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原文

遺民百念冷,中歲多艱虞。

不希鹹陽價,頓有旁行書。

李侯妙德望,閒雅亦甚都。

南郡此名流,聞聲十年逾。

披雲落星灣,情留厭歸輿。

只今丘園夢,君與川岑俱。

胸中書零亂,清言不躊躇。

曩時僰道囚,風神頗相如。

此翁蟬蛻去,詞林遂榛蕪。

乃於群憂中,孤笑成歡娛。

冷官類逃禪,未減漢庭疏。

何時招隱岩,追涼遲望舒。

詩詞問答

問:《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遺民

(1) 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2) 泛指大動亂後遺留下來的人民

百念

百般思念;各種想法。 南朝 梁 何遜 《相送》詩:“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金 王若虛 《趙州齊參謀新修悟真庵記》:“險阻備嘗,煩勞久厭;閲興亡之大變,悟榮辱之真空。殘喘僅存,百念灰冷。”

中歲

(1).農業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禮·地官·均人》“中年則公旬用二日焉” 漢 鄭玄 註:“人食三鬴為中歲。”《宋史·食貨志上四》:“ 熙河 四州田無慮萬五千頃,十分取一以為公田,大約中歲畝一石,則公田所得十五萬石。”

(2).中年。 南朝 齊 謝朓 《賦貧民田》詩:“中歲歷三臺,旬月典邦政。” 唐 王維 《終南別業》詩:“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明 吳承恩 《齋居》詩之一:“中歲志丘壑,茅齋寄城郭。” 清 唐孫華 《張母陳太孺人貞節詩》:“娥月悲掩曜,中歲忽雲徂。”

艱虞

困難憂患,指災荒多,戰亂頻繁的年月

鹹陽

指 秦檜 。《戰國策·秦策四》載, 齊 、 韓 、 魏 攻 秦 , 昭王 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寧亡三城而悔,無危 鹹陽 而悔也。” 南宋 丞相 秦檜 割地媚 金 以求偏安,事類 昭王 。 秦 都 鹹陽 而 檜 姓 秦 ,故時人以“鹹陽”稱之。 宋 陸游 《跋李莊簡公家書》:“﹝ 李光 ﹞每言 秦 氏( 秦檜 ),必曰‘鹹陽’。憤切慨慷,形於色辭。” 清 唐孫華 《題吳長卿先生宋相譜冊子》詩:“妝點 錢唐 作 汴州 ,君臣燕喜竟忘讎。 鹹陽 巧為 金源 計,良將先教死 杜郵 。”原註:“ 秦檜 當國,人不敢斥言,皆呼為 鹹陽 。”

旁行書

橫寫的文字。古泛指外國文字。《新唐書·隱逸傳·陸羽》:“﹝ 陸羽 ﹞幼時,其師教以旁行書。”《新唐書·西域傳下·康》:“﹝ 康 人﹞習旁行書。”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八:“人年七八十,幸身康寧,當退藏一室,早睡晏起,繙貝多旁行書,與三生結願。”

德望

(1).德行與聲望。《世說新語·規箴》“ 陸玩 拜司空” 劉孝標 注引《玩別傳》:“是時 王導 、 郗鑒 、 庾亮 相繼薨殂,朝野憂懼,以 玩 德望,乃拜司空。” 宋 蘇軾 《給事中兼侍講傅堯俞可吏部侍郎制》:“士以德望進,則風俗厚而朝廷尊。” 明 李贄 《寄答京友》:“故非自己德望過人,才學冠世,為當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這位縣長年紀又輕又有德望。”

(2).指有德行聲望的人。 宋 歐陽修 《與富文忠公書》之二:“有 蜀 人 蘇洵 者,文學之士也。自雲奔走德望,思一見而無所求。”

甚都

很美。《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之 臨邛 ,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都猶姣也。《詩》曰:‘恂美且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白服裙帽,豐彩甚都。”

聞聲

(1).聽到聲音。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碧紗窗曉怕聞聲,驚破鴛鴦暖。” 李木庵 《制憲》詩:“總纂加工宜努力,夢中刪稿尚聞聲。”

(2).聽到訊息。 柯岩 《奇異的書簡·天涯何處無芳草》:“兒子的朋友聞聲也都搶著來傳閱。”

聲名。《南史·任昉傳》:“ 褚彥回 嘗謂 遙 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由是聞聲藉甚。”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立枷》:“當時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紳聞聲。”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披雲

