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閣原文
秦王昔東狩,猖狂慕長生。
訾黃杳不下,空山獨含情。
瞻彼萬仞勢,強茲千載名。
居然作南屏,翠影臨重城。
伊昔賢太守,樂此煙雲輕。
憑高結華構,顯敞資神明。
後來宅此地,決訟休群氓。
仰止鎮靜姿,仁心繇是閎。
東州七萬井,利病隨時平。
百姓望太守,雲間引雙旌。
政成宴賓從,籩豆陳前楹。
上下此相樂,於焉歌太寧。
眄想仲蔚隱,聿懷安石清。
荒湛焉用戒,終想愧崢嶸。
詩詞問答
問:秦望閣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秦望閣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沈遼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遼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2. 原作狩,據浙局本改,四庫本作悵望
參考注釋
猖狂
(1) 慌亂不整的樣子
人馬猖狂
(2) 肆無忌憚
猖狂的反撲
長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壽命很長。《老子》:“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莊子·在宥》:“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唐 杜甫 《月》詩:“入河蟾不沒,擣藥兔長生。”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三三:“且莫空山聽雨去,有人花底祝長生。”
(2).指道家求長生的法術。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 淮南王 ,好長生,服食鍊氣讀仙經。” 宋 蘇軾 《過大庾嶺》詩:“仙人拊我頂,結髮授長生。”
(3). 唐 宮 長生殿 的省稱。 明 無名氏 《解三酲·詠馬嵬事》曲:“再不見鬭草龍池春晝暖,再不見私語 長生 秋夜迢。”參見“ 長生殿 ”。
訾黃
獸名。龍翼而馬身。一說,訾,嘆辭;黃,乘黃。《漢書·禮樂志》:“吾知所樂,獨樂六龍,六龍之調,使我心若,訾黃其何不徠下!”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訾黃一名乘黃,龍翼而馬身, 黃帝 乘之而仙……’訾,嗟嘆之辭也。黃,乘黃也。嘆乘黃不來下也。”
不下
(1).不少於。 漢 晁錯 《論貴粟疏》:“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自用兵已來,已經二年,前後所奏殺獲,計不下一二萬人。” 楊朔 《亂人坑》:“八年來,單單這個亂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亞於;不次於。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釋道·薩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宮者,俱在京師兌隅,雄麗軒敞,不下宮掖。” 劉光弟 《美酒行》:“雲今東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大姐那股高興的神氣,也並不下於我。”
(3).沒有攻克。《後漢書·公孫瓚傳》:“ 紹 遣將 崔巨業 將兵數萬攻圍 故安 不下,退軍南還。”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雲光杳,空山劍氣深。”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含情
懷著感情;懷著深情(多指愛情)
含情脈脈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這么重的擔子,他居然挑著走了二十里
南屏
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為 西湖 勝景之一。 宋 蘇軾 《去杭州十五年復游西湖用歐陽察判韻》:“我識 南屏 金鯽魚,重來拊檻散齋餘。” 元 張翥 《多麗》詞:“正參差,煙凝紫翠,斜陽畫出 南屏 。” 明 無名氏 《溜滴子·西湖》曲:“分明人世中,埋沒洞府。回首 南屏 ,轉覺路迂。” 清 宋琬 《送李方山之溟南幕府》詩:“ 西泠 雨後暮潮長, 南屏 月落曉鐘沉。”
重城
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城市。 宋 蘇軾 《荊州》詩之一:“欲問興亡意,重城自古堅。”
(1).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內城,故稱。《文選·左思<吳都賦>》:“郛郭周匝,重城結隅。” 劉逵 註:“大城中有小城,周十二里。”
(2).泛指城市。 宋 柳永 《採蓮令》詞:“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 清 黃遵憲 《不忍池晚游詩》:“蜃樓海氣隱重城,浩浩風停遠市聲。”
