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祺皇貴太妃輓辭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壽祺皇貴太妃輓辭原文

吁嘻塵世間,流光一何疾。

太妃享遐齡,亦復返天一。

陳觴奠酒漿,淚自痛腸出。

言念培育恩,余哀曷有極。

曩余侍聖祖,孫行特蒙寵。

承命煦嫗余,太妃恩實重。

孝養已無方,懿範獲承奉。

朝來觀素幔,潸焉涕如涌。

如涌涕難收,紛焉增百憂。

憶余髫齡時,惟知梨栗求。

太妃喜余敏,余疾太妃愁。

淑靈侍皇祖,物化天同游。

詩詞問答

問:壽祺皇貴太妃輓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壽祺皇貴太妃輓辭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三

2. 時壽七十有六

參考注釋

吁嘻

感嘆。 宋 歐陽修 《獲麟贈姚闢先輩》詩:“戒我以勉子,臨文但吁嘻。”

世間

人世間;世界上。《百喻經·觀作瓶喻》:“諸佛大龍出,雷音徧世間。”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三:“有飲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唐 裴鉶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間非老奴不能斃此犬耳。” 宋 陸游 《高枕》詩:“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藝到極精處,皆可成名,強如世間浮泛詩文百倍。” 楊朔 《滇池邊上》:“自古以來,人們常有個夢想,但願世間花不謝,葉不落,一年到頭永遠是春天。”

流光

時光

總把流光誤。——《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樂府詩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婦啼一何苦。

太妃

(1). 三國 魏 以來尊稱諸王之母為太妃。《晉書·汝南王亮傳》:“太妃,嘗有小疾,祓於 洛水 。”《舊唐書·憲宗紀上》:“甲子, 郇王 母 王昭儀 …… 衡王 母 閻昭訓 等,各以其王並為太妃。”

(2). 清 代尊封皇帝之祖父或父所遺留的妃、嬪為太妃、太嬪。《清史稿·后妃傳一》:“先朝妃、嬪稱太妃、太嬪。”參閱《清通典·嘉禮二》。

遐齡

老年人高壽的敬語

以知命為遐齡。——《魏書·常景傳》

君當致身高位,安享遐齡。——《醒世恆言》

亦復

(1).也。表示同樣。《後漢書·霍諝傳》:“至於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世說新語·言語》“ 德操 曰”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半途而廢者居多,差釐毫而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終不免被吞併,企業界中亦復如此。”

(2).又。《世說新語·德行》“我何顏謝 桓公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一門之內,有忠與孝,亦復何恨!”

天一

(1).謂與天合而為一。《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註:“安於推移而與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與天為一也。”

(2).星名。《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若見若不,曰陰德,或曰天一。” 張守節 正義:“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戰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則陰陽和,萬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晉書·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戰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記·封禪書》:“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馬貞 索隱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極神 之別名。”

(4).太歲的別名。《廣雅·釋天》:“天一……太歲也。”參閱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太歲考上》“論太歲之名有六名異而實同”。

觴奠

酹酒祭奠。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奉觴奠以望靈,仰蒼天而自訴。”

痛腸

(1).悲痛憂傷的心腸。 元 馮子振 《十八公賦》:“循十日之故步,驚九迴之痛腸。”

(2).猶衷腸;衷情。內心的話或情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王師竹宮庶》:“﹝ 熊登朴 ﹞以公差入京謁 江陵 。 江陵 留之坐,溫語慰勞之,曰:‘足下今漸進可喜,努力修職,峻擢不難。我詞林衙門痛癢相關,我此語亦出痛腸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生離》:“既事同兄弟,反兵之讐可報;而途分邪正,蓋棺之論始彰。出自痛腸,裁諸尊意。”

言念

想念。言,助詞。《詩·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周書·李遠傳》:“言念貞良,追增傷悼。” 明 陳子龍 《歲暮雜感》詩之三:“言念懷所歡,杳若商與參。”