(1).撥開雲層。 漢 徐幹 《中論·審大臣》:“ 文王 之識也,灼然若披雲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天吳踴躍於重淵, 王喬 披雲而下墜。” 明 文徵明 《寄許仲貽》詩:“幾回對月思 玄度 ,安得披雲見 士龍 。”按, 士龍 為 晉 陸雲 字, 雲間 人。因曾自稱“ 雲間 陸士龍 ”,故云。

(2).敬詞。猶言大駕光臨。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北史·隱逸傳·徐則》:“故遣使人,往彼延請……希能屈己,佇望披雲。”

(3).沖霄。亦以喻得志。 唐 薛逢 《席上酬東川嚴中丞敘舊見贈》詩:“昔記披雲日,今逾二十年。聲名俱是夢,思舊半歸泉。” 明 高明 《琵琶記·杏園春宴》:“錦韉燦爛披雲,銀鐙熒煌曜日。”

落星

(1).山名。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北,北臨 長江 。相傳有大星落於此,因而得名。 宋 梅堯臣 《雪中發江寧浦至採石》詩:“ 落星 始前瞻,瞬目已後相。”

(2).樓名。在 南京市 東北臨 江 的 落星山 上。《文選·左思<吳都賦>》:“數軍事乎 桂林 之苑,饗戎旅乎 落星 之樓。” 劉逵 註:“ 吳 有 桂林苑 、 落星樓 ,樓在 建業 東北十里。” 前蜀 韋莊 《春日》詩:“ 落星樓 上吹殘角,偃月營中掛夕暉。”

(3).石名。 唐 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眇小欺 湘 燕,團圓笑落星。”

只今

如今;現在。 唐 李白 《蘇台覽古》詩:“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吳王 宮裡人。” 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清 李國宋 《朝天宮感懷》詩:“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 郭沫若 《雄師百萬挽狂瀾》詩:“只今雙喜大臨門,‘七一’佳期水庫成。”

丘園

(1).家園;鄉村。《易·賁》:“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戔。” 王肅 註:“失位無應,隱處丘園。” 孔穎達 疏:“丘謂丘墟,園謂園圃。唯草木所生,是質素之所。”後以“丘園”指隱居之處。 漢 蔡邕 《處士圂叔則銘》:“潔耿介於丘園,慕七人之遺風。”《舊唐書·劉黑闥傳》:“天下已平,樂在丘園為農夫耳。起兵之事,非所願也。” 清 方文 《宋遺民詠·劉會孟辰翁》:“羣薦不入官,丘園從所好。”

(2).指隱逸。 唐 陳子昂 《申宗人冤獄書》:“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園之賢,道德之茂。”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上每臨朝,多令征四方丘園才能學術,直言極諫之士。” 宋 范仲淹 《與翰長學士書》:“或稍寧息,或得將帥,即有丘園之請,以全苦節。”

(3).指墳墓。《資治通鑑·後唐明宗長興三年》:“乃遣供奉 李存瓌 賜 知祥 詔曰:‘ 董璋 狐狼,自貽族滅。卿丘園親戚皆保全全,所宜成家世之美名,守君臣之大節。’” 胡三省 註:“言 董光業 族誅,而 孟知祥 墳墓甥侄皆無他。”

川岑

猶言山澤、草野。《文選·范曄<樂游應詔>詩》:“崇盛歸朝闕,虛寂在川岑。” 呂向 註:“川岑,山澤也。”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零亂

1.散亂。 2.景物紛呈貌。

清言

(1).高雅的言論。 晉 陶潛 《詠二疏》:“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詩:“獨謡聞麗曲,緩步接清言。” 王闓運 《羅季子誄》:“甲寅之秋,常接談燕,清言相酬,如對瓊樹。”

(2).指 魏 晉 時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莊》,擯棄世務,競談玄理的風氣。 晉 陶潛 《扇上畫贊》:“ 鄭叟 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晉書·郭象傳》:“﹝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 清 姚鼐 《<莊子章義>序》:“余觀之,特 正始 以來,所謂清言耳!” 魯迅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 晉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參見“ 清談 ”、“ 玄談 ”。

躊躇

(1) 猶豫不決

操欲立後嗣,躊躇不定 。——《三國演義》

(2) 思量,考慮

他兩個眉來眼去,不由我暗暗躊躇,似這般啞謎兒怎猜做?——元· 關漢卿《魯齋郎》

(3) 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躊躇。——宋玉《九辯》

(4) 得意的樣子

躊躇滿志

(5) 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躊躇。——張養浩《山坡羊》

曩時

往時;以前。 漢 賈誼 《過秦論上》:“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七:“諸帥府復得與家俱行,無復曩時之患矣。” 章炳麟 《文學說例》:“至於 禹 域,進化雖紆,然其官府治具,社會人事,繁錯萬端,本非曩時之 日本 比也。”

