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松樹子歌原文
我聞黃山其峰三十六,水源三十六。
高高插天,雷雨在其麓。
靈仙窟宅奧且秘,嵌岩茈虒多喬木。
松膏入地為琥珀,黃帝容成以鍊丹砂得仙籙。
老松蟠根閱千載,剛斧不能移之乃有新松側出裂磈磊。
新松一一皆古形,樵人好事連根采。
掛千尋壁枝夭矯,采者長縆系軀窮窈窕。
巧斲山骨得全株,嗟哉為利忘軀殊不少。
金幢瓔珞紛縱橫,亞盆𡍪㙷含濃青。
如繪蓬山列仙會,垂髫之童皆老成。
黃山之松今即古,黃帝容成何處所。
詩詞問答
問:黃山松樹子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黃山松樹子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黃山
中國名山,在安徽省東南部,主峰1841米,風景秀麗,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聞名於世,為重要風景旅遊勝地
三十六
約計之詞,極言其多。《文選·班固<西都賦>》:“離宮別館,三十六所。” 李善 註:“離別,非一所也。《上林賦》曰: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唐 駱賓王 《帝京篇》:“ 秦 塞重關一百二, 漢 家離宮三十六。” 宋 王珪 《宮詞》:“漏永禁宮三十六,宴回爭踏月輪歸。”《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樓。”
水源
(1) 水道的源頭或上游
(2) 河流的發源地或源頭
(3) 民用水、工業用水或灌溉用水的來源
威脅要切斷水源
三十
(1).數詞。十的三倍。《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歲。《穀梁傳·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贈王威古》詩:“三十羽林將,出身常事邊。”
(3).指三十年。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雷雨
雷電交作而降雨
靈仙
神仙。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涉海則有 方丈 、 蓬萊 ,登入則有 四明 、 天台 ,皆玄聖之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 唐 張說 《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景》詩:“藥妙靈仙寶,境華巖壑選。” 宋 范仲淹 《太清宮九詠》序:“覽靈仙之區,異其八物。益以宮題,而成九詠。”
窟宅
住人的洞穴,多指神仙的住所或盜賊藏身的地方
嵌岩
1.山洞。 2.山崖險峻貌。 3.指峻險的山岩。 4.鱗甲張開貌。
茈虒
不齊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柴池茈虒,旋環後宮。” 司馬貞 索隱引 張揖 曰:“柴池,參差也。茈虒,不齊也。”
喬木
高大的樹木
並汾喬木。——宋· 沈括《夢溪筆談》
廢池喬木。——宋· 姜夔《揚州慢》詞
松膏
松脂。《神農本草經》卷一:“松脂……一名松膏。”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松膏背日凝雲磴,丹粉經年染石牀。” 宋 蘇軾 《和陶<讀山海經>》之八:“二女戲口鼻,松膏以為糧。”參見“ 松脂 ”。
入地
(1).鑽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慚。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及有吉凶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雲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 宋 陳亮 《廣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慚恨入地。”
(2).喻死亡。《後漢書·班超傳》:“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 宋 蘇軾 《論倉法札子》:“臣材術短淺,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報,銜恨入地,故貪及未死之間,時進瞽言。” 清 黃遵憲 《赤穗四十七義士歌》詩序:“苟靦顏視息,他日蒙恥入地,將何面目見我公乎?”參見“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區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居民互斗,勝者僅掠取敗者之錢財而歸還其土地,謂之“入地”。
琥珀
一種很硬的、由微黃到微褐色半透明的樹脂化石,產於沖積土、褐煤層或某些海濱,容易拋光,主要用於裝飾品(如串珠及菸嘴),可作中藥
飾琥珀於虹棟。——唐· 李朝威《柳毅傳》
帝容
皇帝的容態。《文選·班固<東都賦>》:“陳百寮而贊羣後,究皇儀而展帝容。” 呂延濟 註:“言盡帝皇之容儀。”
鍊丹
1.道家法術之一。源於古代方術,原指置硃砂於爐中煉製。後有內丹、外丹之分。以氣功修煉人體精、氣、神謂之內丹,以爐火燒煉藥石謂之外丹。《晉書·葛洪傳》:“從祖 玄 , 吳 時學道得仙,號曰 葛仙公 ,以其鍊丹秘術授弟子 鄭隱 。” 唐 李白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詩:“閉劍琉璃匣,鍊丹紫翠房。”《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 衍 既立, 宗壽 為太子太保奉朝請,以鍊丹養氣自娛。”
2.丹藥名。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第六之丹,名鍊丹。服之十日仙也。又以汞合,火之亦成黃金。”
得仙
(1).成仙。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 赤松子 ﹞……至 崑崙山 ,常入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炎帝 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晉 陶潛 《連雨獨飲》詩:“故老贈余酒,乃言飲得仙。”
(2).用作去世的婉詞。 唐 王建 《溫泉宮行》:“ 武皇 得仙 王母 去,山雞晝鳴宮中樹。”
蟠根
(1).謂根腳盤曲深固。 唐 杜甫 《白鹽山》詩:“卓立羣峰外,蟠根積水邊。”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峽》詩之一:“山古蟠根厚,水遠知源盛。”
