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秘書王澄源奉使南還

作者:王弘誨 朝代:明代

送秘書王澄源奉使南還原文

秋風行色動官河,直省清華到處多。

知有玉魚頒寵恤,遙聞金馬唱離歌。

九仙湖滿乘槎泛,五指潮平擁傳過。

風度樓前問唐相,千秋金鑒待誰磨。

詩詞問答

問:送秘書王澄源奉使南還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送秘書王澄源奉使南還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秘書王澄源奉使南還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參考注釋

秋風

秋天的風

行色

行意。行旅出發前後的情狀、氣派;猶指行旅

即賜御酒三杯,以壯行色。——《說岳全傳》

官河

運河。 唐 劉商 《醉後》詩:“醒來還愛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屬人。”《舊唐書·敬宗紀》:“ 揚州 城內,舊漕河水淺,舟船澀滯,輸不及期程。今從 閶門 外古 七里港 開河,向東屈曲,取 禪智寺橋 ,東通舊官河,計長一十九里。”《宋史·河渠志七》:“ 黃巖縣 舊有官河,自縣前至 溫嶺 ,凡九十里。” 清 吳偉業 《揚州》詩:“官河楊柳誰新種,御苑鶯花豈舊遊。”

直省

指各省,因直屬中央,所以又叫直省

文書下行直省。——清· 方苞《獄中雜記》

清華

(1) 清秀華美

詞藻清華

(2) 清雅美麗;清秀美韶

水木清華

(3) 清高顯貴的門第或官職

到處

各處;處處

陪客人到處參觀

到處找他

玉魚

(1).美玉雕成的魚形珍玩。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 貴妃 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兒於口中,蓋藉其涼津沃肺也。”

(2).玉制的魚形佩飾。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唐時三品得服玉帶》:“ 宋 元豐 中剏造玉魚,賜 嘉 岐 二王,易去金魚不用,自此遂為親王故事。”

(3).傳說 吳 楚 七國反時, 楚 王戊 太子適朝京師,未從坐,死於 長安 ,天子斂以玉魚一雙。見 唐 韋述 《兩京新記》後因以“玉魚”指殉葬品。 唐 杜甫 《諸將》詩之一:“昨日玉魚蒙葬地,早時金碗出人間。”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康熙 中,有群盜覬覦玉魚之藏,乃種瓜墓旁,陰於團焦中穿地道。”

(4).魚名。 唐 皮日休 《寒日書齋即事詩》之三:“如鉤得貴非吾事,合向煙波為玉魚。”自註:“ 松江 有玉魚。”

遙聞

(1).遠遠地聽到。《呂氏春秋·長攻》:“因以 代君 之車迎其妻。其妻遙聞之狀,磨笄以自刺。” 南唐 張佖 《晚次湘源縣》詩:“煙郭遙聞向晚雞,水平舟靜浪聲齊。”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我遙聞北窗外吃吃有笑聲,室中弗聞也。”

(2).在遠處嗅。 唐 韓愈 《風折花枝》詩:“浮艷侵天難就看,清香撲地只遙聞。”

金馬

(1).金制的馬匹。《漢書·張騫傳》:“天子既好 宛 馬,聞之甘心,使壯士 車令 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 宛王 貳師城 善馬……﹝ 宛王 ﹞遂不肯予 漢 使。 漢 使怒,妄言,椎金馬而去。”

(2).指 金馬門 。《文選·揚雄<解嘲>》:“ 公孫 創業於 金馬 ,驃騎發跡於 祁連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公孫弘 對策於 金馬門 。” 宋 葉適 《題費肅校書遺事》詩:“郤辭 金馬 直,歸臥 錫山 峯。” 清 黃宗羲 《與陳介眉庶常書》:“若復使之待詔 金馬 , 魏野 所謂斷送老頭皮也。”