僰道

古縣名。 漢 屬 犍為郡 。為 僰 人所居,故名。 王莽 時曾改稱 僰治 。地在今 四川 宜賓縣 境。見《漢書·地理志上》。 清 丁澎 《送孫九畹備兵保寧》詩:“ 僰道 生猺能 漢 語, 羌 西諸將半 渝 歌。”

風神

(1).風采;神態。《晉書·裴楷傳》:“ 楷 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羣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上為皇孫時,風神秀異,英姿雋邁。”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余見 周昉 、 李龍眠 及近代 仇實父 諸美人圖,皆穠髮豐肌,衣粧稠迭,一種風神媚態,畧無彷彿。” 王統照 《號聲》:“長葉子的美人蕉在橢圓形的藍色水盂內搖曳著幽媚含笑的姿態,也似乎裝點出特有的 日本 婦女婀娜的風神。”

(2).指藝術作品的文采神韻。《南史·褚彥回傳》:“ 彥回 援琴奏《別鵠》之曲,宮商既調,風神諧暢。” 明 唐順之 《題夏中書畫竹》詩:“中書醉墨滿人間,此幅風神更不俗。”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其詞隨語成韻,隨韻成趣,不假雕琢,而意志自深,風神或近 楚 《騷》。”

相如

相同;相類。《墨子·備城門》:“﹝門﹞廣八尺,為之兩相如。” 孫詒讓 間詁:“謂門左右兩扇同度。”《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厥土之膏,畝價一金,田田相如。” 李賢 註:“相如,言地皆沃美相類也。”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總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難道真箇俺巾幗輩便於時無補。”

蟬蛻

(1) 幼蟬化為成蟬時所脫下的皮,可入藥

(2) 比喻從…擺脫或脫離出來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詞林

(1).指匯集在一處的文詞。 南朝 梁 蕭統 《答晉安王書》:“殽核墳史,漁獵詞林。”

(2).詞壇。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許昌 郭挺 元傑 ,從 李方叔 學,久蒙訓導。 方叔 死, 挺 有輓詩云:‘憔悴詞林失俊英,已應精爽在 蓬瀛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公文介公詩》:“吾鄉 公文介 公 鼐 , 萬曆 中,為詞林宿望,詩文淹雅,絶句尤工。” 金婉 《為外錄<詞林正韻>畢書後》:“後此詞林增善本,四聲堪證 宋 名賢。”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別稱。 宋 王應麟 《玉海·聖文五·康定賜翰林飛白書》:“ 至和 元年九月, 王洙 為學士, 仁宗 嘗以塗金龍水牋為飛白‘詞林’二字賜之。” 元 盧亘 《送侍講學士鄧善之辭官歸錢塘》詩之二:“昭昭日月揭,胡為厭詞林?” 嚴復 《救亡決論》:“至於成貢士,入詞林,則其號愈榮,而自視也亦愈大。”

榛蕪

(1).草木叢雜。形容荒涼的景象。《後漢書·荀彧傳》:“今鑾駕旋軫, 東京 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懷感舊之哀。” 唐 王勃 《梓州飛烏縣白鶴寺碑》:“林院榛蕪,軒堂委寂。” 明 吾丘瑞 《運甓記·剪髮延賓》:“嘆 洛陽 傾圮榛蕪,痛聖駕蒙塵驕虜。”

(2).指叢雜的草木。 唐 元季川 《山中晚興》詩:“華葉隨風揚,珍條雜榛蕪。” 徐特立 《公園設立管見》:“更用園丁數人,辟治當道的榛蕪,及清潔林中道路,保護林中樹木。”

(3).煩瑣累贅。 唐 劉知幾 《史通·煩省》:“夫論史之煩省者,但當要其事有妄載,苦於榛蕪,言有闕書,傷於簡略,斯則可以。” 唐 劉知幾 《史通·點煩》:“觀 子長 此言,實有深鑒。其自撰《史記》,榛蕪若此,豈所謂非言之難而行之難乎?”

