七言贈楊樂道建茶》詩:“ 建溪 石上摘先春,萬里封包數數珍。”

(2).猶早春。 明 張居正 《賀瑞雪表》之一:“兆豐穰於嗣歲,啟農扈於先春。” 清 葉廷琯 《吹網錄·<虞山妖亂志>撰人》:“兩公以先春行,余以孟冬從。”

燈光

燈的光度

燈光顯得亮了些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燈火通明

更期

改期。 唐 李翱 《皇祖實錄》:“若以威強,不便於百姓,百姓俟使君行,加害於使君,使君更期出,其為使君任其患。”

三五月

指農曆十五夜的月亮。多特指中秋月。 南朝 梁 王僧孺 《月夜詠城南康新有所納》詩:“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鏡。”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詩:“是時秋方中,三五月正圓。” 唐 段成式 《觀山燈獻徐尚書》詩:“分明三五月,傳照百千燈。”

瑤卮

亦作“瑤卮”。1.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的美稱。 南朝 齊 王融 《奉和代徐》之一:“自君之出矣,芳藇絶瑤巵。”《宋史·樂志十六》:“君王愉樂,龢氣溢瑤巵。”

(2).指美酒。 宋 柳永 《玉蝴蝶》詞:“是處小街斜巷,爛游花館,連醉瑤卮。” 元 柯丹邱 《荊釵記·慶誕》:“齊簪翠竹生春意,共飲瑤巵介壽眉。”

詩詞推薦

  • 題雍丘崔明府丹灶

    李白唐代〕美人為政本忘機,服藥求仙事不違。葉縣已泥丹灶畢,瀛洲當伴赤松歸。先師有訣神將助,大聖無心火自飛。九轉
  • 百舌鳥二首

    無則唐代〕千愁萬恨過花時,似向春風怨別離。若使眾禽俱解語,一生懷抱有誰知。長截鄰雞叫五更,數般名字百般聲。饒伊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張直講

    曹勛宋代〕老境從遠事事慵,卻尋幽剎寄年豐。本無虛舍能回暑,賴有疏篁可致風。臭腐回嘗忘物化,簞瓢寧復較天窮。向來
  • 周邦彥宋代〕裁幡小廢藏鉤戲,生菜仍□宿歲□。
  • 治圃雜書二十首

    方回宋代〕萬山山頂郡,城郭欠陂池。灘落動千丈,井深非一施。養魚埋巨瓮,澆菜緝修縻。蹇淺仍辛苦,逍遙意自知。
  • 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

    佚名宋代〕[黃鐘為角]火星之躔,有燁其光。表於辰位,伏於成方。時和幾稔,仁法用藏。告爾萬民,出納有常。
  • 清平樂(元夕)

    毛滂宋代〕東風桂影。低拂姮娥鏡。鏡里妝寒酥粉瑩。越恁十分端正。素光行處隨人。柳邊照見青春。一片笙簫何處,花陰定
  • 摸魚兒(黃時中入郡幕)

    靜山宋代〕曉峰高、飛泉如瀑,潛虬鞭駕軒翥。為他一片韓山石,直到紅雲天尺五。想應道、公皆安在來何暮。金川小渚。那
  • 法華寺石門精舍三十韻

    柳宗元唐代〕拘情病幽郁,曠志寄高爽。願言懷名緇,東峰旦夕仰。始欣雲雨霽,尤悅草木長。道同有愛弟,披拂恣心賞。松谿
  • 題天衣寺

    曾幾宋代〕布襪青鞋踏欲無,登山臨水未成疏。十峰雙澗天衣寺,萬壑千岩總不如。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蕭復秀才

    項安世宋代〕崇雲護南山,有士在其下。俗賀日滔滔,誰為問津者。美人兩世舊,獨許半席假。詩從墨中來,繁露清可把。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

    惠洪宋代〕大廈吞風吐月,小舟坐水眠空。霧窗春曉翠如蔥。睡起雲濤正涌。往事回頭笑處,此生彈指聲中。玉箋佳句敏驚鴻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金陵雜興詩後八首

    薛師董宋代〕劉郎之後更蘇郎,不枉隨人入建康。秦水鐘山幾相識,前年忽識好文章。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 天奪

    劉克莊宋代〕曩造河沙業,今災夢幻身。不知岩下電,天奪與何人。
  • 都下會安吉姚學林作詩奉勉

    金履祥宋代〕客里相逢豈偶然,羨君爽氣浩無邊。世間固是少英物,吾輩當期不負天。撐起元龍湖海氣,撩來坡老短長篇。化工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 旅火

    錢時宋代〕湖邊車馬日提壺,有眼何曾識野蔬。肯為肌羸忘內味,孰雲醫國世間無。
  • 野步

    吳融唐代〕一曲兩曲澗邊草,千枝萬枝村落花。攜筇深去不知處,幾嘆山阿隔酒家。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中游錫山

    乾隆清代〕晴明無雨亦沾衣,細雨何妨征蓋飛。橫嶺側峰入蔥茜,玉梅翠竹沐□㵟。漫嫌遠岫藏青靄,恰喜濃膏遍綠畿。霽景
  • 題永石屏

    陳宓宋代〕琅玕三尺重南金,風韻仍同綠綺琴。胸次便如斯壁立,千年不受一塵侵。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 宿朝宗驛游洞天游洞天四首

    王越石宋代〕藥盆丹灶石床間,龍虎當年向此盤。雲雙久登天穴路,仙風依舊拂衣寒。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
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原文_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