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仁贊(一作馬光龍詩)

作者:吳高 朝代:明代

郭安仁贊(一作馬光龍詩)原文

先生名進士,五馬刺循陽。

守己一廉足,好修千里揚。

清謠多秀麥,遺愛在甘棠。

款酬芳陌酒,江天路杳茫。

詩詞問答

問:郭安仁贊(一作馬光龍詩)的作者是誰?答:吳高
問:郭安仁贊(一作馬光龍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郭安仁贊(一作馬光龍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吳高的名句有哪些?答:吳高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陽韻

2. 一作馬光龍詩

參考注釋

先生

(1)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醫生

進士

隋唐科舉考試設進士科,錄取後為進士。明清時稱殿試考取的人

馬刺

馬靴後跟上另加的金屬刺。除有裝飾作用外,還可以用來驅趕坐騎,使快跑。 老舍 《茶館》第三幕:“ 沉處長 進來,穿軍便服;高靴,帶馬刺;手執小鞭。” 艾青 《哀巴黎》詩:“國社黨的黨員來了!他們的長統靴上的馬刺從街頭響過刺耳的聲音。”

守己

謂安守本分。 清 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公為政,隨任其俗,人不知有令。既滿當遷,司徒公數問所欲得者,皆不應。其子怪之,公曰:‘司徒自篤親,我自守己。’”

好修

喜愛修飾儀容。借指重視道德修養。《楚辭·離騷》:“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脩以為常。”《楚辭·離騷》:“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紛獨有此姱節?” 洪興祖 補註:“皆言好自脩潔也。”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清謠

指 秦 漢 時四皓所作之歌。 晉 陶潛 《贈羊長史詩》:“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清謡結心曲,人乖運見疎。” 陶澍 集註:“‘無貰患’,言其患不可貸也,即四皓歌‘駟馬高蓋,其憂甚大’意。”又引 何孟春 曰:“清謡指四皓所作歌。”

秀麥

茂美的麥苗。 南朝 陳 陰鏗 《閒居對雨》詩之二:“嘉禾方合穎,秀麥已分歧。” 宋 林景熙 《葛嶺》詩:“春風吹秀麥,誤國竟何言。”

遺愛

(1).謂遺留仁愛於後世。《國語·晉語二》:“死必遺愛,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漢書·敘傳下》:“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餘思。” 唐 王維 《故右豹韜衛長史賜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門而鳧舃,皆為政以德,遺愛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廣濟》詩:“知君忠孝志,遺愛 楚 人間。”

(2).指留於後世而被人追懷的德行、恩惠、貢獻等。《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天子以 張翕 有遺愛,乃拜其子 湍 為太守。” 晉 陶潛 《影答形》詩:“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 陳毅 《哭彭雪楓同志》詩:“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愛的人。《左傳·昭公二十年》:“及 子產 卒, 仲尼 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杜預 註:“ 子產 見愛,有古人之遺風。”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孔明 ﹞治國以體,民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新唐書·崔琳傳》:“﹝ 崔琳 ﹞ 天寶 二年卒,祕書監 潘肅 聞之,泫然曰:‘古遺愛也!’”

(4).愛未遍及;偏愛。《後漢書·宦者傳·張讓》:“ 扶風 人 孟佗 ,資產饒贍,與奴朋結,傾竭饋問,無所遺愛。奴鹹德之。”

(5).謂拋棄親愛之人。《宋書·氐胡傳·胡大且渠蒙遜》:“臣伏尋 頭元嘉 以來,實有忠誠於國,棄親遺愛,誠在可嘉。”

(6).指死者遺留下的所愛的人或物。《西湖佳話·六橋才跡》:“太后因不悅道:‘先帝遺愛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個釋放之意。”

甘棠

(1).木名。即棠梨。《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陸璣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張孝祥 《青玉案·餞別劉恭父》詞:“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儘是相思處。”

(2).《史記·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滅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後遂以“甘棠”稱頌循吏的美政和遺愛。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非有聖智之君,惡有甘棠之臣?”《隸釋·漢趙相雍勸闕碑》:“至 趙國 府君,在官五載,蒞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元 武漢臣 《玉壺春》楔子:“三年為吏在 錢塘 ,近奉徵書入 建章 。自省循良無實政,終慙父老説甘棠。”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擬政聲馳。”

天路

(1).天上的路。 漢 張衡 《西京賦》:“美往昔之 松 喬 ,要 羨門 乎天路。” 唐 陳子昂 《春日登金華觀》詩:“還逢 赤松子 ,天路坐相邀。” 清 譚嗣同 《崆峒》詩:“隔斷塵寰雲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2).指高遠的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詩:“險逕無測度,天路非術阡。” 唐 王維 《雙黃鵠歌送別》:“天路來兮雙黃鵠,雲上飛兮水上宿。” 清 陳恭尹 《南嶽道中從石浪庵上至高台寺》詩:“摳衣陟天路,百里上積雪。”

(3).上天的法則。猶天道。《文選·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 李善 注引 劉德 曰“人道既然,仰視天道,又同法也。”

(4).指日月星辰等天體運行的規律。《宋書·律曆志中》:“是以臣前以制典餘日,推考天路,稽之前典,驗之食朔,詳而精之,更建密歷。”

(5).指京都。 前蜀 韋莊 《和陸諫議避地寄東陽進退未決見寄》:“未歸天路紫雲深,暫駐 東陽 歲月侵。” 宋 曾鞏 《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志銘》:“學則知經,文則能賦。矧曰方聞,揚聲天路。”

(6).喻及第、出仕等。 唐 王建 《山中寄及第故人》詩:“如何棄我去,天路忽騰驤。” 宋 曾鞏 《送關彥遠赴河北》詩:“詩作士林夸刻燭,賦成天路喜同時。” 清 方文 《容城答鄭魯若兼寄沉眉生》詩之二:“顧盼二三子,比翼翔天路。”

杳茫

(1).渺茫;迷茫。 唐 牟融 《山中有懷李十二》詩:“林前風景晚蒼蒼,林下懷人路杳茫。”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二折:“常言道杳茫神鬼事,哥哥也知他在那裡。” 清 張文光 《野月》詩:“野曠煙初歇,孤輝更杳茫。”

(2).指渺茫的天際。 宋 蘇軾 《和陶淵明<擬古>》之四:“ 盧生 與 若士 ,何足期杳茫。”

詩詞推薦

郭安仁贊(一作馬光龍詩)原文_郭安仁贊(一作馬光龍詩)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