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劉孔廉原文
青瑣才名早見知,憂民衰鬢易成絲。
阡南昔日同淪落,冀北今朝感別離。
雞黍不忘元伯信,鱸蓴先動季鷹思。
瑤琴三弄親曾聽,流水高山似舊時。
詩詞問答
問:寄劉孔廉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寄劉孔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寄劉孔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瑣才
平庸的才能;平庸的人才。《後漢書·宦者傳·呂強》:“陛下惑其瑣才,特蒙恩澤。” 李賢 註:“瑣,小也。”《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萬彧 瑣才凡庸之質,昔從家隸,超步紫闥。”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所信仗則在於瑣才曲媚,而憎乎方直。”《北史·崔浩傳》:“且 楚之 等瑣才,能招合輕薄無賴,而不能成就大功。”
見知
(1).見而知之。指同時代的事,以別於後代對前代事的“聞而知之”。語本《孟子·盡心下》:“由 堯 舜 至於 湯 ,五百有餘歲。若 禹 、 皋陶 ,則見而知之;若 湯 ,則聞而知之。” 清 顏元 《存學編·總論諸儒講學》:“其效使見知聞之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談名理,不作惡,不奉釋 老 名號。”
(2).謂明見明知,並不隔膜。《韓非子·難一》:“有賞者君見其功,有罰者君知其罪,見知不悖於前,賞罰不弊於後,安有不葬之患。”
(3).受到知遇。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 飛廉 以善走事 紂 , 惡來 多力見知。 周武王 伐 紂 ,兼殺 惡來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王逢原》:“ 王逢原 見知 王荊公 ,一時附麗之徒,日滿其門,進譽獻諛,初不及文字間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劉元子》:“ 嵩陽 守 重慶 , 銅梁 大司馬 張襄憲公 佳胤 以童子見知,愛如己子。”
(4).為人所知。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而天下之文雅鑑賞者,固雖欲觀之,而祕閣禁嚴,不能到也,是終無由見知於世也。”
(5).見“ 見知法 ”。
憂民
謂關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贄 《與焦若侯書》:“但 半山 過於自信,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 羅惇曧 《文學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術,皆發揮仁字。至於保民、養民、憂民,皆從不忍人之心發出。”
衰鬢
年老而疏白的鬢髮。多指暮年。 唐 盧綸 《長安春望》詩:“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 秦 關。” 宋 陸游 《感懷》詩:“老抱遺書隱故山,鏡中衰鬢似霜菅。”
昔日
以前;往日
用於昔日。——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非昔日之樂。——元、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淪落
被驅逐流落;陷入不良的境地
淪落街頭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冀北
(1).《左傳·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馬之所生。”《南齊書·王融傳》:“ 秦 西 冀 北,實多駿驥。”因以謂良馬產地,並指人才薈萃之所。 唐 韓愈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伯樂 一過 冀 北之野,而馬羣遂空…… 東都 固士大夫之 冀 北也。”
(2).指遊牧地區。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徙帳幕南,空羣 冀 北。”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別離
(1) 離別;分離
別離家鄉,踏上征途
心知長別離。——《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輕別離。——唐· 白居易《琵琶行
並序
(2) 》
雞黍
亦作“鷄黍”。1.指餉客的飯菜。語本《論語·微子》:“止 子路 宿,殺雞為黍而食之。”《北史·盧道虔傳》:“﹝ 盧道虔 ﹞為尚書同僚於草屋之下設雞黍之膳,談者以為高。” 宋 司馬光 《招鮮于子駿范堯夫》詩:“軒車能朅來,雞黍足充餒。” 明 徐復祚 《紅梨記·初會》:“雞黍慚無,深媿居停。” 清 方文 《禊日與蔡芹溪同舟作》詩:“良朋鹹在茲,先期命鷄黍。”
(2).借指深厚的情誼。 唐 秦系 《早秋宿崔業居處》詩:“雞黍今相會,雲山昔共游。” 唐 王起 《和李校書》:“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陳 ( 陳重 ) 雷 ( 雷義 )膠漆, 范 ( 範式 ) 張 ( 張劭 )雞黍。” 清 錢謙益 《送蕭孟昉還金陵》詩:“雞黍交期雪涕頻,相看不語且霑巾。”參見“ 雞黍約 ”。
鱸蓴
鱸魚與蓴菜。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載: 晉 張翰 在 洛 ,見秋風起而思故鄉蓴鱸,因辭官歸。後因以“鱸蓴”為思鄉之典。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同夢》:“今朝空有鱸蓴想,指日還乘蝦菜舟。” 清 方文 《憶江南》詩:“鱸蓴初出水,櫻筍正盈筐。何必秋風起, 吳 人始憶鄉。”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分知安樗櫟,情忍戀鱸蓴。”
先動
首先舉事。《周禮·地官·調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則書之,先動者誅之。”
瑤琴
用玉裝飾的琴。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七:“明鏡塵匣中,瑤琴生網羅。” 唐 王昌齡 《和振上人秋夜懷士會》詩:“瑤琴多遠思,更為客中彈。”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古琴品說》:“ 秦 漢 之間所製琴品,多飾以犀玉金彩,故有瑤琴、緑綺之號。” 清 方文 《石臼訪韓元長》詩之四:“珠樹秋先折,瑤琴我獨傷。”
三弄
古曲名。即梅花三弄。 唐 李郢 《贈羽林將軍》詩:“惟有 桓伊 江上笛,臥吹三弄送殘陽。” 宋 賀鑄 《憶仙姿》詞:“半醉倚迷樓,聊送斜陽三弄。”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一折:“今宵燈下彈三弄,可使游魚出聽無?” 明 無名氏 《玉環記·皋謁延賞》:“緑階隔斷火雲峰,一曲瑤琴三弄。”
流水高山
(1).《列子·湯問》:“ 伯牙 善鼓琴, 鍾子期 善聽。 伯牙 鼓琴,志在登高山, 鍾子期 曰:‘善哉,峩峩兮若 泰山 。’志在流水, 鍾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以“流水高山”指美妙的樂曲。 宋 辛棄疾 《謁金門·和廓之五月雪樓小集韻》詞:“流水高山絃斷絶,怒蛙聲自咽。”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也不彈雅調與親聲,流水高山多不是,何似一聲聲盡説相思。”《冷眼觀》第二二回:“不過因為我國政府諱言革命,所以他就變了這么一個謎語出來,把人猜著頑罷了。惜乎那人不悟,倒未免叫 李君 反存了個流水高山知音絶少的觀念在心裡了。”
(2).借指知音、知己。 宋 王安石 《伯牙》詩:“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深自知。” 清 方文 《得梅朗三凶問因寄麻孟璿沉景山》詩:“流水高山交不淺,素車白馬見何難。”
(3).即高山流水。古琴曲。 宋 羅燁 《醉翁談錄·小說引子》:“也題《流水高山》句,也賦《陽春白雪》吟。” 明 葉憲祖 《易水寒》第四折:“暫來錦瑟佳人傍,《流水高山》細評量。”《天雨花》第二三回:“君前重與翻新調,《流水高山》好。”
舊時
過去的時候;從前;昔時
著我舊時裳。——《樂府詩集·陌上桑》
舊時茅店社林邊。——宋· 辛棄疾《西江月》
舊時欄楯。——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