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寄魏仲雪督學

作者:何吾騶 朝代:明代

卻寄魏仲雪督學原文

天上文星夜夜垂,縣衡多士阻追隨。

政如瑞鳳輝時下,每想冥鴻羽可儀。

百越關河新賦草,諸陵風雨舊遊思。

若為未斷名山夢,春滿羅浮寄采芝。

詩詞問答

問:卻寄魏仲雪督學的作者是誰?答:何吾騶
問:卻寄魏仲雪督學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卻寄魏仲雪督學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天上

天空中。如:飛機在天上飛;月亮掛在天上。

星夜

(1) 夜晚

(2) 連夜

縣衡

(1).天平。《荀子·解蔽》:“故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

(2).勢均力敵;抗衡。《戰國策·秦策三》:“ 楚 破 秦 ,不能與 齊 縣衡矣。” 鮑彪 註:“縣衡,輕重等也。”

(3).公布法度。 漢 鄒陽 《諫吳王書》:“臣聞 秦 倚 曲臺 之宮,縣衡天下,畫地而不犯。”

多士

古指眾多的賢士。也指百官。《書·多方》:“猷告爾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詩·大雅·文王》:“濟濟多士, 文王 以寧。” 晉 盧諶 《答魏子悌》詩:“多士成大業,羣賢濟弘績。”《北齊書·慕容紹宗傳》:“公既身控神兵,心執忠義,忽欲殲夷多士,謂非長策,深願三思。” 唐 白行簡 《李娃傳》:“當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連衡多士,爭霸羣英。” 清 黃遵憲 《陸軍官學校開校》詩:“廣廈千萬間,多士宅爾宅。”

追隨

(1)

(2) 仿效前人的事跡

(3) 跟隨

經常追隨著他的記者們

時下

目前;現在

據時下道德家的意見…大約節是丈夫死了,決不再嫁,也不私奔。——魯迅《我之節烈觀》

鴻羽

(1).鴻雁的羽毛。比喻輕微之物。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抑輕則鴻羽沉於弱水,抗重則玉石漂於飛波。” 明 沉鯨 《雙珠記·並拜榮升》:“可憐視死輕鴻羽,銜寃九地難追。”參見“ 鴻毛 ”。

(2).借指鴻雁。以其善高飛,故比喻騰達的仕途。 唐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詩:“鴻羽不低飛,龍津徒自險。”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進實鴻羽,退亦龍蟠。”

(3).《漢書·蘇武傳》載有鴻雁傳書之事,故比喻信使。 宋 呂誨 《和邵堯夫見寄時知鄧州》:“冥冥鴻羽在雲天,邈阻風音已十年。” 宋 盧祖皋 《倦尋芳》詞:“鴻羽難憑芳信短, 長安 猶近歸期遠。”

百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稱,而統稱百越,也叫百粵

南取百越之地。——漢· 賈誼《過秦論》

關河

關塞;關防。泛指山河

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宋· 柳永《八聲甘州》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舊遊

從前遊玩過

重歷舊遊令我思緒萬千

若為

(1).怎樣;怎樣的。《南齊書·高逸傳·明僧紹》:“天子若來,居士若為相對?” 唐 蕭意 《長門失寵》詩:“不知金屋裡,更貯若為人?” 宋 蘇軾 《和沉立之留別詩》之二:“試問別來秋幾許,春江萬斛若為量?”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 寧調元 《燕京雜詩》:“弦管 燕京 三月天,風沙撲面若為憐?”

(2).怎堪。 唐 王維 《送楊少府貶郴州》詩:“明到 衡山 與 洞庭 ,若為秋月聽猿聲?”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 唐 白居易 《重到華陽觀舊居》詩:“若為重入 華陽觀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隔谷歌一》:“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書事》詩:“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為開?”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邊柳》詩:“若為絲不斷,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詩:“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春滿

春濃;春意瀰漫。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宮室》:“翫奇花之春滿,摘甘實於夏成。” 唐 張說 《奉酬韋祭酒》詩:“春滿汀色媚,景斜嵐氣侵。”

羅浮

山名。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風景優美,為 粵 中遊覽勝地。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遇梅花仙女,後多為詠梅典實。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地》:“ 羅浮 無定所,鬱島屢遷移。”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 南海 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 羅浮 之竹也。” 元 張可久 《天淨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羅浮 ,黃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楨 《疏影》詞:“酒醒黃昏,看足香痕,好夢 羅浮 重省。”參見“ 羅浮夢 ”。

采芝

秦 末有四皓 東園公 、 甪里先生 、 綺里季 、 夏黃公 見 秦 政苛虐,乃隱於 商雒 ,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 虞 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高貴之畏人,不及貧賤之肆志。”見《史記·留侯世家》、 晉 皇甫謐 《高士傳·四皓》。後因以“採芝”指遁隱。名其歌為《採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稱《採芝》。見《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二·<採芝操>序》引《琴集》及 南朝 陳智匠 《古今樂錄》。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十:“去去行採芝,勿為塵所欺。” 宋 陸游 《對酒》詩:“寄謝採芝翁,無為老青壁。” 明 萬壽祺 《入沛宮》詩:“我亦遠隨 黃 綺 去, 東山 重唱《採芝》歌。” 清 秋瑾 《題<松鶴圖>》詩之二:“勛名浪説 凌煙閣 ,爭是 商山 歌《採芝》。”

謂摘采芝草。古以芝草為神草,服之長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隱居。 漢 張衡 《思玄賦》:“留 瀛洲 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生。”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已矣行采芝,萬世同一時。” 清 翁照 《送歸愚沉少宗伯予告歸里》詩之二:“弭櫂 香水 溪,采芝 硯山 麓。”參見“ 採芝 ”。

詩詞推薦

卻寄魏仲雪督學原文_卻寄魏仲雪督學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