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無盡法師所藏李白廬山觀瀑圖

作者:大圭 朝代:元代

原文

九江西來廬山高,飛流噴薄翻銀濤。

白日松頭雪花落,青天雨腳秋聲號。

眼前傾覆何草草,世路不須驚蜀道。

洗盡淫窪兩耳清,拍手雲中招五老。

我懷謫仙歌浩歌,涼風萬里來天河。

杜陵有客更相憶,頭白不歸將奈何。

詩詞問答

問:《題無盡法師所藏李白廬山觀瀑圖》的作者是誰?答:大圭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六十六

參考注釋

江西

中國東南部的省。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3320萬,省會南昌。贛江南北貫全省,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位於省的北部;湖周圍平原為主要產糧區。立於鄱陽湖入長江口西側的廬山為著名避暑勝地。位於省西部的井崗山為中國 * 創立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鎢礦產地

廬山

山名,為中國著名避暑勝地。位於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涼爽,多霧,風景秀美, * 帶作物茂盛

飛流

(1).快速飛行。《漢書·天文志》:“彗孛飛流,日月薄食。” 蔣光慈 《在黑夜裡》:“你的話如火焰一般的熱烈、飛流。”

(2).指瀑布,飛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贛水》:“西北五六里,有 洪井 ,飛流懸注,其深無底。” 唐 李白 《望廬山瀑布》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二:“軍捫絶磴松根火,士接飛流馬上泉。”

(3).流星。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讓封第三表》:“則天變彰於飛流,地眚見於震壓。”《魏書·術藝傳·張淵》:“及其災異之興,出無常所,歸邪繽紛,飛流電舉。”一說,指飛星和流星。兩者微異。 魏收 註:“飛,飛星也。流,流星也。飛星與流星各異:飛星焱去而跡絶,流星跡存而不滅。”

噴薄

(1) 洶湧激盪

奔騰噴薄

洪濤噴薄

(2) 強烈散發、迸發

濃香噴薄

(3) 形容事物出現時氣勢壯盛

噴薄欲出的一輪紅日

(4) 雨雪紛飛

密雨噴薄

銀濤

(1).銀白色的波濤。 宋 楊萬里 《已至湖尾望見西山》詩:“好風穩送 五湖 船,萬頃銀濤半霎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念奴嬌第二闕為在建康時作》:“洶湧三江,銀濤無際,遙帶五湖深。”

(2).指雲海。 明 王世貞 《荊玉篇》:“煜煜陽烏升碧漢,亭亭魄兔浴銀濤。” 郭沫若 《星空·仰望》:“你看那天海中的銀濤,流逝得那么愉快!”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雪花

空中飄落的雪,多呈六角形,象花

青天

(1) 蔚藍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雨腳

隨雲飄行、長垂及地的雨絲

雨腳如麻。——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農舍

(2) 目前,當前或面臨

眼前的問題

傾覆

(1) 顛覆;覆滅

後值傾覆。——諸葛亮《出師表》

傾覆國家

(2) 倒塌;翻倒

船將傾覆

(3) 傾軋陷害

權貴相傾覆

草草

馬虎;簡陋從事;不細緻或不全面;慌亂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他草草收拾了一下,背著包就往東站趕

世路

指人世的經歷

世路風波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蜀道

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 溫庭筠 《過華清宮二十二韻》:“早梅悲 蜀 道,高樹隔 昭 丘。”《隸續·漢建平郫縣碑》 宋 洪适 釋:“右《建平郫縣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紀年,其五年已改為 元壽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爾。”《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修 謂 松 曰:‘ 蜀 道崎嶇,遠來勞苦。’” 陳毅 《詠三峽》:“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萬山間。”

拍手

雙手相拍或鼓掌

孩子們邊跳舞邊拍手

雲中

(1).雲霄之中,高空。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楚辭·九歌·雲中君》:“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王逸 註:“雲中,雲神所居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四·王子喬》:“ 王子喬 ,參駕白鹿雲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詞:“雲中鼓吹,游徧 蓬萊 。”

(2).高聳入雲的山上。喻塵世外。 宋 嚴參 《沁園春·自適》詞:“吾應有,雲中舊隱,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十六:“ 蜀 琴有奇紋,本是枯桐枝……曾持薦 黃帝 ,雲中奏《鹹池》。”

(4).古郡名。原為 戰國 趙 地, 秦 時置郡,治所在 雲中縣 (今 內蒙古 托克托 東北)。 漢 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韓非子·喻老》:“故雖有 代 、 雲中 之樂,超然已無 趙 矣。”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要途問邊急,雜虜入 雲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備兵大同》詩之二:“知有 馮唐 論將略,不令 魏尚 久 雲中 。”

(5).古 雲夢澤 。《左傳·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濟 江 ,入於 雲中 。” 杜預 註:“入 雲夢澤 中。” 楊伯峻 註:“傳説 雲夢澤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雲夢 。”

五老

(1).神話傳說中的五星之精。《竹書紀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故得河浮五老,啟赤文於帝期。” 清 吳偉業 《戲贈》詩:“仙家五老話驂鸞, * 圖經掌上看。”

(2). 宋 杜衍 、 馮平 、 王渙 、 畢世長 、 朱貫 等五位老人的合稱。 清 錢謙益 《崇禎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獻公原韻》:“舊德至今傳五老,豐碑何用視三桓。”參見“ 五老會 ”。

(3).見“ 五老峰 ”。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優異的人。《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鼠數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滿,戇諫聲名眾所知。”

見“ 謫仙 ”。

浩歌

放聲高歌,大聲歌唱。《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二九:“ 陶潛 詩喜説 荊軻 ,想見《停雲》發浩歌。” 魯迅 《野草·墓碣文》:“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

涼風

清涼的風

涼風掠面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天河

銀河

杜陵

(1).地名。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東南。古為 杜伯國 。 秦 置 杜縣 , 漢宣帝 築陵於東原上,因名 杜陵 。並改 杜縣 為 杜陵縣 。 晉 曰 杜城縣 , 北魏 曰 杜縣 , 北周 廢。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挾彈飛鷹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橋 西。” 唐 白居易 《新樂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歲種薄田一頃餘。” 宋 張先 《更漏子》詞:“ 杜陵 春, 秦 樹晚,傷別更堪臨遠。”

(2). 漢 宣帝 陵墓。《漢書·元帝紀》:“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輔黃圖·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長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間時,好游 鄠 杜 間,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復古 《答杜子野主簿》詩:“ 杜陵 之後有孫子,自守詩家法度嚴。” 明 鄭昂 《感懷》詩:“ 王粲 淒涼仍去國, 杜陵 老大竟飄蓬。” 清 孫枝蔚 《同程穆倩訪周元亮司農》詩:“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無詩。”參見“ 杜陵野老 ”。

相憶

相思;想念。《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唐 杜甫 《夢李白》詩之一:“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前蜀 韋莊 《謁金門》詞之二:“空相憶,無計得傳訊息。”《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深閨只是空相憶,不見關山愁 * 。”

不歸

(1).不返家。《詩·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清 蒲松齡 《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試,遂不歸,止而受教。”

(2).不歸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盜戶》:“詎惡久假不歸,霸為己有。”

奈何

(1) 怎么辦

無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 又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於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於酒肆。——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4) 懲治;對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標籤:廬山

詩詞推薦

題無盡法師所藏李白廬山觀瀑圖原文_題無盡法師所藏李白廬山觀瀑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