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萬壽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首夏萬壽山原文

游山宜雨後,及節正清和。

疊樹張青幕,連峰濯翠螺。

緣因歡喜結,意戒滿盈過。

本是先憂者,忘憂理則那。

詩詞問答

問:首夏萬壽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首夏萬壽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首夏萬壽山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七

2. 四月八日俗稱結緣

參考注釋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節正

納入正軌,使合於正常。 唐 元結 《管仲論》:“然後定天子封畿,諸侯疆域,輿服器玩,禮樂法度,征賦貢輸,自 齊 魯 節正。”

清和

清靜和平。《隸續·漢司空掾陳寔殘碑》:“ 陳寔 仲躬 者,含聖喆之清龢。”參見“ 清和 ”。

(1).天氣清明和暖。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天清和而濕潤,氣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韋莊 《和同年韋學士華下途中見寄》:“正是清和好時節,不堪離恨 劍門 西。” 宋 潘元質 《醜奴兒慢》詞:“愁春未醒,還是清和天氣。” 李大釗 《青春》:“遠從 瀛島 ,反顧祖邦,肅殺鬱塞之象,一變而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靜和平。形容昇平氣象。 漢 賈誼 《新書·數寧》:“大數既得,則天下順治;海內之氣清和鹹理,則萬生遂茂。”《梁書·止足傳·陶季直》:“﹝ 陶季直 ﹞出為冠軍司馬, 東莞 太守,在郡號為清和。”

(3).清靜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漢 蔡邕 《文范先生陳仲弓銘》:“君膺皇靈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說新語·言語》“ 荀中郎 在 京口 ” 劉孝標 注引《晉陽秋》“ 荀羨 字 令則 , 潁川 人,光祿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識裁。”《南史·梁紀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內懷英氣。”

(4).(聲音)清越和諧。《文選·揚雄<劇秦美新>》:“鏡純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聲。” 李周翰 註:“聆,聽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聲。” 漢 王逸 《九思·傷時》:“聲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選·嵇康<琴賦>》:“清和條昶,案衍陸離。” 張銑 註:“言琴聲清和有調。”《初學記》卷三十引 晉 傅玄 《蟬賦》:“聲嚖嚖以清和兮,遙自託乎蘭林。”

(5).(詩文)清新和順。 宋 蘇軾 《<邵茂誠詩集>敘》:“余讀之,彌月不厭,其文清和妙麗,如 晉 宋 間人。”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七:“ 海剛峯 嚴厲孤介,而詩卻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遺稿>序》:“觀察出其文,讀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韻。”

(6).農曆四月的俗稱。 明 盧象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四:“家大人於清和閏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說指農曆二月。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 張平子 《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蓋指二月也。 小謝 詩因之,故曰:‘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刪去‘猶’字,而竟以四月為‘清和’。” 清 胡鳴玉 《訂訛雜錄·清和月》:“二月為清和。 張平子 《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 謝靈運 詩:‘首夏猶清和。’今以四月當之。”

連峰

亦作“ 連峯 ”。連綿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連峯競千仞,背流各百里。” 北周 庾信 《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橫階仍鑿澗,對戶即連峰。” 宋 蘇轍 《游太山·四禪寺》詩:“古寺依巖根,連峯轉相揖。” 郭沫若 《斷斷集·青年與文化》:“這種進展,就好像連峰一樣,一個峰頭接上一個更高的峰頭。”

翠螺

(1).指婦女的髮髻。 宋 周紫芝 《鷓鴣天》詞:“明年身健君休問,且對秋風卷翠螺。”《剪燈餘話·秋夕訪琵琶亭記》:“翠螺青黛,絳仙慵畫眉嫵!”

(2).用以喻山巒的形狀。 清 陳維崧 《繞佛閣·由劍池循石磴上復折而下至小武當有奇石縱橫林立》詞:“曠望 鄧尉 ,支硎翠螺滴。”

(3).一種用翡翠嵌鑲的首飾。 清 黃遵憲 《都踴歌》:“貽我釵鸞兮餽我翠螺,荷荷!”

緣因

原因

緣因何在?

