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明版東觀餘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明版東觀餘論原文

米已辟王黃斥米,從來聚訟每紛如。

千年下議千年上,幾事實當幾事虛。

筆正明言在心正,古書垂法示今書。

重摹淳化加評訂,也覺斯之未信予。

詩詞問答

問:題明版東觀餘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明版東觀餘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明版東觀餘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

2. 見黃伯思序語

參考注釋

辟王

邪僻的君王。《左傳·成公八年》:“夫豈無辟王?賴前哲以免也。” 杜預 註:“言 三代 亦有邪辟之君,但賴其先人以免禍耳。”

君王。《詩·大雅·棫樸》:“濟濟辟王,左右趣之。” 鄭玄 箋:“辟,君也。君王謂 文王 也。”《詩·周頌·載見》:“載見辟王,曰求厥章。” 鄭玄 箋:“諸侯始見君王,謂見 成王 也。”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聚訟

眾說紛紜,久無定論。《後漢書·曹褒傳》:“諺言:作舍道旁,三年不成。會禮之家,名為聚訟,互生疑異,筆不得下。” 宋 岳珂 《愧郯錄·告謚祖廟》:“蓋有 唐 已定之制,有司屢請迄六世而後克從。以是知議禮聚訟,豈不難哉。”《明史·歷志一》:“是時言歷者四家,《大統》、《回回》之外,別立 西洋 為西局, 文魁 為東局,言人人殊,紛若聚訟焉。” 李大釗 《厭世心與自覺心》:“國家善惡之辨,古今學者,紛紛聚訟。”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下議

(1).交給下面討論。《史記·韓長孺列傳》:“ 匈奴 來請和親,天子下議。”

(2).寫下意見。《南史·齊紀上》:“﹝帝﹞因索筆下議,餘並注同。”

年上

1.方言。上年,去年。

事實

事情的真實情況

判案要以事實為根據

事實勝於雄辯

幾事

機密的事。《易·繫辭上》:“幾事不密則害成。” 孔穎達 疏:“幾,謂幾微之事當須密慎,預防禍害。”《後漢書·鮑永傳》:“ 諫 每戒 永 曰:‘ 君長 幾事不密,禍倚人門。’”《北齊書·尉瑾傳》:“又吏部銓衡所歸,事多祕密,由是朝之幾事,頗亦預聞。”

明言

(1).明著之言;明白的話。《戰國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辯言偉服,戰攻不息。” 吳師道 補正:“謂明著之言,章顯之理。” 續範亭 《五百字詩》:“古人有明言,兵後成荒年。”

(2).猶明辯。明白辯說。《莊子·大宗師》:“汝必躬行仁義而明言是非。”

(3).明白說出來。《韓非子·說難》:“貴人有過端,而説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者則身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

(4).明哲的話。如 明 馮夢龍 《古今小說》又名《喻世明言》。

心正

心意純正不偏。《禮記·大學》:“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脩。”

古書

古代的著作

垂法

垂示法則。《商君書·壹言》:“秉權而立,垂法而治。”《史記·秦本紀》:“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 宋 曾鞏 《門下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制》:“使百工庶尹皆知爾之不私於法,罔敢不正,而政令之自上出者,罔不得宜,以稱朕所以作則垂法、始今行後之意。”

淳化

(1).純正平和。《素問·五常政大論》:“陽和布化,陰氣廼隨,生氣淳化,萬物以榮。”

(2).敦厚的教化。《文選·張衡<東京賦>》:“清風協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 薛綜 註:“淳厚之化,通於神明也。”《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四》:“陛下自膺人望,歲時豐稔,亦淳化所致也。” 宋 洪邁 《容齋續筆·權若訥馮澥》:“削之無益於淳化,存之有光於孝理。”

(3).猶馴化。《史記·五帝本紀》:“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

評訂

猶評議。 宋 朱熹 《答程正思書》:“朋友相信得及者,密加評訂,自不可廢,切不可於稠人廣坐論説是非。”

詩詞推薦

題明版東觀餘論原文_題明版東觀餘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