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邱寺三疊蘇軾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虎邱寺三疊蘇軾韻原文

地脈伏來龍,突兀涌巒嶺。

石梯五十三,未至勞捫井。

真覺泉石佳,幻傳光怪耿。

吟誰虎與龍,雜或蛙兮黽。

湛盧及干將,紛稱裂蒼礦。

惟喜蘇子瞻,材雄氣猶猛。

細故弗記憶,鑿空詞場騁。

左右取逢源,聰明非壅哽。

我來凡三度,今昔祗俄頃。

亦三疊其韻,小立春風冷。

觀民有正務,偃息詎宜永。

駕言返翠華,江城麗午景。

借問興所託,雲外青蓮影。

有暇當再臨,名山訂予請。

詩詞問答

問:虎邱寺三疊蘇軾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虎邱寺三疊蘇軾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梗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一

2. 越絕書言虎邱池劍三千魚腸在焉吳越春秋風鬍子曰吳王得越所獻寶劍三枚一魚腸二槃郢三湛盧魚腸已用刺僚槃郢以送其女湛盧入楚又載干將鏌邪夫妻鑄劍二匿其陽獻其陰故姑蘇志記干將墓有青蛇繞足事乃楊維楨沿蘇詩專引湛盧則與入楚之文不合高啟既有干將墓詩而劍池詩又雲干將欲飛出夫干將陽劍既不獻而自匿於墓其未入劍池三千之數可知啟何轉舍魚腸而取此絕不相蒙者蓋稗史語本無稽而文人一時傳奇不無訛舛率此類也

參考注釋

地脈

迷信的人講風水時描述地形好壞時的用詞

來龍

(1).舊時堪輿家以山勢為龍,稱其起伏綿亘的姿態為龍脈。來龍,指龍脈的來源。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 朱文公 嘗與客談世俗風水之説,因曰:‘ 冀州 好一風水,雲中諸山來龍也。’”《西遊記》第一回:“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風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對老地主說明了那裡是來龍,那裡是去脈。”

(2).泛指事物的來源。 清 錢謙益 《讀杜小箋下·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學 杜 者專法此等詩,模擬其槎牙突兀,麤皮老乾,以為形似;而不知其敦厚雋永,來龍遠而結脈深之若是也。”

突兀

(1) 突然變化的

平原過去了,面前山巒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聳的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蒼然突兀。——明· 顧炎武《復庵記》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來得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石梯

石級;石台階。 唐 薛能 《凌雲寺》詩:“像閣與山齊,何人致石梯?” 唐 溫庭筠 《清涼寺》詩:“松飄晚吹摐金鐸,竹蔭寒苔上石梯。”《西遊補》第十三回:“兩個竟像相知,一頭笑,一頭走,走過一張石梯,忽見臨水洞天。”

泉石

指山水。《梁書·徐摛傳》:“﹝ 朱異 ﹞遂承間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愛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養。’ 高祖 謂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並經為之,卿為我臥治此郡。’” 宋 楊萬里 《送劉惠卿》詩:“舊病詩狂與酒狂,新來泉石又膏肓。”

光怪

(1).神奇怪異的現象。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一》:“﹝ 高祖 ﹞嘗從 王媼 、 武負 貰酒,每飲醉,留寢其家,上嘗見光怪, 負 等異之。”《漢武故事》:“ 宣帝 親祠 甘泉 ,有頃,紫黃氣從西北來,散於殿前,肅然有風;空中有妓樂聲,羣鳥翔舞蔽之。 宣帝 既親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只看見一道火光落地,拾將起來,卻是一張字紙。老漢驚異,料道多年寶惜字紙,今日見此光怪,必有奇處。”

(2).引申為離奇古怪。 清 青城子 《誌異續編·陸炳吉》:“﹝古松﹞光怪突兀,目不暇接。”

(3).形容錯雜斑斕。 宋 范成大 《白髭行》:“煩撋包裹夜不眠,無奈霞頭出光怪。”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白神官》:“妖人 白神官 者,能以左道作怪變……或端坐現物像,光怪奪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今日之 克萊摩宮 真做得人類文化的駁雜光怪的象徵。”

湛盧

(1).古代寶劍名。傳為 春秋 時 歐冶子 所鑄。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 歐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古之利器, 吳 楚 湛盧, 大夏 龍雀,名冠神都。”

(2).泛指寶劍。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韻》:“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三二:“迢迢望氣中原夜,又有湛盧劍倚門。” 鄭澤 《登樓嘆》詩:“何當淬我湛盧劍,乘風濤兮斬長鯨。”

(3).山名。亦寫作“湛爐”。在今 福建省 松谿縣 ,相傳為 歐冶子 鑄劍之處。參閱《宋書·州郡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福建三·湛盧山》。

(4).複姓。見《通志·氏族五》。

干將

辦事幹練、能起重要作用的人

別看他貌不出眾,在廠里可是一位干將

蘇子

紫蘇和白蘇的種子。可以入藥、榨油。

細故

瑣事

非煙數以細故撻其 * 。——《警世通言》

記憶

(1)

(2) 記住或想起

訓練記憶的課程

(3) 過去的事物留在腦中的印象

記憶所得者。——蔡元培《圖畫》

視覺記憶

鑿空

空,謂孔道,引申為道路。開通道路

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然 張騫鑿空。——《史記·大宛陳列傳》

詞場

(1).猶文壇。 南朝 梁 蕭統 《十二月啟·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詞場月白;吞 羅含 之彩鳳,辯囿日新。”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長史書》:“伏惟君侯,明奪秋月,和均韶風,掃塵詞場,振發文雅。” 清 朱彝尊 《還陂塘·題其年填詞圖》詞:“擅詞場,飛揚跋扈,前身可是青兕?”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一:“ 後主 詞,思路悽惋,詞場本色。”

