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黃公壚下過,感舊每停車。
哀樂中年事,艱難遠道書。
新知虛托契,老輩久離居。
生意憐枯樹,婆娑略似渠。
詩詞問答
問:《寄汪苕文堯峰隱居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八
參考注釋
黃公壚
亦作“黃公罏”。 “黃公酒廬”的略稱。 唐 李頎 《別梁鍠》詩:“朝朝飲酒 黃公 壚,脫帽露頂爭叫呼。” 宋 蘇軾 《慶源宣義王丈求紅帶》詩:“不學 山 王 乘駟馬,回頭空指 黃公 壚。” 清 趙翼 《揚州哭秋園之訃》詩:“都成 黃公 罏,並負素車約。” 李光 《集詩雜感》詩:“剩得行間心血在, 黃公 壚下感山河。”
感舊
懷念故舊。《三國志·魏志·荀彧傳》:“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晉書·華廙傳》:“帝後又登 陵雲臺 ,望見 廙 苜蓿園,阡陌甚整,依然感舊。”
停車
(1) 按正常時刻錶停留(如搭運或卸下乘客);車輛停止行駛
(2) 停放車輛
此處不許停車!
(3) 機器停止轉動
機器停車了,快找人來修理
哀樂
用於喪葬或追悼的悲哀樂曲
中年
(1) 人生的一個時期,一般指40—65歲,也有指35—55歲
人到中年
(2) 中期
艱難
艱苦困難
歷艱難險巇。——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長而艱難的行軍
道書
道家或佛家的典籍。《後漢書·西域傳論》:“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三國志·魏志·張魯傳》:“祖父 陵 ,客 蜀 ,學道 鵠鳴山 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 宋 惠洪 《贈鬍子顯》詩:“想見豐登民訟少,長官行摺道書看。” 清 金鎮 《臨江仙·寄汪蛟門舍人》詞:“手把道書慵自起,暗來小閣斜憑,畫圖心事忒分明。”
新知
新結交的好友
托契
彼此信賴投合。 清 周亮工 《<托素齋文集>序》:“曩游 八閩 ,一時文字交,惟 媿曾 托契最深,嘗以詩見質,請序於予。”
老輩
(1).猶前輩。 宋 歐陽修 《六一詩話》:“ 楊大年 與 錢 劉 數公唱和,自《西崑集》出,時人爭效之,詩體一變。而先生老輩,患其多用故事,至於語僻難曉。” 清 龔自珍 《秋心》詩之二:“新知觸眼春雲過,老輩填胸夜雨淪。” 張天翼 《畸人手記》:“然而當時--有的是勇氣,有的是火氣。並且還寫了些文章,寫了些白話詩。攻擊的目標正是父親那些老輩。”
(2).年長而行輩又較高的人。《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還虧得幾個老輩子的説:‘放著你這樣一個漢子,這樣一分膂力,考武功不好,為甚么幹這不長進營生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一回:“據老輩人説的, 道光 以前, 川 米常常販到兩 湖 去賣。”
(3).泛指祖輩。《紅樓夢》第一○一回:“我都起來了,他們還睡著,咱們老輩子有這個規矩么?”
離居
(1).離開居處,流離失所。語出《書·盤庚下》:“今我民用盪析離居,罔有定極。” 孔穎達 疏:“播盪分析,離其居宅,無安定之極。”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 李大釗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災乘之,人禍臨之,盪析離居,轉死溝洫。”
(2).散處;分居。《詩·小雅·雨無正》:“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 鄭玄 箋:“長官之大夫於王流於 彘 而皆散處。”《左傳·文公十六年》:“夫 麇 與 百濮 謂我飢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 百濮 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 唐 宋之問 《江南曲》:“妾住 越 城南,離居不自堪。” 明 高啟 《擬古》詩之二:“上有離居婦,哀歌撫弦琴。” 清 納蘭性德 《歲晚感舊》詩:“時序忽雲暮,離居倍悄然。”
(3).猶離房,別室。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鬱紆將難進,親愛在離居。”
(4).猶放棄、停止。《莊子·山木》:“ 魯侯 曰:‘吾學先王之道,脩先君之業,吾敬鬼尊賢,親而行之,無須臾離居。’” 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 崔譔 本無離字,而以居字連上句讀,當從之。《呂覽·慎人篇》‘胼胝不居’, 高誘 訓居為止。‘無須臾居’者,無須臾止也,正與上句行字相對成義。學者不達居字之旨,而習於《中庸》‘不可須臾離’之文,遂妄加離字,而居字屬下讀,失之矣。”
(5).指隱居者。《楚辭·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王逸 註:“離居,謂隱者也。”
生意
(1) 商業經營;買賣或往來
成立了一個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經商的店鋪
好幾個城市都有他們的生意
(3) 工作;活兒。也泛指職業
這件生意倒還輕省。——《紅樓夢》
(4) 生機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無生意的,懶惰的,鬱悶的躺著。——《貓》
枯樹
凋枯之樹。 漢 焦贛 《易林·小畜之蠱》:“寄生無根,如過浮雲,立本不固,斯須落去,更為枯樹。”《晉書·王羲之傳》:“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之五:“四山多風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樹濕。” 元 虞集 《畫枯木賦》:“夫誰畫此枯樹兮,臨不食之散泉。” 明 劉基 《彭澤阻風》詩:“枯樹掛崖眠復起,老藤牽石墜還留。” 楊朔 《蟻山》:“螞蟻時常借著一段砍剩的枯樹樁子做梁架,一點一點銜著土粒往上壘。”
婆娑
(1) 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毛傳:“婆娑,舞也。”
(2) 枝葉紛披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