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繡毬

作者:葉憲祖 朝代:明代

滾繡毬原文

小旦:想我命孤單難諧仕女姻。骨寒微羞登閥閱門。

副淨:小娘子。我兄弟不少你穿的戴的。

小旦:休誇稱燒手樣寶釵籠鬢。不希罕稱身材繡襖羅裙。

副淨:是了。這穿戴的雖是等閒。

我兄弟卻又好個俊俏的人品。小旦:俏潘安不足稱。

粉何郎枉自倫。俺可不向潑巫山夢中著緊。

誰待想莽桃花洞裡尋春。副淨:你這般青春年少。

怎么落莫得過小旦:縱教。春隨流水休凝思。

直待老逐飛花肯斷魂。做個物外閒人。

詩詞問答

問:滾繡毬的作者是誰?答:葉憲祖
問:滾繡毬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鸞鎞記 第七出

參考注釋

小旦

戲曲中旦角的一種,扮演青年女子

孤單

(1) 單身無靠,感到寂寞

兒女在外地工作,老人十分孤單

同里陳穰父母死,孤單無親戚, 丁氏收養之,及長,為營婚娶。——《南齊書·韓靈敏傳》

(2) 單薄

仕女

(1) 宮女

(2) 以美女為題材的中國畫。也作“士女”

既畫人物、仕女,也畫山水、花鳥

(3) 舊指貴族官僚家庭的婦女

寒微

身世貧賤

閥閱

(1).功績和經歷。 漢 王充 《論衡·程材》:“儒生無閥閲,所能不能任劇,故陋於選舉,佚於朝庭。”《晉書·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閲,碌碌然以取世資。” 宋 葉適 《上孝宗皇帝札子》:“以奔趨官簿為閥閲,以勾校朱墨為詳陳。” 王闓運 《武提督碑》:“緣 江 轉戰,曾不半載,收 安慶 、 廬江 、 無為 、 巢 、 和 、 含山 ,上功皆最,積閥閲,記名總兵,褒號‘振勇’。”

(2).袓先有功業的世家、巨室。 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虛談則知以德義為賢,貢薦則必閥閲為前。” 宋 蘇軾 《答曾學士啟》:“而況圭璋之質,近生閥閲之家。固宜首膺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肅雍之化。” 茅盾 《子夜》十八:“她記得在家鄉的時候聽說過一樁悲慘的故事:是和她家同樣的‘閥閱華族’的一位年青小姐,因為‘不端’被禁錮起來不許見人面。”

(3).泛指門第、家世。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 江 南人事不獲已,須言閥閲,必以文翰,罕有面論者。” 盧文弨 補註:“此閥閲言家世。” 宋 秦觀 《王儉論》:“自 晉 以閥閲用人, 王 謝 二氏,最為望族。” 清 劉大櫆 《<吳氏重修族譜>序》:“而世俗以門第相高,往往自矜其閥閲,而輕視他族為小姓。”

(4).仕宦人家門前題記功業的柱子。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漕舫》:“伏獅前為閥閲,後為寢堂。” 明 唐順之 《與郭似庵巡按書》:“僕聞之,仕隱二道,仕者則蜚聲竹帛,或立旄纛,表閥閲,且不為侈。”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趙媒婆》:“奄至一巨宅,閈閎高峻,閥閲煥然。”

副淨

架子花的舊稱。

小娘子

稱年輕婦女(多見於早期白話)

兄弟

(1)

(2) 專指弟弟

(3) 男子自稱

不少

(1).多。《書·大誥》:“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誼的事業》:“但是後來車站上一下子出現了不少的人。”

(2).毫無。《史記·伯夷列傳序》:“余以所聞 由 、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燒手

(1).燒指。佛教徒 * 其手,以示忓罪獻身。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弟子居士 徐普拔 潘普成 等九人,求輸己命,願代宗師。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燒手。”

(2).棘手,難以處理。《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況且他自幼兒就自己為難慣了自己的了……因此一進 安 家門,便自己給自己出了一個燒手的大難題目。”

寶釵

(1).首飾名。用金銀珠寶製作的雙股簪子。 南朝 梁 何遜 《詠照鏡》:“寶釵若可間,金鈿畏相逼。” 唐 李賀 《少年樂》詩:“ 陸郎 倚醉牽羅袂,奪得寶釵金翡翠。” 宋 劉過 《謁金門·次京口賦》詞:“明日短篷眠夜雨,寶釵留半股。” 黃人 《<小說林>發刊詞》:“寶釵羅帶,非高蹈之口吻;碧雲黃花,豈後樂之襟期?”