(2).科場。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羣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 宋 王讜 《唐語林·言語》:“ 宋濟 老於詞場,舉止可笑。”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急難》:“詞場湊巧,無奈兵戈起禍苗。”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逢源

形容辦事順利。語本《孟子·離婁下》:“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魯迅 《<準風月談>後紀》引 楊邨人 《聰明之道》:“他們也實在到處逢源,名利雙收。”

聰明

(1) 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

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資治通鑑》

聰明人

(2) 聽覺和視覺靈敏

耳目聰明

三度

三種尺寸。《周禮·考工記·輈人》:“輈有三度,軸有三理。國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田馬之輈,深有四尺,駑馬之輈,深三尺有三寸。”

指治國必須考慮的三個方面。《管子·五輔》:“所謂三度者何?曰:上度之天時,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順。”

今昔

現在和過去

不知今昔是何年

今昔對比

俄頃

片刻;一會兒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三疊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覆再三,稱三迭。 宋 蘇軾 《仇池筆記·陽關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長官以事至 密 ,自雲得古本《陽關》,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詞》:“是夜宿於驛,夢 李白 相見於山間。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聞杜鵑,作《竹枝詞》三疊,世傳之不子細,憶集中無有,三誦而使之傳焉。’”

(3).猶三通,三遍。 宋 梅堯臣 《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詩:“書之空自知,城上鼓三疊。”

(4).猶三折。指 廬山 三迭泉 。 宋 戴復古 《廬山》詩:“九疊屏風三疊水,更無詩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廬山記》:“四圍巒障欲合,泉若瓊簾,從空懸布,為三疊而下。”

小立

暫時立住。 宋 楊萬里 《雪後晚晴賦絕句》:“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明 袁宏道 《赴棲霞》詩:“舟迂迷去處,小立問漁翁。” 清 鄭燮 《賀新郎·落花》詞:“小立梅花下,問今年暖風未破,如何開也?”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觀民

(1).觀察民風。《易·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2).檢閱民力。《國語·魯語上》:“夫 齊 棄 太公 之法而觀民於社,君為是舉而往觀之,非故業也,何以訓民?”

(3).顯示於民。《韓非子·難三》:“君子尊賢以崇德,舉善以觀民。” 陳奇猷 集釋引 顧廣圻 曰:“觀,示也。”

有正

指掌政的大臣。《書·酒誥》:“ 文王 誥教小子,有正有事,無彝酒。” 孔 傳:“正,官治。” 孫星衍 疏:“ 鄭 注《周禮·萍氏》引此文‘正’作‘政’。疏云:‘有政之大臣,有事之小臣。’”

偃息

(1) 休養;歇息

(2) 停息;止息

駕言

(1).駕,乘車;言,語助詞。語本《詩·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後用以指代出遊,出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一:“駕言發 魏 都,南向望 吹臺 。”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鄭澤 《贈鈍根游海上》詩:“長帆翼金風,駕言拾海月。”

(2).傳言;託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穀水》:“石經淪缺,存半毀幾;駕言永久,諒用憮焉。” 明 文秉 《先撥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無方無製之藥,駕言金丹,夕進御而朝賓天。”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然一旦成此大釁者,良由降虜 哱拜 久懷異圖,駕言云雲。” 清 蒲松齡 《上孫給諫書》:“凡以膚受來愬者,直笑曰,我不曾目見;有駕言毀駡主翁者,直笑曰,我不曾耳聞。”

翠華

(1).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 李善 註:“翠華,以翠羽為葆也。” 南朝 梁 沉約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虹旌迢遞,翠華葳蕤。”

(2).為御車或帝王的代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潼關 不守,翠華南幸。” 宋 陸游 《曉嘆》詩:“翠華東廵五十年,赤縣神州滿戎狄。” 清 陳維崧 《游顧龍山》詩:“聞説當年翠華廵,朱旗暗卷殘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想翠華,守枯 煤山 幾枝花。”

江城

臨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陽早秋寄岑侍郎》詩:“江城秋氣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黃庚 《西州即事》詩:“一雨洗空碧,江城獨倚樓。” 明 王錂 《春蕪記·候約》:“只聽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黃景仁 《舟中再迭前韻》:“江城雁帶邊聲苦,澤國秋蒸海氣腥。”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

雲外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賦》:“動則飛躍於雲外,止則盤縈於 漢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龍鱗般雲外飄,鵝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風中旋。” 清 鄭燮 《瑞鶴仙·官宦家》詞:“笙歌雲外迥。正燭爛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詩:“遐想雲外寺,峯巒渺相望。” 宋 吳文英 《齊天樂》詞:“流紅江上去遠,翠尊曾共醉,雲外別墅。” 元 虞集 《送先隴二鄰僧還吳》詩之二:“雲外催歸錫,松間覓舊題。”

(3).比喻仙境。 宋 吳文英 《浣溪沙·春情》詞:“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宋 家鉉翁 《念奴嬌·中秋紀夢》詞:“縹緲瓊宮,溟茫朱戶,不與塵寰隔。翩然鶴下,時傳雲外訊息。”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 * 。”(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詩詞推薦

虎邱寺三疊蘇軾韻原文_虎邱寺三疊蘇軾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