(3).指 漢 代國家藏書之所。 漢 班固 《兩都賦》序:“內設 金馬 石渠 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聖上好文,書籍之盛事,自古未有…… 前漢 有 金馬 、 石渠 , 後漢 有 蘭臺 、 東觀 。”

(4).指朝廷或帝都。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詩案》:“自家 章惇 ……鼠鑽倖穴,因而位列銅螭;孤假權門,自此威行金馬。”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蹉跎夢金馬,感愴泣銅駞。”

(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宋 徐鉉 《柳枝》詞:“ 金馬 詞臣賦小詩,梨園弟子唱新詞。” 明 何景明 《春雪諸翰林見過》詩之二:“置酒邀金馬,開軒對玉珂。” 清 龔自珍 《洞仙歌》:“又七載低顏軟塵紅,向 金馬 詞場,訊他榮悴。”參見“ 金馬玉堂 ”。

(6).我國 福建省 沿海 金門 、 馬祖 兩島的並稱。

離歌

傷別的歌曲。 南朝 梁 何遜 《答丘長史詩》:“宴年時未幾,離歌倐成賦。” 唐 駱賓王 《送王贊府上京參選賦得鶴》:“離歌淒妙曲,別操繞繁絃。” 宋 周邦彥 《點絳唇》詞:“征騎初停,酒行莫放離歌舉。” 明 劉基 《送醫士賈思誠還浙東》詩之一:“西風嫋嫋水鱗鱗,一曲離歌淚滿巾。”

九仙

(1).九類仙人。 南朝 梁武帝 《登名山行》:“採藥逢三島,尋真遇九仙。”《雲笈七籤》卷三:“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火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

(2).泛指眾仙。 唐太宗 《望終南山》詩:“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唐 顧況 《曲龍山歌》:“九仙傲倪折五芝,翠鳳白麟回異道。”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五指

(1).五個手指。《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左傳·宣公四年》“子公食指動” 唐 孔穎達 疏:“然則手之五指之名,曰巨指(拇指)、食指、將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也。”《水滸傳》第三二回:“ 武行者 聽了,跳起身來,叉開五指望店主人臉上只一掌。”

(2).五個腳指。《素問·厥論》:“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潮平

謂潮水漲至最高水位。又叫滿潮。 唐 劉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見 楚 甸,天際望 維揚 。”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詩:“潮平兩岸濶,風正一帆懸。” 唐 白居易 《松江亭攜樂觀漁宴宿》詩:“雁斷知風急,潮平見月多。”

擁傳

謂出使。因使用驛站的車馬,故云。 唐 杜審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擁傳鹹翹首,稱觴競比肩。” 唐 張眾甫 《送李司直使吳》詩:“使臣方擁傳,王事遠辭家。” 明 徐熥 《送李太守擢憲滇南》詩:“ 昆明池 水靜無波,擁傳新從 僰 道過。”

風度

美好的舉止、姿態或氣度

有風度的人

風度大方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金鑒

見“ 金鑑 ”。

亦作“ 金鑒 ”。1.《新唐書·張九齡傳》:“﹝ 玄宗 ﹞千秋節,公、王並獻寶鑑, 九齡 上事鑑十章,號《千秋金鑑錄》,以伸諷諭。”後以“金鑑”指對人進行諷諭的文章和書籍。 宋 陸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請建重明節表》:“周行抃蹈,各陳金鑒之書。” 清 錢謙益 《天啟元年浙江鄉試程錄·第一問》:“其在今日,所以進金鑑而箴丹扆者,亦必有道矣。”

(2).指明察的帝王。 宋 范仲淹 《謝許守舊官表》:“金鑑臨御,多士駿奔。”

(3).指帝王之明察。 宋 范仲淹 《四民詩·士》:“黜陟金鑑下,昭昭媸與妍。”

(4).比喻月亮。 宋 梅堯臣 《晚過天漢橋堤上行》詩:“海月開金鑑,河冰臥玉虬。”

詩詞推薦

送秘書王澄源奉使南還原文_送秘書王澄源奉使南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