(3).指宮城、都城。 唐 李白 《鼓吹入朝曲》:“搥鐘速嚴妝,伐鼓啟重城。” 宋 王禹偁 《李氏園亭記》:“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其來舊矣。” 明 何景明 《入朝遇雨》詩:“柳拂重城鎖,花籠復道迴。”
(4).指城牆。 唐 於鄴 《揚州夢記》:“ 牧 供職之外,唯以宴遊為事, 揚州 ,勝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樓之上,常有絳紗燈萬數,輝羅燿列空中。” 宋 王安石 《示元度》詩:“思君攜手安能得,上盡重城更上樓。”
伊昔
從前。《文選·陸機<答賈長淵>詩》:“伊昔有皇,肇濟黎蒸。” 李善 註:“《爾雅》曰:‘伊,惟也。’ 郭璞 曰:‘發語辭也。’”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王侍中》:“伊昔值世亂,秣馬辭帝京。” 唐 劉希夷 《相和歌辭·白頭吟》:“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太守
漢朝設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後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煙雲
煙氣和雲
煙雲繚繞
憑高
登臨高處。 唐 李白 《天台曉望》詩:“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 渤 。” 前蜀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詩:“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苦吟。” 明 劉基 《念奴嬌·紅樹》詞:“憑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遠。”
亦作“ 憑高 ”。憑藉高處。 清 黃鷟來 《回瀾閣》詩:“河流此日望迴瀾,傑閣憑高縱大觀。” 清 黃鷟來 《文選樓懷古》詩:“不用凴高嘆陳跡,江山文藻自長存。”
華構
亦作“ 華搆 ”。壯麗的建築物。 晉 陸雲 《歲暮賦》:“悲山林之杳藹兮,痛華構之丘荒。” 南朝 梁元帝 《隱居先生陶弘景碑》:“朱楊鬱起,華搆方崇。” 宋 蘇軾 《柏堂》詩:“忽驚華構依巖出,乞與佳名到處傳。”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衣內出火》:“先是蓄油紙千番於樓上,年久,火出油贉,連雲華構,頃刻煨燼。”
顯敞
豁亮寬敞。 漢 王粲 《登樓賦》:“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奔那伐彈那國》:“庭宇顯敞,臺閣崇高。” 錢鍾書 《圍城》七:“ 汪 家的客堂很顯敞,磚地上鋪了席,紅木做的老式桌椅,大方結實。”
神明
(1) 神靈;神祗
那個被他奉為神明的人不公正地譴責過他
奉若神明
(2) 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神明頓颯爽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3) 英明;聖明
皆頌其神明
後來
屬於隨後的時間或時期的;繼…之後出現的
後來的情況好多了
後來的行動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決訟
審判案件。《後漢書·百官志五》:“凡郡國皆掌治民,進賢勸功,決訟檢姦。”
群氓
(1) 卑賤的或社會地位低下的階層
從上流社會婦女到群氓
(2) 極端的人、界外的人、激進分子或舉止明顯異常的人
來自罪惡的城市群氓中的笨孩子
仰止
仰慕;嚮往。止,語助詞。語出《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宋 姜夔 《饒歌吹曲·沅之上》:“真人方興,百神仰止。” 清 魏源 《貴溪象山龍虎山諸詩》之一:“山形果象蹲,遺躅空仰止。” 孫中山 《革命原起》:“二人死節之烈,浩氣英風,實足為後死者之模範。每一念及,仰止無窮。”
靜姿
幽靜嫻雅的姿容。 宋 楊萬里 《蕙花初開》詩:“燈夢得幽馥,月寫傳靜姿。”
仁心
仁愛之心。《孟子·離婁上》:“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二:“涉乎仁心者必宜斷之以成性。” 宋 司馬光 《馬病》詩:“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棧頻。” 明 沉受先 《三元記·秉操》:“他身如泥塑,秉燭到天明。他一點仁心認得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詔書二》:“胞所奏極是,真真天父愛善惡惡,慈祥審慎之仁心也。”
繇是
(1).從此。繇,通“ 由 ”。《漢書·路溫舒傳》:“近世 趙王 不終,諸 呂 作亂,而 孝文 為大宗。繇是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聖人也。” 唐 韓愈 《答元侍御書》:“足下繇是與之交,欲令 逢 父子名跡存諸史氏。”《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八》:“閹宦伶官交相讒諂,邦國大事皆聽其謀,繇是漸多猜惑,不欲大臣典兵。” 明 方孝孺 《祭王文節公》:“吾繇是知天之可持,善之可必。”