(4).梗塞,阻礙。 唐 杜甫 《哭台州鄭司戶蘇少監》詩:“飄零迷哭處,天地日榛蕪。” 仇兆鰲 註:“榛蕪,言道路梗塞。” 清 顧炎武 《將有遠行作時猶全越(月)》詩:“長嘆天地間,人區日榛蕪。出門多蛇虎,侷促守一隅。”

(5).荒廢,衰微。 明 張煌言 《鄉薦經義·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抑自父兄之教不先,而孝弟其榛蕪矣。” 清 侯方域 《書彭西園集後》:“其負盛名時,詩道榛蕪,無人足以共切磨者。”

(6).自謙之詞。比喻微賤,草味。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詩:“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蕪。” 元 柳貫 《三月十日觀南安趙使君所藏書畫古器物》詩:“ 南唐 常侍六書學,凌轢 斯 邈 開榛蕪。”

歡娛

歡欣娛樂

冷官

地位不重要、事務不繁忙的官職。 唐 張籍 《早春閒遊》詩:“年長身多病,獨宜作冷官。” 宋 蘇軾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詩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無事屋廬深。” 宋 陸游 《登塔》詩:“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閒遊。” 明 吳寬 《湯媼傳》:“ 唐 有廣文先生,知其名,召之, 媼 至,讓抑居下坐,廣文揖而進, 媼 曰:‘足下雖冷官,妾則婦人,豈可與公比肩哉!’”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學官聯》:“學博向稱冷官,以其位卑祿薄,不能自豪也。”

逃禪

(1).逃出禪戒。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蘇晉 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仇兆鰲 註:“逃禪,猶雲逃 墨 逃 楊 ,是逃而出,非逃而入。”

(2).指遁世而參禪。 唐 牟融 《題寺壁》詩:“聞道此中堪遁跡,肯容一榻學逃禪。” 明 無名氏 《四賢記·邂逅》:“端恐路途未穩,學逃禪雲外,覓個親人。” 胡懷琛 《送亞子歸梨里》詩:“商量偕隱謀非錯,檢點逃禪事亦難。”

漢庭

指 漢 朝。 漢 張衡 《思玄賦》:“王肆侈於 漢 庭兮,卒銜恤而絶緒。”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漢 庭和異域,《晉史》坼中臺。” 明 何景明 《送雷長史》詩:“ 漢 庭亦羨 相如 美, 楚 客重看 賈傅 尊。”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招隱

(1).徵召隱居者出仕。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幸逢明盛多招隱,高山大澤徵求盡。” 明 楊慎 《春興》詩:“難教遲暮從招隱,擬把生涯學醉歌。” 清 周亮工 《與王啟伯總戎》詩:“ 小山 有賦人招隱,大樹無心世任看。”

(2).招人歸隱。 唐 駱賓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詩:“聞君招隱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詩:“珍重故人招隱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楊承憲 《三姝媚》詞:“拂拂空香,引訪秋騷客,來歌招隱。”

追涼

亦作“ 追涼 ”。乘涼;納涼。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晉安王薄晚逐涼北樓回望應教》:“向夕紛喧屏,追涼飛觀中。”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二:“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恰纔的追涼後雨困雲淹,暢好是酣眠處粉膩黃黏。”

見“ 追涼 ”。

望舒

(1).神話中為月駕車的神。《楚辭·離騷》:“前 望舒 使先驅兮,後 飛廉 使奔屬。” 王逸 註:“ 望舒 ,月御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三》:“令 望舒 、 飛廉 使奔屬,雜瑤象以駕龍。” 明 何景明 《告咎文》:“飭 望舒 以馳范兮,戒 羲和 以正御。” 景耀月 《長歌行》:“ 望舒 御月控驊騮, 羲和 兄弟馳八騶。”

(2).借指月亮。 漢 張衡 《歸田賦》:“於時曜靈俄景,繼以望舒,極盤游之至樂,雖日夕而忘劬。”《後漢書·蔡邕傳》:“元首寬則望舒朓,侯王肅則月側匿。” 李賢 註:“望舒,月也。” 晉 張協 《雜詩》之八:“下車如昨日,望舒四五圓。” 唐 耿湋 《喜侯十七校書見訪》詩:“誰為(謂)須張燭,涼空有望舒。”

