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針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秧針原文

綠水盈疇遠若無,新秧似插荇公須。

翻風貼貼疑鋪毯,帶露瀼瀼欲貫珠。

翠穎透波光瀲灩,青鋒著雨意舒蘇。

勾芒奪得天孫巧,刺出豐年一幅圖。

詩詞問答

問:秧針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秧針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秧針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五

參考注釋

新秧

(1).新插的稻秧。 宋 劉子翬 《懷新亭》詩:“寂寂農家春,新秧滿田緑。” 宋 楊萬里 《過百家渡》詩:“遠草平中見牛背,新秧疏處有人蹤。”

(2).泛指新插的可移植的各種植物的幼苗。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蓋京師之菊種亟繁,有陳秧、新秧、粗秧、細秧之別。”

貼貼

安穩;平靜。 金 趙秉文 《缺月掛疏桐》詞:“烏鵲不多驚,貼貼風枝靜。”

瀼瀼

(1) 露水盛多

野有曼草,零零瀼瀼。——《詩·鄭風》

(2) 波浪開合

瀼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文選·木華·海賦》

 

貫珠

(1).成串的珍珠。《禮記·樂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鉤,纍纍乎端如貫珠。” 孔穎達 疏:“言聲之狀,纍纍乎感動人心,端正其狀,如貫於珠,言聲音感動於人,令人心想形狀如此。”《初學記》卷一引《易緯坤靈圖》:“至德之朝,五星若貫珠。” 明 王世懋 《閩部疏》:“尤重元宵,十三日始放燈,數步一立表,一表輒數燈,家聯戶綴,燦若貫珠。” 清 俞蛟 《夢廠雜著·臨清寇略》:“礮聲如貫珠,纍纍不斷。”

(2).比喻珠圓玉潤的詩文、聲韻。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詩序:“適 白翰林 又以百韻見贈,余因次酬本韻,以答貫珠之贈焉。” 唐 錢珝 《史館王相公進和詩表》:“但思參列輔臣,安敢首違聖旨,輒同擊壤,仰和貫珠。” 前蜀 魏承班 《玉樓春》詞:“春風筵上貫珠勻,艷色韶顏嬌旎旖。” 金 元好問 《贈鶯》詩:“山城無與樂,好鳥亦求侶;時將貫珠來,有唱當和汝。”

(3).念珠。 唐 無名氏 《玉泉子·翁彥樞》:“手持貫珠,閉目以誦經,非寢食未嘗輟也。” 宋 范浚 《贈清鑒上人》詩:“尚看秀色帶峨眉,墨玉貫珠常在把。”

(4).穿戴珠寶。《周書·異域傳下·吐谷渾》:“婦人皆貫珠束髮,以多為貴。”

(5).猶貫通。 唐 李華 《著作郎壁記》:“ 胡諭德 遊刃詩騷, 韋庶子 貫珠今古。”參見“ 貫通 ”。

波光

水波反射出來的光。 後蜀 顧夐 《河傳》詞:“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明 劉基 《菩薩蠻·越城晚眺》詞:“樹色盪湖波,波光艷綺羅。” 楊朔 《潼關之夜》:“河水在暗夜裡閃動著黑亮的波光。”

瀲灩

(1) 形容水盈溢

(2) 形容水波蕩漾

浟湙瀲灩,浮天無岸。——木華《海賦》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湖光瀲灩

青鋒

即青鋒劍。《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舉青鋒過處喪多情,到今朝你心還未省。” 元 無名氏 《抱妝盒》第三折:“ 劉娘娘 不索把三尺青鋒賜, 寇夫人 他自揀一搭金堦死。” 康有為 《出都留別諸公》詩之二:“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參見“ 青鋒劍 ”。

雨意

將要下雨的景象

天低雲暗,雨意濃密

勾芒

(1).古代傳說中主管樹木的神。《尚書大傳》卷三:“東方之極,自 碣石 東至日出 榑木 之野,帝 太皞 神 勾芒 司之。” 漢 班固 《 * 通·五行》:“其神 勾芒 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龍。芒之為言萌也。”

(2).勾萌。草木的嫩芽。 唐 韓偓 《早起探春》詩:“勾芒一夜長精神,臘後風頭已見春。” 明 楊慎 《春雨》詩:“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參見“ 勾萌 ”。

奪得

獲取,得到

天孫

(1).星名。即織女星。《史記·天官書》“婺女,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 唐 司馬貞 索隱:“織女,天孫也。”

(2).指傳說中巧於織造的仙女。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下土之臣,竊聞天孫,專巧於天。” 清 洪昇 《長生殿·密誓》:“[旦]今乃七夕之期,陳設瓜果,特向天孫乞巧。” 聞一多 《紅燭·秋色》詩:“喔!我要請天孫織件錦袍,給我穿著你的色彩!”

(3). 泰山 的別名。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 泰山 一曰 天孫 ,言為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豐年

豐碩的年景;豐收之年

瑞雪兆豐年

一幅

(1).表數量。用於布帛、紙張、圖畫等。《後漢書·符融傳》“幅巾奮褒” 唐 李賢 註:“幅巾者,以一幅之也。”《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貴者綾錦裙襦,上施錦一幅。” 宋 王安石 《陶縝菜示德逢》詩:“ 陶 生畫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黃金百。”《朱子語類》卷一○六:“只以一幅紙,截作三片。” 顧笑言 《你在想什麼》十二:“在最近一期的黑板報中,針對礦山機關一些同志說得多,做得少的問題,刊出了一幅漫畫。”

(2).表數量。用於景物。猶一片。 宋 陸游 《乍晴風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詩:“接羅一幅煙霧薄,舴艋八尺鳧鷖輕。”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詩:“一幅秋光舒復卷,誰教塵土涴人衣。”

詩詞推薦

秧針原文_秧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