(2).於是。表示後一事承接前一事,後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繇,通“ 由 ”。《漢書·遊俠傳序》:“陵夷至於 戰國 ,合從連衡,力政爭彊。繇是列國公子, 魏 有 信陵 , 趙 有 平原 , 齊 有 孟嘗 , 楚 有 春申 ,皆藉王公之勢,競為遊俠,雞鳴狗盜,無不賓禮。” 唐 韓愈 《送許郢州序》:“繇是刺史不安其官,觀察使不得其政。” 宋 范仲淹 《楊文公寫真贊》:“公以斯文為己任,繇是東封西祀之儀,修史修書之局,皆歸大手,為皇家之盛典。當時臺閣英游蓋多出於師門矣。” 明 方孝孺 《傳經齋記》:“﹝老儒碩生﹞所從事者止乎訓解辯義,至於補世善俗之道,蔑如也。繇是世之君臣指經為浮言。”
萬井
(1).古代以地方一里為一井,萬井即一萬平方里。《漢書·刑法志》:“地方一里為井……一同百里,提封萬井。”
(2).千家萬戶。 唐 陳子昂 《謝賜冬衣表》:“三軍葉慶,萬井相歡。”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中秋》詞:“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 明 鳳尹岐 《送兄廣東參政應奎》詩:“青連橄欖千家雨,黃觸桄榔萬井煙。”《花月痕》第八回:“閣( 呂仙閣 )分三層……遠則四圍山石,萬井人煙。”
利病
(1).猶利弊,利害。《淮南子·要略》:“兆見得失之變,利病之反,所以使人不妄沒於勢利,不誘惑於事態。”《新唐書·楊瑒傳》:“帝嘗召宰相大臣議天下戶版 延英殿 , 瑒 言利病尤詳。”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文學之士,不至遺棄,又通知民間利病,以其曾試於外也。”
(2).優劣。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 劉季緒 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
(3).利於治病。《越絕書·外傳計倪傳》:“苦藥利病,苦言利行。”
隨時
(1) 不論何時
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去問他
(2) 指順應時勢
隨時以行
姓望
姓氏郡望。 唐 張鷟 《遊仙窟》:“僕因問曰:‘主人姓望何處?夫主何在?’ 十娘 答曰:‘兒是 清河 崔公 之末孫。’” 唐 劉知幾 《史通·邑里》:“且自世重高門,人輕寒族,競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按, 唐 代一姓之中又以郡望區別門第高下,故舉姓氏時並舉原籍郡名以為標誌。
雲間
松江府的別稱。現在上海松江縣一帶。因西晉文學家陸雲(字士龍,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華亭)對客自稱“雲間陸士龍”而得名
雙旌
(1). 唐 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抹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
(2).泛指高官之儀仗。 唐 李商隱 《為懷州李中丞謝上表》:“賜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辭之第,早建雙旌。” 徐炯 註:“雙旌唯節度領刺史者有之,諸州不與焉。今則通用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劉忠之 《太常引·送郭復齋》詞:“何處望雙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冊封蜀藩》詩:“玉檢金泥出大庭,雙旌萬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倘或無知猖獗,突犯雙旌,雖手握兵符,徵調不及,一時亦無如之何。”參見“ 雙節 ”。
賓從
(1) 服從,歸順
(2) 賓客和僕從
籩豆
(1).籩和豆。古代祭祀及宴會時常用的兩種禮器。竹製為籩,木製為豆。《禮記·禮器》:“三牲魚臘,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 孔穎達 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魚臘籩豆是也。”《後漢書·東夷傳·濊》:“其人終不相盜,無門戶之閉。婦人貞信。飲食以籩豆。”《舊唐書·后妃傳上·中宗韋庶人》:“帝納其言,以後為亞獻,仍以宰相女為齊娘,以執籩豆。”
(2).借指祭儀。 宋 蘇轍 《謝講徹<論語>賜燕狀》之一:“深念勤勞,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鐘鼓畢陳。” 章炳麟 《訄書·徵七略》:“其細者,籩豆之事,佐史之職,官別為書, 與 周時贊大行相似。”
前楹
