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北郊禮成述事原文
仲尼欽與祭,敢以熱為言。
不莫祈方社,為霖龥澤門。
陰生冀滋潤,風息解囂煩。
百辟同精禱,其寧曷惠恩。
詩詞問答
問:夏至日北郊禮成述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夏至日北郊禮成述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夏至日北郊禮成述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六
參考注釋
仲尼
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魯國 人。《莊子·人間世》:“ 顏回 見 仲尼 ,請行。”《史記·孔子世家》:“ 紇 與 顏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禱於 尼丘 得 孔子 。 魯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 丘 雲,字 仲尼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周公 慎言於金人, 仲尼 革容於欹器。”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禪頌》:“ 仲尼 敘帝王之書。” 明 顧絳 《述古》詩:“ 仲尼 貴多聞, 漢 人猶近古。”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掉了一頂帽子,又有何妨呢,卻看得這么嚴重,實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當了。”
為言
(1).與之說話;與之交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 辛 貌醜,妻不為言。”
(2).猶為意。《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 貧困,常欺 鮑叔 , 鮑叔 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詐偽之言。為,通“ 偽 ”。《詩·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苟亦無信。”《詩·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胡得焉。” 孔穎達 疏:“人之詐偽之言。” 陳奐 傳疏:“古‘為、偽、譌’三字同。《毛詩》本作‘為’,讀作‘偽’也。為言即讒言,所謂小行無徵之言也。”
方社
指四方之神和土地神。《詩·大雅·雲漢》:“祈年孔夙,方社不莫。” 鄭玄 箋:“我祈豐年甚早,祭四方與社又不晚。” 唐 劉禹錫 《奏記丞相府論學事》:“至二十年, 許敬宗 等奏,乃遣天下諸州縣置三獻官,其他如方社。” 明 張居正 《賀靈雨表》之三:“聖主對時,因切民天之恤;帝宮肇祀,用昭方社之祈。”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十四》:“其次者,猶祀於瞽宗、方社、四岳,各如其德業之大小為秩之尊卑,地祇與天神相升降焉。”
陰生
去世了的人的生日。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五:“‘今天是我媽媽的陰生,我要回家去看看。’‘陰生何必回去呢?人又不在了。’ 劉雨生 抬起眼睛,看著他,本本真真地說道。”
滋潤
(1) 用食物或營養品供應
喝杯可樂滋潤一下
(2) 浸潤;使濕潤
雨露滋潤禾苗壯
風息
(1).風止息。《宋史·韓世宗傳》:“ 閩 人 王 某者,教其舟中載土,平版鋪之,穴船版以櫂槳,風息則出 江 ,有風則勿出。”
(2).訊息;情況。《西遊記》第三四回:“ 老孫 變化,也只為你們。你怎么倒走了風息。”
(3).風的聲息。 郭沫若 《月光下》:“絲毫風息也沒有,也沒有什麼聲音。”
囂煩
喧鬧煩雜。 漢 徐幹 《中論·修本》:“道之於人也,其簡且易耳……非若求盈司利之競逐囂煩也。” 唐 張籍 《三原李氏園宴集》詩:“暮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如是月餘,頗厭囂煩,挈婢辭去。”
百辟
(1).諸侯。《書·洛誥》:“汝其敬識百辟享,亦識其有不享。” 孔 傳:“奉上謂之享。言汝為王,其當敬識百君諸侯之奉上者,亦識其有違上者。”《國語·魯語上》:“其 周公 、 太公 及百辟神祗實永饗而賴之。” 韋昭 註:“辟,君也。”《文選·張衡<東京賦>》:“然後百辟乃入,司儀辨等,尊卑以班。” 薛綜 註:“百辟,諸侯也。”
(2).百官。《宋書·孔琳之傳》:“ 羨之 ( 徐羨之 )內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 唐 白居易 《醉後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之贈》詩:“閶闔晨開朝百辟,冕旒不動香菸碧。” 宋 蘇軾 《代普寧王賀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誨憐,敢先百辟之朝,以祝萬年之壽。”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昔人稱 謝太傅 ( 謝安 )功高百辟,心在一邱。”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夏至日北郊禮成述事原文_夏至日北郊禮成述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