(2).見“ 寶釵樓 ”。

希罕

(1) 珍惜喜愛

我們不希罕你那玩意兒

(2) 關心;感到興趣

誰希罕你那臭錢

身材

(1) 在直立狀態下的自然身高

一個身材高大的男人

(2) 指身體的高矮胖瘦

身材苗條

五短身材,白淨面皮,沒甚髭鬚,約有三十餘歲。——《水滸傳》第十四回

羅裙

絲羅制的裙子。多泛指婦女衣裙。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霑羅裙。”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清 吳偉業 《閬州行》:“將書封斷指,血淚染羅裙。”

穿戴

穿的和戴的,泛指裝束打扮

不講究穿戴

雖是

雖然。《水滸傳》第三二回:“雖是你們的好情分,只是我心去意難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家伯雖是回過幾次家鄉,卻沒有帶家眷。”

好個

亦作“ 好個 ”。表示讚嘆的語氣,猶言好一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 十三郎 儀表堂堂,好箇軍將,何須以科第為資!” 宋 洪邁 《夷堅辛志·胡廿四父子》:“好個經紀,汝便殺一隻鷄,討好酒來,更吃兩三盃。” 宋 辛棄疾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詞:“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箇秋!’”《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修書速報鳳樓人,這回好個風流壻!”

俊俏

漂亮;美麗;容貌俊秀俏麗

人品

(1) 人的品質

人品很好

(2) 模樣

潘安

晉 潘岳 。 岳 字 安仁 ,故省稱“潘安”。 潘安 貌美,故詩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稱。 唐 元稹 《賦得九月盡》:“ 潘安 過今夕,休詠賦中愁。” 明 高濂 《玉簪記·重效》:“國士 潘安 ,賢門 孟光 ,芳姿玉立珪璋。”《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到了那個探花,説甚么 潘安 般貌, 子建 般才。”《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難道真箇嫌我醜陋……一定要選個 陳平 、 潘安 不成?”《新華文摘》1982年第2期:“多半因為吃了我應分的母奶,他才長成這般 宋玉 之容、 潘安 之貌呢。”

足稱

值得稱道。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目欲其顏,心顧其義,揚詩守禮,終不過差,故足稱也。”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全 趙 之袨服叢臺,方此為劣 臨淄 之揮汗成雨,曾何足稱。”《隋書·王韶元岩等傳贊》:“ 元巖 王韶 ,任當彼相,並見嚴憚,莫敢為非,謇諤之風,有足稱矣。”

何郎

(1). 三國 魏 駙馬 何晏 儀容俊美,平日喜修飾,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人稱“傅粉 何郎 ”。後即以“何郎”稱喜歡修飾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見《世說新語·容止》、《三國志·魏志·曹爽傳》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賦》:“儼如傅粉,是謂 何郎 。” 唐 許渾 《夏日戲題郭別駕東堂》詩:“猶恐 何郎 熱,冰生白玉盤。”

(2).借作駙馬的美稱。 唐 劉禹錫 《題於家公主舊宅》詩:“ 何郎 獨在無恩澤,不似當初傅粉時。”

(3).指 南朝 梁 詩人 何遜 。 何遜 青年時即以文學著稱,為當時名流所稱道。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三:“霧夕詠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劉克莊 《沁園春·維揚作》詞:“甚都無人誦, 何郎 詩句,也無人報,書記平安。” 明 高啟 《梅花》詩之一:“自去 何郎 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4).借指才高的年輕男子。 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調凌雲, 謝女 艷容華濯露。”

枉自

白白地

枉自費了半天勁,什麼也沒辦成

可不

可不是,用反詰形式加強語氣,表示贊同附和別人的話

巫山

(1). 戰國 宋玉 《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 高唐 ,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為 高唐 之客。聞君游 高唐 ,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 巫山 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臺 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之立廟,號曰 朝雲 。”後遂用為男女幽會的典實。 五代 馮延巳 《鵲踏枝》詞之七:“心若垂楊千萬縷,水闊花飛,夢斷 巫山 路。”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通嚭》:“今夜同歡會,夢魂飛, 巫山 一對暮雲歸。”《西湖佳話·西泠韻跡》:“但求一見,為榮多矣,誰敢妄想 巫山 之夢。”

(2).山名。在 四川 、 湖北 兩省邊境。北與 大巴山 相連,形如“巫”字,故名。 長江 穿流其中,形成三峽。 唐 李白 《古風》之五八:“我行 巫山 渚,尋古登 陽臺 。” 宋 陸游 《三峽歌》:“十二 巫山 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毛 * 《水調歌頭·游泳》詞:“截斷 巫山 雲雨,高峽出平湖。”

