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叔季鴻先生游睢上謁后土祠·其三

作者:王又旦 朝代:清代

原文

玉果犀錢伴客醺,此生投老恨空聞。

對人敢說青箱字,隔水徒湔白練裙。

三月扶筇登殿閣,一天垂柳下河汾。

靈祠颯颯如風馬,應有神光入夜分。

詩詞問答

問:《送家叔季鴻先生游睢上謁后土祠·其三》的作者是誰?答:王又旦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參考注釋

玉果

(1).形如果的美石。《穆天子傳》卷一:“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燭銀、黃金之膏。” 郭璞 註:“石似美玉,所謂如果者也。” 南朝 宋 謝惠連 《柑賦》:“侔萍實乎 江 介,超玉果於 崑山 。”

(2).指柑橘。其皮有潤澤,故謂。 唐 皮日休 《早春以桔子寄魯望》詩:“不為 韓嫣 金丸重,直是 周王 玉果圓。”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詞:“犀錢玉果,利市平分霑四坐。” 清 汪懋麟 《前舉人汪魏美先生傳》:“其詞曰:‘來時玉果正圓,去後梅花香冷。依然朗月當空,不必捕風捉影。’”

犀錢

洗兒錢。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詞:“維熊佳夢,釋氏、 老君 親抱送……犀錢玉果,利市平分霑四坐。”自註:“過 吳興 , 李公擇 生子,三日會客,作此詞戲之。” 明 李東陽 《林亨大修撰得第四男用舊韻賀之》:“筵前會客犀錢散,醉里題詩蠟炬斜。” 清 曹寅 《真州送南洲歸里》詩:“玉頰絪緼仍久待,犀錢利市定教聞。”

此生

這輩子。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十年裡,我便課子讀書,成就出一個兒子來,也算不虛度此生了。”

投老

(1).垂老;臨老。《後漢書·循吏傳·仇覽》:“母守寡養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義乎?”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 夷 投老以長飢, 回 早夭而又貧。” 宋 楊萬里 《周子及監簿輓詩》:“投老欣相得,論心恨輕遲。” 清 金農 《題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韻》:“急喉 何居士 ,投老樂湛湛。”

(2).告老。 晉 王羲之 《十七帖》:“實望投老,得盡田裡骨肉之歡。” 唐 牟融 《處厚游杭作詩寄之》:“念我故人勞碌久,不如投老臥滄洲。”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行游》:“投老歸湖,皇恩浩蕩,閒身得伴魚竿。” 清 葉廷琯 《吹網錄·虎邱賀方回題名》:“詩孫投老 吳下 ,巖壑把名鎸。”

青箱

(1).收藏書籍字畫的箱籠。《宋書·王準之傳》:“曾祖 彪之 ……博聞多識,練悉朝儀,自是家世相傳,並諳 江 左舊事,緘之青箱。” 唐 賈躭 《賦虞書歌》:“須知《孔子廟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寳。” 清 方文 《潤州早發》詩:“白露水千里,青箱書一函。”

(2).指青箱學。 唐 陸龜蒙 《藥名離合夏日即事》詩之三:“青箱有意終須續,斷簡遺編一半通。”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掃塋遘俠》:“髫年英俊,失恃煢煢甚,繼箕裘青箱自幸。”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三章:“青箱誰寄,遺書何託;宗祀將斬,祠墓無依。”

(3).指古代行藉田禮時裝種子的箱子。《隋書·禮儀志二》:“ 北齊 藉於帝城東南千畝內……以青箱奉穜稑種,跪呈司農,詣耕所灑之。”《宋史·禮志五》:“ 隋 以青箱奉穜稑, 唐 廢其禮。青箱舊無其制,請用竹木為之而無蓋,兩端設襻,飾以青。” 宋 李長民 《廣汴都賦》:“遂播青箱之嘉種,以成高廩之豐年。”

(4).指古代行冊封禮時裝封土的箱匣。《隋書·禮儀志四》:“諸王、五等開國及鄉男恭拜,以其封國所在方,取社壇方面土,包以白茅,內青箱中。函方五寸,以青塗飾,封授之,以為社。”

(5).見“ 青葙 ”。

白練裙

(1).白絹制的裙。 南朝 宋 羊欣 年十二作隸書,為 王獻之 所愛重。 欣 夏月著新絹裙晝寢, 獻之 見之,書裙數幅而去。 欣 加臨摹,書法益工。見《南史·羊欣傳》。後用為典故。 唐 陸龜蒙 《懷楊召文楊鼎文二秀才》詩:“重思醉墨縱橫甚,書破 羊欣 白練裙。” 清 曹寅 《真州送南洲歸里》詩:“ 含經堂 下鋤芸處,無事休題白練裙。”

(2).戲曲名。 明 鄭之文 為名妓 馬湘蘭 作。 清 錢謙益 《長干行寄南城鄭應尼》“遊人尚酹 湘蘭 墓,子弟爭翻《白練歌》”自註:“ 應尼 少游 長乾 ,為名妓 馬湘蘭 作《白練裙》雜劇,至今流傳曲中。” 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之十一:“ 石橋巷 口諸年少,解唱當年《白練裙》。” 清 陳文述 《秦淮感鄭妥娘事》詩:“雙趺何與詞人事,也唱當年《白練裙》。”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殿閣

