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林寺
作者:王鳴雷 朝代:明代題東林寺原文
遍禮名山說大乘,倦來仍是策枯藤。
孤雲千裏白半頂,高竹百竿青一層。
風暖江龍尋食缽,雨寒秋鬼乞衣燈。
從來事事都忘卻,忘卻東林寺不能。
詩詞問答
問:題東林寺的作者是誰?答:王鳴雷
問:題東林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題東林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蒸韻
參考注釋
大乘
梵文Mahāyāna(摩訶衍那)的意譯。公元一世紀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別。在 印度 經歷了中觀學派、瑜伽行派和密教這三個發展時期。北傳 中國 以後,又有所發展。“大乘”強調利他,普度一切眾生,提倡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如發大心者所乘的大車,故名“大乘”。《法華經·譬喻品》:“初説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 唐 張祜 《題畫僧》詩之二:“終年不語看如意,似證禪心入大乘。” 蘇曼殊 《遁跡記》:“大乘,正理也。宜改先執,務從聖旨。”
仍是
(1) 還是要,儘管發生了以前的事或以 * 慮過還是要
仍是重要的人物
(2) 形式、條件、狀況、數量繼續不變
這個條約五十年仍是有效
枯藤
(1).枯老的藤蔓。 宋 梅堯臣 《琅玡溪》詩:“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濺濺石間亂。” 元 馬致遠 《天淨沙》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西遊記》第二八回:“倒木橫擔深澗,枯藤結掛光峰。”
(2).稱藤製的手杖。 宋 陸游 《丙辰上元前一日》詩:“自笑閒游本無定,興闌隨處倚枯藤。” 宋 戴復古 《辛丑歲暮》詩之三:“能扶雙病腳,賴有一枯藤。”
孤雲
(1).單獨飄浮的雲片。 唐 李白 《獨坐敬亭山》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唐 杜牧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詩:“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 宋 蘇軾 《虔州八境圖》詩之二:“勌客登臨無限思,孤雲落日是 長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尋親記·相逢》:“思親回首望孤雲,回首望孤雲。”
(2).比喻貧寒或客居的人。《文選·陶潛<詠貧士>》:“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 李善 註:“孤雲,喻貧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詩:“今日江南行,孤雲無繫程。”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白半
見“ 白分 ”。
寒秋
深秋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事事
(1) 做事
無所事事
(2) 各種事情;每件事
委員會將發現它事事都有人掣肘
忘卻
不記得;忘記
東林寺
寺名。在今 江西 廬山 。 晉 太元 中, 慧遠法師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資助下建成。 唐 會昌 三年寺廢, 大中 三年復修。 宋 改名 太平興國寺 。解放以來,經過修葺,已成為 廬山 古蹟之一。參閱《全唐文》卷二 * 李邕 《東林寺碑序》。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簾外蕭蕭風色惡,呼兒掩上重門王旭《臨江仙 春夜》
- 四見都城燈火春,看驅肥馬走朱輪
- 正如東西施,彼此兩爭妍姜特立《看花》
- 幾章乞得閒歸去,平日將何事絆留晁說之《贈韓侍郎》
- 又欲浮家過尹隩,何殊樂道向莘郊樓鑰《國仲觀遷居尹隩訪別》
- 千仞羅浮山,蓬萊分左股五邁《寄惠州陳史君真卿》
- 逕迷丹灶外,人轉大還中陳嘉言《蔣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
- 拗落圓房響釧金,昔人細數子藏深俞桂《採蓮曲》
- 繾綣聯名第,飄零共塞垣李流謙《送王景文入制幕二首》
- 澗底泥牛金貼面,山頭石女著真紅釋嗣宗《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