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事原文
欲窮方外境,豁目蜃江頭。
風響潮回浦,月明人倚樓。
客懷雙老鬢,世事一浮漚。
借問南飛翼,家書得寄不。
詩詞問答
問:書事的作者是誰?答:葉亮
問:書事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書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選元詩卷三十九
參考注釋
方外
(1) 世俗之外,舊時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彼遊方之外者也。——《莊子·大宗師》
(2) 邊遠所在,異域
豁目
(1).開擴視野。 南唐 李中 《登毘陵青山樓》詩:「高樓閒上對晴空,豁目開襟半日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廳前面是一個極開闢的露臺,正對 珠江 ,十分豁目。」
(2).醒目。 清 張之洞 《輶軒語·讀古人文集》:「選本以御選《唐宋詩醇》、《文醇》為最精粹……能得殿本五色評點者尤豁目。」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江頭斑竹尋應遍,洞裡丹砂自採還。」 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 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
風響
指風聲。 宋 蘇軾 《金山寺與柳子玉飲大醉臥寶覺禪榻夜分方醒書其壁》詩:「醒時江月墮,摵摵風響變。」 清 閻爾梅 《歌風台》詩之四:「擊節三聲風響變,停鑾十日酒壚空。」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水滸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苹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倚樓
倚靠在樓窗或樓頭欄幹上。 唐 杜甫 《江上》詩:「勳業頻看鏡,行 * 倚樓。」 宋 黃庭堅 《南鄉子·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詞:「諸將説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 元 黃庚 《西州即事》詩:「一雨洗空碧,江城獨倚樓。」
客懷
身處異鄉的情懷。 宋 張詠 《雨夜》詩:「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 宋 戴復古 《度淮》詩:「一雨足秋意,孤吟寫客懷。」 元 蕭允之 《蝶戀花》詞:「已是客懷如絮亂,畫樓人更回頭看。」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年年書自達,轉覺客懷孤。」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書憤》
(2) 人情世故
善於世事
浮漚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 唐 姚合 《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走童驚掣電,飢鳥啄浮漚。」 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韻感今懷舊而作》:「水天雙對鏡,身世一浮漚。」 明 無名氏 《贈書記·認男作女》:「老爺若放浮漚,情願焚香頂禮,朝夕把恩酬。」 清 惲敬 《海會庵放生河碑銘》:「聖人愚人,善禽惡獸,如大海中浮漚,大空中飛塵。」 郭沫若 《女神·蜜桑索羅普之夜歌》:「無邊天海呀,一個水銀的浮漚。」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
飛翼
(1).謂展翅飛翔。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濯鱗清流,飛翼天衢。」
(2).指飛鳥。 南朝 梁武帝 《天安寺疏圃堂》詩:「晻曖矚遊絲,出沒看飛翼。」 唐 杜甫 《哀江頭》詩:「飜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 清 王庭 《暗香·漢口夜泊》詞:「行客,眠未得。欲寄與暗懷,難附飛翼。」
家書
(1) 家庭成員寫的書信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家書一篋。——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家中擁有的書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書事原文_書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