夢中

(1).睡夢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國 ,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南朝 梁 沉約 《別范安成》詩:“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説著,便把他夢中所聞所見,雲端里的情節,詳細告訴了那 畢生 一遍。” 陶鑄 《一室》詩:“ 井岡 曉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夢中。”

(2).比喻懵懂糊塗,受人欺騙。《三國演義》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 * ;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 操 躍起拔劍斬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3). 夢澤 之中。《左傳·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棄諸 夢 中。”

著緊

(1) 〈方〉

(2) 立即,趕忙

開完會,他著緊去施工現場

(3) 重要;需要

這事兒很著緊,不能拖

(4) 關係密切

他們兩人著緊

桃花洞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隱居之地。 唐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詩:“桃花洞裡舉家去,此別相思復幾春!” 宋 梅堯臣 《次韻和吳長文舍人即事見寄》:“桃花洞遠迷應久,杏樹壇荒跡自傳。”

(2).傳說 漢 劉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桃花洞遇仙女。後因以指仙境。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詞:“翠娥雙斂正含情,桃花洞,瑤臺夢,一片春愁誰與共!”參閱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3). 四川省 長壽縣 有桃花洞,以出產棺木板料而著稱,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 * 詞話》第六三回:“ 尚舉人 家有一副好板,原是 尚舉人 父親,在 四川 成都府 做推官時帶來,預備他老夫人用的,兩副桃花洞,他使了一副,只剩下這一副,墻磕底蓋堵頭俱全。”

尋春

游賞春景。 唐 陳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詩:“尋春遊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 惠洪 《意行入古寺》詩:“清明雨過快晴天,古寺尋春亦偶然。”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遊春》:“下官就是 越國 上大夫 范蠡 ,尋春到此。” 清 徐元正 《廣陵懷古》詩:“尋春易過佳風月,送老難忘好墓田。”

這般

(1) 如此,這樣

這般仔細的一個人

(2) 像這個樣子

春年

青春,華年。《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春歌之十二》:“嘆我當春年,無人相要喚。”

怎么

(1) ——詢問情狀、性質、方式、原因、行動等

他們怎么還不回來?

(2) ——用於虛指

不知怎么,她很氣惱

(3) ——用於任指,其前常用“不論”、“不管”等詞,其後常用“都”“也”等詞相照應,或“怎么”連用

他怎么也不肯休息

(4) ——表示某些程度

也許它留給你的印象仍然不怎么深

(5) ——用於反問或感嘆,表示肯定、否定,或加強語氣

怎么,你不認得我了?

(6) 猶如何,怎樣

莫得

(1).不得;休要。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劉尹 在郡臨終綿惙,聞閣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二折:“寡人親捧盃玉露甘寒,你可也莫得留殘。”《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莫得入去,官府知道,引惹事端帶累我。”

(2).沒有。《儒林外史》第四回:“現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來牌票甚緊。衙門裡都也莫得吃。”《小說選刊》1981年第2期:“的確,要不是那雙皮鞋,他恐怕莫得理由跟人家女娃娃搭話,更莫得理由給她賠償雞蛋的錢。”

隨流

(1).應和合拍。《文選·宋玉<高唐賦>》:“當年遨遊,更唱迭和,赴曲隨流。” 李善 註:“鳥之哀鳴,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隨流者,隨鳥類而成曲也。”

(2).隨著江水流到之處。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隨流而攘,風之所被,罔不披靡。”

(3).順應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樓見示》:“年光同過隙,人事且隨流。” 清 曹寅 《東城泛舟至齋僧館誦愚山先生榮園句和雪坪來韻》:“即賞感前修,隨流問時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無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獨其形質亡耳。浩浩然隨流平進,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凝思

凝神思索

凝思默慮

直待

一直等到;直要。 唐 司空圖 《楊柳枝壽杯詞》之七:“直待玉窗塵不起,始應金雁得成行。”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僧 可遵 者,詩本凡惡,偶以‘直待眾生總無垢’之句為 東坡 所賞。”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掛著拐幫閒鑽懶,縫合脣送暖偷寒。”

飛花

(1).落花飄飛。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2).飄飛的落花。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茶客娶興》:“你掩淚含羞辭別去,似飛花逐水悠悠,蕭蕭孤影向誰投。”

(3).比喻飄飛的雪花。 宋 蘇轍 《上元前雪三絕句》之一:“不管上元燈火夜,飛花處處作春寒。”

(4).紡織時飛散的棉花纖維。

斷魂

靈魂從肉體離散,指愛得很深或十分苦惱、哀傷

看山欲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 杜牧《清明》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飄然物外

詩詞推薦

滾繡毬原文_滾繡毬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