(1).殿堂樓閣。《漢書·王莽傳下》:“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至 長安 ,入 未央宮 ,緣殿閣。”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詩:“榮光飄殿閣,虛籟合笙竽。”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樹木叢陰中,殿閣屹然四五所。”

(2). 宋 代大學士皆帶殿閣銜,以崇其資望,如 集賢殿 、 右文殿 之類。 明 清 兩代,大學士為內閣長官,仍以殿閣名入銜,如 明 之 中極殿 、 建極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清 之 保和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體仁閣 等。故宰執又通稱為“殿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順治 十五年,改內三院為內閣,其大學士俱加殿閣銜。”

一天

(1) 一晝夜

(2) 二十四小時

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談起他參加紅軍的經過

(4) 〈方〉∶一個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垂柳

喬木,雌雄異體,樹枝細長,柔軟下垂,葉子基部寬,前端漸尖。也叫“垂楊柳”

河汾

(1). 黃河 與 汾水 的並稱。亦指 山西省 西南部地區。《史記·晉世家》:“ 唐 在 河 汾 之東,方百里,故曰 唐 叔虞 。”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 元 周伯琦 《過太行山》詩:“ 戰國 東西分 晉 趙 ,中原南北帶 河 汾 。” 清 錢謙益 《山西布政司提學右參議兼按察司僉事文翔鳳授朝議大夫》:“以爾有六經七制之學,故命爾以 河 汾 。”

(2). 隋 代 王通 設教 河 汾 之間,受業者達千餘人。見《新唐書·隱逸傳·王績》。後以“河汾”指稱 王通 及其學術流派。 明 高啟 《追挽恭孝先生》詩之一:“ 關 洛 遺風在, 河 汾 舊業傳。” 清 錢謙益 《汲古閣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其名汰學者於 涑水 、 新安 ,奉為丹書,獨反唇於 河 汾 之《元經》,則目睫之論也。”

靈祠

神祠,神社。 唐 李商隱 《賽古欖神文》:“惟神爰因碩果,遂啟靈祠。” 宋 蘇軾 《秋賽》詩之一:“惟神聰明,為民依庇,宜秩典祀,欽奉靈祠。” 劉師培 《文說·宗騷篇》:“孔蓋翠旄,遺制仍沿皇舞;龍堂貝闕,巨觀半屬靈祠。”

颯颯

形容風吹動樹木枝葉等的聲音

秋風颯颯

寒雨颯颯

風馬

(1).指疾馳如風的馬。《漢書·禮樂志》:“靈之下,若風馬,左倉龍,右 * 。” 唐 杜甫 《朝享太廟賦》:“園陵動色,躍在藻之泉魚;弓劍皆鳴,汗鑄金之風馬。”

(2).指風。 宋 薛季先 《吳江放船至楓橋灣》詩:“風馬座中生,天幕波中出。”

(3).掛在檐間的鐵馬。風吹相擊發聲。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殤》:“甚飛絲繾的陽神動,弄悠揚風馬叮咚。” 明 王錂 《春蕪記·候約》:“重簷風馬催愁起,影徹孤幃思轉迷。” 清 惜秋旅生 《維新夢·寫本》:“看一派冰蟾瀉冷,聽幾番風馬敲涼。”

(4).猶言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的事物。 唐 劉知幾 《史通·斷限》:“其於 曹氏 也,非唯理異犬牙,固亦事同風馬。”參見“ 風馬牛不相及 ”。

應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聞狀》:“自今已後,應有進奉,並不用申報御史臺,如有人勘問,便仰録名奏來者。”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將 江 上應有戰舡,盡行拘收,不放 關公 渡 江 回去。”《水滸傳》第一回:“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

(2).應當具有。《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姑娘一進洞房,早看見擺滿一分妝奩,凡是應有的,公婆都給辦得齊齊整整。”

神光

(1).神異的靈光。《楚辭·王逸<九思·哀歲>》:“神光兮熲熲,鬼火兮熒熒。”原註:“神光,山川之精能為光者也。”《漢書·郊祀志下》:“ 西河 築 世宗廟 ,神光興於殿旁,有鳥如白鶴,前赤後青。” 宋 蘇軾 《谷庵銘》:“谷庵之中空無物,非獨無應亦無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天語帝親聞。” 劉大白 《愛》詩:“如其你願長住在我底愛里,我用我滿心的愛底神光,籠罩著你。”

(2).精神;神采。《素問·本病論》:“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徙倚傍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張國相 ﹞年八十餘,猶演《宗澤繳印》,神光不衰。”

(3). 漢 代宮名。《文選·揚雄<羽獵賦>》:“啾啾蹌蹌,入西園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 神光 ,宮名也。”

夜分

夜半

詩詞推薦

送家叔季鴻先生游睢上謁后土祠·其三原文_送家叔季鴻先生游睢上謁后土祠·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