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諸葛生筆因書所懷寄諸弟·其七

作者:彭汝礪 朝代:宋代

原文

最憶東林竹,蕭疏入夢魂。

秋枝餘鳳實,春徑長龍孫。

聲轉晨風細,陰生夜月繁。

幾時歸袂接,爛熟醉芳樽。

詩詞問答

問:《試諸葛生筆因書所懷寄諸弟·其七》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彭汝礪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礪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參考注釋

東林

(1).東邊的樹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一:“孤雲出北山,宿鳥驚東林。” 唐 杜甫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卿示此詩》:“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2).指 廬山 東林寺 。 唐 張喬 《送僧鸞歸蜀寧親》詩:“高名徹西國,舊跡寄 東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慶寺華社主省常上人》詩:“任夸西掖吟紅藥,何似 東林 種白蓮。”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閒園即事寄暕公》詩:“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參見“ 東林寺 ”。

(3).指 明 末東林黨。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公暇時,時共 攀龍 講學, 魏廣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東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樹‘東林’之幟。”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但是,‘疾惡太嚴’,‘操之過急’, 漢 的清流和 明 的“東林”,卻正以這一點傾敗。”參見“ 東林黨 ”。

(4).指東林書院。 清 趙翼 《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詩:“ 東林 威標榜, 鄒 顧 屹山斗。” 清 黃遵憲 《己亥續懷人詩》:“尋遍 東林 南北部,一家鉤黨古無人。”參見“ 東林書院 ”。

蕭疏

(1) 淒涼的,孤寂的

白雲飛雨過南山,碧落蕭疏春色閒。——《封神演義》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葉轉蕭疏。——杜甫《除架》

入夢

指睡著( zháo ),有時也指別人出現在自己的夢中

鳳實

即竹實。 唐 劉長卿 《同郭參謀詠崔僕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開花成鳳實,嫩筍長魚竿。”參見“ 鳳食 ”。

長龍

比喻人們為某事而排的長隊

晨風

(1).清晨的風。 晉 潘岳 《懷舊賦》:“晨風淒以激冷,夕雪暠以掩路。” 唐 柳宗元 《巽公院五詠·芙蓉亭》:“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紅樓夢》第一回:“其晨風夕月,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黑者。” 劉白羽 《寫在太陽初升的時候·第一封》:“車走了一段路,我回過頭看看,他披著老羊皮,還在冰冷的晨風中站著望我們呢!”

(2).鳥名。《詩·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鬱彼北林。” 毛 傳:“晨風,鸇也。” 晉 陸機 《擬<行行重行行>》詩:“王鮪懷河岫,晨風思北林。”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紅陽飛鵲,紫燕晨風。”

陰生

去世了的人的生日。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五:“‘今天是我媽媽的陰生,我要回家去看看。’‘陰生何必回去呢?人又不在了。’ 劉雨生 抬起眼睛,看著他,本本真真地說道。”

幾時

什麼時候,哪一天

你幾時來

爛熟

(1) 很熟,熟透

(2) 熟練地、精通地

台詞背得爛熟

芳樽

亦作“ 芳尊 ”。亦作“ 芳罇 ”。精緻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晉書·阮籍等傳論》:“ 嵇 阮 竹林之會, 劉 畢 芳樽之友。” 唐 李頎 《夏宴張兵曹東堂》詩:“雲峯峨峨自冰雪,坐對芳罇不知熱。” 唐 杜甫 《贈虞十五司馬》詩:“過逢連客位,日夜倒芳樽。” 宋 劉敞 《獨行》詩:“卻謝芳尊酒,悠悠誰與歡。”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詞之三:“生怕芳尊滿,到更深迷離醉影,殘鐙相伴。”

詩詞推薦

試諸葛生筆因書所懷寄諸弟·其七原文_試諸葛生筆因書所懷寄諸弟·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