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禮先師真五首·其四原文
去人去矣叮嚀囑,住者相承無斷續。
若遇知音一和時,乃知去住常充足。
詩詞問答
問:寒食禮先師真五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釋清遠
問:寒食禮先師真五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寒食禮先師真五首·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釋清遠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清遠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沃韻
參考注釋
叮嚀
叮囑,告誡
乃叮嚀而去。——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相承
先後繼承;遞相沿襲;上下相托
無斷
謂處事不果決。《漢書·匡衡傳》:“ 衡 上疏曰:‘勇猛剛強者戒於大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南史·張弘策傳》:“﹝ 弘策 ﹞陳計於 懿 曰:‘ 祏 怯而無斷, 暄 弱而不材。’” 唐 柳宗元 《送李判官往桂州序》:“飾於華者,嘗病於無斷,故放而不制。”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 知心朋友
一和
(1).古指一個小笙。《儀禮·鄉射禮》:“三笙一和而成聲。” 鄭玄 註:“三人吹笙,一人吹和,凡四人也。”按:《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2).和協;和諧一致。《淮南子·本經訓》:“安則止,激則行,通體於天地,同精於陰陽,一和於四時。” 高誘 註:“一,同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遁》:“離同則肝膽為 胡 越 ,合異則萬殊而一和。”《隋書·音樂志下》:“四海之內,一和之壤。”
(3).一會;一番。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十九出:“説與我每一和,又説與我公一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一個是一方長老,一個是一代名儒,俗談沒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 元 石德玉 《黃粱夢》第四折:“睡朦朧無多一和,半霎兒改變了山河。” 明 高明 《琵琶記·高堂稱壽》:“沉吟一和,怎離卻雙親膝下?”
去住
猶去留。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唐 司空曙 《峽口送友人》詩:“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霑巾。” 龐樹柏 《鶼鶼引為邑中貞烈嚴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終難移。”
充足
(1) 在數量等方面能滿足要求或需要的
經費充足
充足條件
充足理由
(2) 富足的
雨量充足
(3) 足夠的
充足的起訴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