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象山書院

作者:王漸逵 朝代:明代

謁象山書院原文

層蔭控積翠,清芬敞遙閣。

昔聞象山翁,端居抱尊爵。

慧悟既凝性,頓超早成學。

眾木掃秋飆,枝葉自刊落。

千載淪其真,於焉再充拓。

邈矣憶斯人,卓哉古先覺。

詩詞問答

問:謁象山書院的作者是誰?答:王漸逵
問:謁象山書院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漸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漸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六部

參考注釋

積翠

(1).翠色重迭。形容草木繁茂。《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攢素既森藹,積翠亦蔥芊。” 張銑 註:“松柏重布,故云積翠。” 唐 杜甫 《玉台觀》詩之一:“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朝。” 宋 范成大 《謁南嶽》詩:“濃嵐忽飄蕩,積翠浮雲端。” 清 金農 《宿焦山》詩:“縹緲松寥山,積翠下無路。”

(2).指青山。 唐 黃滔 《融結為河嶽賦》:“吾欲炭鞴陰陽,鑪燃天地,鼓將邐迤之濬谷,寫破連延之積翠。”

(3).指春季。 唐 劉長卿 《旅次丹陽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詩:“積翠下 京口 ,歸潮落山根。”

清芬

(1).清香。 宋 韓琦 《夜合詩》:“所愛夜合者,清芬踰眾芳。”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畿輔雜記·盤山》:“又 武林 黃汝亨 《盤泉詩》:‘ 李願 歸 盤谷 ,泉甘自昔聞。偶來諧勝賞,獨坐挹清芬。’” 清 陳維崧 《月華清·為蔣元膚催妝》詞:“寄語酒徒 蔣濟 ,總北釀清芬,休教酩酊。”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風,飄著道邊槐花的清芬。”

(2).喻高潔的德行。 晉 陸機 《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唐 黃滔 《書懷寄友人》詩:“常思 揚子云 ,五藏曾離身,寂寞一生中,千載空清芬。” 宋 梅堯臣 《讀范桐廬述嚴先生祠堂碑》詩:“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圖史。” 元 周德清 《滿庭芳·韓世忠》曲:“閒評論,中興宰臣,萬古揖清芬。”

山翁

指 晉 山簡 。 唐 王維 《漢江臨泛》詩:“ 襄陽 好風日,留醉與 山翁 。” 宋 周邦彥 《齊天樂》詞:“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馮惟敏 《二犯傍妝檯·此景亭雨酌》曲:“兒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參見“ 山公 ”。

端居

謂平常居處。 唐 孟浩然 《臨洞庭贈張丞相》詩:“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明 雷士俊 《寄王築夫》詩:“寂寞荒村靜,端居念遠朋。”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淄川小聖人》:“先生端居緘默;遇有問難,輒指畫談議,袞袞滔滔,竟晷不倦。”

尊爵

(1).尊貴的爵位。《孟子·公孫丑上》:“夫仁,天之尊爵也。”《韓非子·八奸》:“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賞。”《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夫 商君 為 秦孝公 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賞,有罪必罰。”

(2).尊崇有爵位者。《漢書·賈誼傳》:“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德,則聖智在位而功不遺矣;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則貴賤有等而不下隃矣。”

(3).泛指禮器或酒器。《新唐書·禮樂志一》:“古者,宮室車輿以為居,衣裳冕弁以為服,尊爵俎豆以為器,金石絲竹以為樂。”

慧悟

聰明穎悟。《晉書·慕容儁載記》:“﹝ 獻懷 ﹞聰敏慧悟,機思若流。” 宋 曾鞏 《贈第八皇子制》:“皇第八子某,秀拔慧悟,天質異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周克昌》:“及教以讀,慧悟倍於疇曩。” 葉聖陶 《線下·孤獨》:“幼時的嬌笑和慧悟,固然能使我們沉入陶醉的境界,覺得全部領略了人生的真趣。”

早成

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謂年少功成名就。《三國志·蜀志·諸葛瞻傳》:“ 瞻 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南史·文學傳·杜之偉》:“﹝ 之偉 ﹞年十五,遍觀文史及儀禮故事,時輩稱其早成。” 唐 韓愈 《獨孤府君墓志銘》:“始微有知,則好學問;咨稟教飭,不煩提諭;月開日益,卓然早成。”《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大抵功名遲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達。”

秋飆

亦作“秋飇”。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從軍行》:“秋飆冬未至,春液夏不涓。” 明 朱鼎 《玉鏡台記·石勒報敗》:“如今軍中無以為樂,況值秋飈,悶懷悒鬱,且召二姬宴飲帳下。”

枝葉

(1) 枝條和樹葉

那棵大樹枝葉茂盛

(2) 比喻瑣碎的言辭或情節

(3) 子孫

(4) 喻同宗旁支

強本乾,弱枝葉

刊落

刪除。謂刪除文字。《後漢書·班彪傳上》:“一人之精,文重思煩,故其書刊落不盡,尚有盈辭,多不齊一。”《新唐書·韓愈傳贊》:“當其所得,粹然一出於正,刊落陳言,橫騖別驅,汪洋大肆,要之無抵捂聖人者。” 朱維錚 姜義華 《<章太炎選集·刑官>說明》:“《訄書》內原有直接針對 清 朝的文字,多被刊落,便不足怪。”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於焉

從此;於此。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祈成功,於焉罷邊釁。”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於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

於是。《詩·小雅·白駒》:“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朱熹 集傳:“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而不去。” 陳奐 傳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搖也。今字作‘逍遙’。”《後漢書·董卓傳論》:“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 崑岡 之火,自茲而焚,《版》《盪》之篇,於焉而極。” 唐 元稹 《相和歌辭·決絕詞》:“有美一人,於焉曠絶。” 明 劉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軒》詩:“珍重無生侶,於焉托清淨。”

充拓

擴充開拓。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無不知敬其兄,只是這箇靈能不為私慾遮隔,充拓得盡,便完完是他本體。” 明 唐順之 《與項甌東郡守書》:“兄得之資稟者,持守有餘而充拓未至。”

斯人

(1).此人。《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斯人已雲亡,草聖秘難得。” 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飲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說來說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

(2).猶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結 《與瀼溪鄰里》詩:“斯人轉貧弱,力役非無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小官等佩讀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啟斯人之聾瞶。”

古先

(1).往昔;古代。《書·康誥》:“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漢 王充 《論衡·齊世》:“和氣不獨在古先,則聖人何故獨優?” 晉 左思 《吳都賦》:“古先帝代,曾覽八紘之洪緒,一六合而光宅。” 唐 杜甫 《北征》詩:“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 聶紺弩 《談“娜拉”》:“‘ 中國 ’古先聖賢的大道,雖然始終莫測高深,多少也該被硬裝進了一些,使她們很夠資格做一個賢淑的妻子。”

(2).謂祖先,祖宗。《漢書·王莽傳下》:“ 江 中 劉信 ,執敵報怨,復續古先,四年當發軍。” 宋 陳亮 《祭樓德潤母夫人文》:“惟靈守寡之操,有以參列婦於古先;撫孤之仁,有以見夫子於地下。”《元典章·刑部二·獄具》:“凡有重刑必須奏覆而後處決,深得古先謹審刑辟之意。”

詩詞推薦

謁象山書院原文_謁象山書院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