歡喜

(1) 喜愛、愛好

她歡喜拉手風琴

(2) 喜歡、喜愛

歡喜滑水

滿盈

全部占滿、充滿

河水滿盈

忘憂

(1).忘卻憂愁。《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

(2).萱草的別名。 唐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詩:“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 元 錢抱素 《瑣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

理則

(1).即邏輯。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然則邏輯究為何物?當譯以何名而後妥……吾以為當譯之為‘理則’者也。”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學者之對於理則之學,則大都如 陶淵明 之讀書,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則。 郭沫若 《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儘管是怎樣的個人主義者,一個人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社會而生存,故論到國家社會的理則時,便很容易流露其個人主義的本色。”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 莊子 認為……﹝道體﹞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則,連神、鬼都是從它生出來的。”

詩詞推薦

  • 行香子

    趙元元代〕潦倒無聞。坐慣家貧。眼昏花,心口猶存。人皆笑我,我盡教人。┾醉吟風,閒釣月,困眠雲。邂逅交親。語款情
  • 十二月酴醾盛開

    胡寅宋代〕不虞集霰與飛霜,可但寒梅度暗香。翠碧重敷秋後葉,玉明爭絢曉來妝。慶憐高架裊清艷,誰道疎條無妙芳。折向
  • 芳春

    劉兼唐代〕微雨微風隔畫簾,金爐檀炷冷慵添。桃花滿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棄嫌。寶瑟不能邀卓氏,彩毫何必夢江淹。宦情
  • 水龍吟(老人壽詞)

    侯置宋代〕夜來霜拂簾旌,淡雲麗日開清曉。香猊金暖,冰壺玉嫩,佳辰寒早。橘綠橙黃,袖紅裙翠,一堂歡笑。正梅妃月姊
  • 送客

    王莊宋代〕揚花撩亂繞煙村,感觸離人更斷魂。江上歸來無好思,滿庭風雨易黃昏。
    首夏萬壽山原文_首夏萬壽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挽陸景淵主簿

    孫應時宋代〕儒學鹹相詬,居賢不易逢。談經棄燕說,閱士似蟻封。涇渭流無雜,芝蘭氣自醲。百年雖有死,我輩故情鍾。
  • 與倪老伯輝九曲池有懷元龍參寥

    秦觀宋代〕雲月娟娟淮海秋,隋家池上共浮游。可憐一段風流事,特欠支郎與子猷。
    首夏萬壽山原文_首夏萬壽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惠山聽松庵竹壚圖疊前韻·其二

    乾隆清代〕第一於斯有玉泉,仿來筠鼎亦烹煎。常時正爾調稱別,今日輸他真在前。庵底想應僧入定,松陰好是鶴安眠。重題
  • 冬寒

    胡致隆宋代〕倚天松骨冷,背日海雲高。淮上人垂櫜,閣中客贈袍。
  • 使牛子

    曹冠宋代〕晚天雨霽橫雌霓。簾卷一軒月色。紋簟坐苔茵,乘興高歌飲瓊液。翠瓜冷浸冰壺碧。茶罷風生兩腋。四座沸歡聲,
    首夏萬壽山原文_首夏萬壽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招隱詩

    乾隆清代〕招隱有成例,束帛蒲輪徵。其實多難副,欲隱乃炫名。吁嘻更甚者,復以充隱稱。世變風愈下,矯托非人情。所以
  • 與虞章舜卿二表弟季明游兼勝亭有作三律

    陳東宋代〕野曠湖山遠,林深松竹幽。舊題看壁立,前事逐萍浮。荏苒荒三徑,依稀度九秋。故人應念我,雅會莫遲留。
  • 春感

    釋文珦宋代〕一年春色已摧殘,水滿陂塘草樹寒。轉覺歸愁消不得,杜鵑聲里淚闌乾。
  • 攝山

    曾極宋代〕一丈唐碑今露立,十尋梵塔已低摧。層層石佛雲閒出,坐閱齊梁成劫灰。
    首夏萬壽山原文_首夏萬壽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新正上辛祈谷禮成述事

    乾隆清代〕昨歲蒙恩度八旬,即今開一祀初辛。敬承駢疊貺於已,益切殷勤念在民。所戒佳兵期偃武,恰當祈谷肅元春。幸惟
  • 闕題

    岑徵明代〕晴日開長至,招歡池館中。欣逢梅蕊發,賞趁菊花叢。樂事兼文酒,偕游雜冠童。言尋蓮社會,遠躡竹林蹤。放誕
  • 春懷

    吳端宋代〕柳陰滿地水平池,門掩青春刻漏遲。蝶夢任渠分爾汝,蛙聲誰復計公私。劉伶混世酒一石,梁叔逃名歌五噫。午睡
  • 高宗郊前朝獻景靈宮二十一首

    真宗宋代〕於皇樂舞,進旅退旅。一弛一張,笙聲具舉。豈惟玩聲,象德是似。神鑒孔昭,福祿來予。
    首夏萬壽山原文_首夏萬壽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城子 寄德新丈

    元好問金代〕春風花柳日相催。淅江梅。臘前開。開遍山桃,恰到野酴*。商嶺東來三百里,紅作陣,綠成堆。半山亭下 *
  • 山莊

    趙汝鐩宋代〕門掩斜陽岸,溪橫獨木橋。山禽弄春舌,堤柳舞風條。世事雪雙鬢,生涯水一瓢。似聞鄰釀熟,自往不須招。
首夏萬壽山原文_首夏萬壽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