培育

(1) 培養幼小生物,使其發育成長

培育良種

(2) 使某種感情得到發展

培育友誼

(3) 培養教育

培育新人

余哀

不盡的悲哀。《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唐 杜甫 《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蹟》詩:“雪嶺日色死,霜鴻有餘哀。”

聖祖

(1).帝王的先祖。多特指開國的高祖。《漢書·王子侯表上》:“大哉,聖祖之建業也!後嗣承序以廣親親。”《孔子家語·賢君》:“ 孔子 曰:‘昔者 夏桀 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忘其聖祖之道,壞其典法,廢其世祀。’”《晉書·樂志上》:“赫赫太上,巍巍聖祖。” 明 何景明 《送劉御史按淮陽諸郡》詩:“臺臣今按地,聖祖舊開疆。”

(2).對 老子 的尊稱。道教本稱 老子 為 太上老君 。 唐高宗 時追尊為 太上玄元皇帝 ,至 玄宗 時又加號為 大聖祖玄元皇帝 。 宋真宗 時,因 唐 故事,上徽號為 九天司命天尊 ,後又追尊為 聖祖天尊大帝 。世因簡稱“聖祖”。 唐 王維 《賀古樂器表》:“伏惟 開元 天寳 聖文 神武應道皇帝 陛下,居皇建之極中,得混成之大道;奉先天之 聖祖 ,玄化協於無為;育率土之羣生,至仁侔於陰騭。”

承命

受命。《左傳·僖公十五年》:“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唐 岑參 《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詩:“何幸承命日,得與夫子俱。”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奴承命代主理家事,豈敢有違。” 郭沫若 《女神之再生》詩:“我本是奉天承命的人,上天特命我來統一天下。”

煦嫗

亦作“ 煦姁 ”。1.撫育;愛撫;長養。《禮記·樂記》:“天地訢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 鄭玄 註:“氣曰煦,體曰嫗。” 孔穎達 疏:“天以氣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故言煦嫗覆育萬物也。” 唐 黃滔 《祭宋員外》:“優遊五府,輝映雙旌;兩地之隆崇物望,一方之煦姁人情。” 清 王韜 《智說》:“煦嫗姑息近仁,亦仁之偏也。”

(2).溫暖,暖和。 唐 白居易 《歲暮》詩:“加之一盃酒,煦嫗如陽春。”

恩實

合適,穩妥可靠。《 * 詞話》第十四回:“ 月娘 因問 老馮 多少年紀,且是好箇恩實媽媽兒。”

孝養

竭盡孝忱奉養父母。《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 孔 傳:“農功既畢,始牽車牛,載其所有,求易所無,遠行賈賣,用其所得珍異孝養其父母。”《漢書·文帝紀》:“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其親?”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一紀尊名正,三時孝養榮。” 明 楊慎 《丁丑封事》:“兩宮之孝養在陛下,臣民之覆庇在陛下。”《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你養女兒一場,不曾得我一日孝養。” 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其旨趣,則教之以治家瑣務,處事大綱,巨如政治倫常,細至飲食服用,上而孝養奉親,下若義方教子,示以陳跡,動其興盛。”

無方

(1) 不得法;方法不對

經營無方

(2) 沒有固定的方向、處所、範圍

懿範

(1).美好的道德風範。 晉 陸雲 《贈顧驃騎·有皇》詩:“思我懿範,萬民來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都督 閻公 之雅望,棨戟遙臨; 宇文新州 之懿範,襜帷暫駐。”《續資治通鑑·宋太宗至道三年》:“ 呂端 等曰:‘踐阼初首行此令,哲王之懿範也。’” 清 劉大櫆 《少宰尹公行狀》:“公少時嘗讀《義田記》,慕 範文正 之為人,後見 朱子 社倉,益欽仰其懿範。”

(2).專用以讚美婦女的好品德。 唐 沉佺期 《章懷太子靖妃輓詞》:“彤史佳聲載,青宮懿範留。” 宋 朱熹 《挽董安人》詩之一:“閨門傳懿範,湯沐盛恩私。”