詩詞推薦

  • 奉禮帖贊

    岳珂宋代〕群賢修禊,書法遂東。永欣之傳,盛于越中。褚雖莫留,猶有遠公。至今千岩,颯然清風。
  • 木蘭回蹕駐避暑山莊之作·其二

    乾隆清代〕從容偏愛一窗暉,菊有黃花映座馡。收拾雲山還澹泊,啟資思慮入精微。鹿聲招侶臨高叫,雁羽知寒背北飛。打疊
  • 題暢觀堂

    乾隆清代〕山堂昆湖西南隅,一水惟舟可通諸。到岸艤楫登筍輿,據床游目為清娛。西山遠帶翠屏繞,浸以碧波光浩渺。波外
  • 浮來山

    梅堯臣宋代〕秦鬼驅卯沙,聚結無蒼翠。誰雲海上移,能與潮浮至。洞噓蛟鼉腥,廟畫風雷異。雲母今有無,庶為仙藥餌。
  • 極相思

    蔡伸宋代〕相思情味堪傷。誰與話衷腸。明朝見也,桃花人面,碧蘚迴廊。別後相逢唯有夢,夢回時、展轉思量。不如早睡,
    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原文_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草書獻上人歸廬山

    孟郊唐代〕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將書雲霞片,直至清明巔。手中飛黑電,象外瀉玄泉。萬物隨指顧,三光為迴旋。聚書
  • 寄歐陽侍郎(時在嘉州饋遺)

    齊己唐代〕又聞繁總在嘉州,職重身閒倚寺樓。大象影和山面落,兩江聲合郡前流。棋輕國手知難敵,詩是天才肯易酬。畢竟
    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原文_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居雜詩九十首

    曹勛宋代〕山色侵衣冷,異氣作心賞。嶺月聞鳳笙,松風吹鶴氅。碧池縐澄綠,群山發清響。以此助蕭閒,欣然同擊壤。
    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原文_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的賞析_古詩文
  • 余得木杖於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隴蜀萬里未嘗

    陸游宋代〕提攜到處覺身輕,楚澤秦關不計程。只道維摩無侍者,誰知上座是同行。青鞋白拂真相稱,湘竹溪藤誤得名。珍重
    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原文_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的賞析_古詩文
  • 游道謙庵

    張嵲宋代〕中宵澍雨平明歇,諸嶺晴陰各自分。偶來共就藜壯坐,時看前山出白雲。
  • 偈·其十四

    契此唐代〕碧水映孤峰,寒潭迎皎月。爾我不知宗,須彌足底越。汝水若還清,汝身被水溺。汝柴若還燥,汝身被火燎。燎溺
  • 次江太守留別韻二首·其一

    江源明代〕五馬翩翩出帝京,馬頭紅日萬山明。才攀楊柳何邊別,便憶梅花嶺外情。趙抃素琴隨處好,江淹別賦向人鳴。詩成
  • 再次韻寄朱希真二首

    張嵲宋代〕一舍徒相望,書來只細行。野梅行欲盡,幽興詎能忘。老去尤耽句,春來更憶鄉。看看過寒食,北望一霑裳。
  • 早發潛水驛謁郎中員外

    胡曾唐代〕半床秋月一聲雞,萬里行人費馬蹄。青野霧銷凝晉洞,碧山煙散避秦溪。樓台稍辨烏城外,更漏微聞鶴柱西。已是
    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原文_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胡銓宋代〕忽忽春歸沒計遮。百年都似散餘霞。持杯聊聽浣溪沙。但覺暗添雙鬢雪,不知落盡一番花。東風寒似夜來些。
  • 贈任某

    鄭獬宋代〕寂寞任夫子,窮山秋氣寒。塵埃雙鬢白,金石寸心丹。不悔窮經老,所嗟行道難。太阿終亦斷,寧久匣中蟠。
  • 壽成都黃副帥二首

    李劉宋代〕王正初生七葉蓂,鬥牛間氣出延平。次公恰恰九年最,叔度汪汪千頃清。濟北一編煩展究,劍西半壁賴生成。且傾
  • 皋塗精舍

    乾隆清代〕一雨滌炎壒,山川乃許佳。綠槐剛蔭戶,紅藥已翻階。好景皆宜賦,良農信慰懷。於茲散充屈,暫與靜音諧。
  • 金陵雜興二百首

    蘇泂宋代〕扁舟乞得自由身,爛漫金陵作好春。桃葉桃根雙姊妹,清風明月我三人。
  • 和青露石庵韻

    何夢桂宋代〕乾坤不固夜舟藏,去跨青鸞覓玉霜。東野詩隨山月墮,龍門灑落冢泥香。生傳嘉佑皇儲疏,死葬貞元綠綬章。九些
    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原文_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的賞析_古詩文
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原文_次陶淵明贈羊長史韻寄李翹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