(2).指盤曲的根。 宋 葉適 《<石庵藏書目>序》:“時菴傍有石,冒土而奮,如蟠根叢萌,欲發而尚鬱者。” 清 唐孫華 《偕夏重至國學觀古槐》詩:“蟠根百尺穿地肺,直乾十丈遮天光。”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側出
(1).旁出。《後漢書·馬融傳》:“神泉側出, 丹水 涅池 。”
(2).指行為異於流俗,被視為不正。 清 戴名世 《慶曆文讀本序》:“余孤行側出,為世所棄。”
(3).謂妾婢所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後娶》:“ 河 北鄙於側出,不預人流,是以必須重娶。”《魏書·楊大眼傳》:“少有膽氣,跳走如飛,然側出,不為其宗親顧待,頗有飢寒之切。” 明 歸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男一人, 昇 ;女三人,皆側出。”
磈磊
(1) 累積的石塊
(2) 比喻心中鬱積的不平之氣;塊壘
一皆
一律;全部。《三國志·蜀志·法正傳》:“其計莫若盡驅 巴西 、 梓潼 民內 涪水 以西,其倉廩野穀,一皆燒除,高壘深溝,靜以待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 梁孝元 前在 荊州 ,有 丁覘 者, 洪亭 民耳,頗善屬文,殊工草隸; 孝元 書記,一皆使之。” 宋 王讜 《唐語林·雅量》:“ 盧晉公 為門下侍郎,過吏部選人官,謂同過給事中曰:‘吾徒僥倖至多,此輩優一資半級,何足問也。’一皆注定,未曾退量。” 梁啓超 《新民說》第十八節:“故專制之國,無論上下貴賤,一皆以變詐傾巧相遇,蓋有迫之,使不得不然者矣!”
樵人
樵夫。 唐 劉長卿 《經漂母墓》詩:“古墓樵人識,前朝 楚 水流。”《水滸傳》第一回:“樵人出沒謂之徑,能通車馬謂之道。”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微雨忽集,有樵人來,切問何作,莊語不能解,乃紿之曰:‘求藥。’”
好事
喜歡多事。愛參與他人事務的
連根
(1).植物的根連著根。 南朝 梁 王氏 《連理詩》:“墓前一株柏,連根復並枝。”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縱橫公占地,羅列暗連根。”
(2).比喻兄弟姐妹關係。 清 蒲松齡 《群卉揭乳香札子》:“兒女引蔓,仰待雷霆;姊妹連根,苟延旦夕。”
(3).比喻徹底、全部。 劉亞舟 《凍土》上部第七章:“我真要貸款,真要開人參園子,真要連根拔掉咱家的窮字,真要富起來。” 張斌 等《兩個隊長》:“我嫂子說:‘大炮轟都不行,要連根炸掉哩!’我哥哥嘿嘿一笑:‘今天炸得徹底!’”
掛千
亦作“掛千”。見“ 掛錢 ”。
夭矯
形容姿態的伸展屈曲而有氣勢
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郭璞《江賦》
船頭龍夭嬌。——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
窈窕
(1) 文靜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詩·周南·關雎》
窈窕世無雙。——《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艷城郭。
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後漢書·曹世叔妻傳》
(2) 幽深的
窈窕以尋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山骨
(1).山中岩石。 唐 劉師服 侯喜 等《石鼎聯句》:“巧匠斲山骨,刳中事煎烹。” 金 元好問 《十一月五日暫往西張》詩:“林煙漠漠鴉邊暗,山骨稜稜雪外青。” 明 袁宏道 《祝雨》詩:“洗山山骨新,洗花花色故。”
(2).山的內在神韻。指繪畫而言。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三:“﹝ 范寬 ﹞卜居 終南 、 大華 ,徧觀奇勝,落筆雄偉老硬,真得山骨,而與 關 李 並馳方駕也。”
得全
(1).獲得保全。《莊子·達生》:“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漢書·刑法志》:“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新唐書·裴度傳》:“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計自去年十月至今,孤軍在萬里外陷重圍者三月,卒得全。”
(2).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馬貞 索隱:“得全,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故云得全也。”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備。 清 張芳 《黛史》:“聲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嗟哉
嘆詞。 漢 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鳥飛不度,獸不敢臨,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後漢書·耿弇傳論》:“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唐 韓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歸讀古人書,盡日不得息。”
不少
(1).多。《書·大誥》:“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誼的事業》:“但是後來車站上一下子出現了不少的人。”
(2).毫無。《史記·伯夷列傳序》:“余以所聞 由 、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瓔珞
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裝飾品,多用為頸飾
將那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瓔珞摘出來。——《紅樓夢》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標籤:松樹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黃山松樹子歌原文_黃山松樹子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