承奉

(1).承命奉行。《後漢書·和帝紀》:“宣布以來,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從好。”《晉書·慕容超載記》:“ 超 亦深達 德 旨,入則盡歡承奉,出則傾身下士,於是內外稱美焉。”

(2).奉承討好。 唐 李翱 《疏屏奸佞》:“臣以為察奸佞之人亦有術焉,主之所欲,皆順不違,又從而承奉先後之者,皆奸佞之臣也。”《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自去安排著佳肴美饌,承奉 瑞虹 ,說道:‘小娘子定餓了,且喫些酒食則個。’”

朝來

早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簡傲》:“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 元 顧德輝 《青玉案》詞:“晴日朝來升屋角,樹頭幽鳥,對調新語,語罷雙飛卻。”

素幔

(1).喪家所用之白色帷幕。 唐 杜甫 《哭嚴僕射歸櫬》詩:“素幔隨流水,歸舟返舊京。” 唐 於鵠 《哭王都護》詩:“素幔朱門裡,銘旌秋巷中。”

(2).指素樸無華飾的帳幔。 宋 王安石 《漁家傲》詞之一:“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滿。”

百憂

種種憂慮。《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晉 劉琨 《答盧諶書》:“負杖行吟,則百憂俱至,塊然獨坐,則哀憤兩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詩:“近聞寬法離 新州 ,想見懷歸尚百憂。” 宋 歐陽修 《秋聲賦》:“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清 金農 《題何山人琦活埋庵》詩:“一日百憂生,戚戚獨繭蠶。”

髫齡

童年,幼年

梨栗

亦作“棃栗”。1.梨樹與栗樹。 漢 揚雄 《長楊賦》:“馳騁秔稻之地,周流梨栗之林。”

(2).指梨子與栗子。 唐 秦系 《山中奉寄錢起員外兼簡苗發員外》詩:“稚子唯能覓梨栗,逸妻相共老煙霞。” 明 高啟 《贈杜進士兒端》詩之二:“不貪棃栗自相親,識是君家舊友人。”

淑靈

(1).美善靈慧。《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承祖考之遺德兮,何性命之淑靈。”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純懿淑靈,受之自天。” 宋 王安石 《寄吳氏女子》詩:“因之授汝季,季也亦淑靈。”

(2).神靈。指天地間神靈之氣。 漢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邈矣先生,應天淑靈;孝友是備,上德是經。” 唐 徐彥伯 《儀坤廟樂章·永和》:“國薦嚴祀,坤輿淑靈。” 清 侯方域 《贈倪滎陽序》:“至其淑靈和清之氣,磅礴委積於天地之間,萬物之所以不能得者,乃屬之於人意者,其鍾之先生耶?” 清 劉大櫆 《<海日樓詩集>序》:“登 岳陽樓 以望 君山 ,則所謂山川淑靈之氣,盡寓之於目而得之於心矣。”

(3).神靈。指死去人的神靈。《宋史·樂志九》:“旨酒嘉粟,有飶其香。衎我淑靈,歆此令芳。”《元史·后妃傳一·仁宗莊懿慈聖皇后》:“伏惟淑靈如在,合饗太宮。”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遠祖。《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於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漢 張衡 《南都賦》:“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孫傳能 《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

(2).對已故祖父的敬稱。《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亡祖》:“ 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物化

(1) 去世;死亡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 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2) 變化

於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漢書·揚雄傳》

同游

見“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國語·齊語》:“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戰聲相聞,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 梁啓超 《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這兩位先生同里,少同學,長同游,壯同事。”

(2).一同遊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王東亭 作 宣武 主簿,嘗春月與 石頭 兄弟乘馬出郊,時彥同游者連鑣俱進。”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許渾 《秋思》詩:“琪樹西風枕簟秋, 楚 雲 湘 水憶同游。”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海公子》:“﹝ 張生 ﹞開尊自酌,恨無同游。”

詩詞推薦

壽祺皇貴太妃輓辭原文_壽祺皇貴太妃輓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