殿堂前部的柱子。 唐 李白 《秋夕抒懷》詩:“蘿月掩空幕,松霜結前楹。”《宋史·禮志五》:“前楹施簾,設東閣殿後之左右。”《金史·禮志五》:“大樂署設登歌之樂於殿上前楹間稍南,北向。”
上下
(1)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勝。——《孫子·謀攻》
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2)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3) 從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優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數量詞後,表示概數;左右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稱衙門中的差役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
於焉
從此;於此。 唐 顧況 《塞上曲》:“酣戰祈成功,於焉罷邊釁。”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於焉偶閒暇,鳴轡忽相聚。”
於是。《詩·小雅·白駒》:“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朱熹 集傳:“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而不去。” 陳奐 傳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搖也。今字作‘逍遙’。”《後漢書·董卓傳論》:“及殘寇乘之,倒山傾海, 崑岡 之火,自茲而焚,《版》《盪》之篇,於焉而極。” 唐 元稹 《相和歌辭·決絕詞》:“有美一人,於焉曠絶。” 明 劉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軒》詩:“珍重無生侶,於焉托清淨。”
太寧
(1).太平,安定。 唐 韓愈 《魏博節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 唐 繼古帝,海外受制;狎於太寧, 燕 盜以驚。” 唐 白居易 《策項》之一:“養老敬長之教洽,則皇化可升於太寧。”《宋史·樂志十》:“茫茫坤載,粵惟太寧。”
(2).指極其寧靜的境界。 唐 吳筠 《高士詠·廣成子》:“至言發玄理,告以從杳冥;三光入無窮,寂默返太寧。”
懷安
(1).謂留戀妻室,貪圖安逸。語本《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晉 公子 重耳 ﹞及 齊 , 齊桓公 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於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 姜氏 。 姜氏 殺之,而謂公子:‘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 姜 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 唐 歐陽詹 《出門賦》:“惕懷安以敗名,曾何可以少留!”亦以指留戀安逸。《左傳·襄公十八年》:“君王其謂 午 懷安乎!吾以利社稷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徒欲懷安,必肆其志。”《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四年》:“ 會稽 只可暫駐,若稍久,則人懷安而不樂屢遷。”
(2).歸向德政而安居樂業。《史記·孝景本紀論》:“ 漢 興, 孝文 施大德,天下懷安。”
荒湛
沉湎於酒色,行為放蕩。湛,通“ 耽 ”。《詩·大雅·抑》:“顛覆厥德,荒湛於酒。” 宋 沉遼 《秦望閣》詩:“緬想 仲蔚 隱,聿懷 安石 清;荒湛焉用戒,終想愧崢嶸。”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 衛武公 《抑戒》、《賓筵》二詩,極言荒湛之失。”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老來博弈豈荒湛,飽食真嫌不用心。”
崢嶸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築物的高大聳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請相公平賊後,暫攜諸吏上崢嶸。——唐· 韓愈《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女兒山下作》
(3) 高爽空曠
舉目四顧,霜天崢嶸。——唐· 李白《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西遊記》
(5) 卓異,不平凡
元龍( 陳登)本志陋曹吳,豪氣崢嶸老不除,—— 蘇軾《和劉景文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