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安和九詠·其八·枕流漱石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枕漱高人操,因差轉得奇。

洗流耳雅合,礪石齒偏宜。

易象占肥遁,詩風詠樂飢。

渴賢別有托,駒谷繾殷思。

詩詞問答

問:《萬方安和九詠·其八·枕流漱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九

參考注釋

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點,躡屩(草鞋)於 鍾阿;徵士 劉虯,獻書於衛兵。—— 南朝梁· 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3) 學術、技能高超的人

雅合

(1).正好相合。《北史·長孫紹遠傳》:“﹝ 紹遠 ﹞嘗經 韓使君佛寺 ,聞浮圖三層上鐸鳴,其音雅合宮調,因取而配奏,方始克諧。”

(2).雅會。 元 車璽 《<河汾諸老詩集>序》:“ 麻貽溪 、 張石泉 、 房白雲 ……諸老,與 遺山 游從宦寓中,一時雅合,以詩鳴 河 汾 。”

石齒

齒狀的石頭。亦指山石間的水流。 宋 蘇軾 《游道場山何山》詩:“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宋 楊 * 《滿庭芳》詞:“一徑幽通邃竹,松風漱、石齒濺濺。” 金 元好問 《少室南原》詩:“清溪鳴石齒,暖日長藤芽。” 元 張可久 《憑欄人·白雲鍊師山居》曲:“丹氣溶溶生紫煙,石齒泠泠鳴玉泉。” 清 劉大櫆 《菉溪書屋圖記》:“按其圖,則修竹萬竿,而千尋之老木間廁其中,其下怪石林立,溪流自石齒間縈紆漩洑。”

偏宜

最宜;特別合適。 前蜀 李珣 《浣溪紗》詞:“入夏偏宜澹薄妝,越羅衣褪鬱金黃。”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低矮矮的冠兒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滿香腮。” 粵劇 《關漢卿》第四場:“近時有些婆娘們,道著難曉,說著難知,舊恩忘卻,新愛偏宜。”

肥遁

同“ 肥遯 ”。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書·逸士傳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環翠樓》詩:“我亦人間肥遁客,也將蹤跡寄林丘。”《舊唐書·隱逸傳序》:“退無肥遁之貞,進乏濟時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詩:“又不見 張生 狂醉戀 揚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順之 《書<秦風·蒹葭>三章後》:“抑亦以 秦 之不足與而優遊肥遁,若後來鑿壞羊裘之徒者在當時固已有人歟!”

風詠

諷誦吟詠。 清 宗稷辰 《姚適庵怡柯草堂詩賦鈔序》:“自來賢侯良輔,哲士端人,其由心德而發攄乎善政者,每見之於風詠。”

樂飢

亦作“ 樂飢 ”。療飢;充飢。樂,通“ 療 ”。《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泌 之洋洋,可以樂飢。” 高亨 註:“樂,借為療。《列女傳·賢明》引作療。” 宋 蘇軾 《十二琴銘·玉磬》:“其清越以長者,玉也;聽萬物之秋者,磬也。寶如是,中藜藿,不再食。以是樂飢,不以告糴。” 清 顏光敏 《顏氏家藏尺牘·孫侍讀一致》:“縱放意於山水,山水果可樂飢,即肆力於詩文。”一說“樂”音lè,“樂飢”謂樂道而忘飢。參閱《詩·陳風·衡門》 毛 傳。

見“ 樂飢 ”。

渴賢

迫切地慕求賢才。語本《孔叢子·公儀》:“君若飢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水飲, 伋 亦願在下風。”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入幕諸彥集,渴賢高選宜。”

駒谷

指散放在山谷中的馬。語本《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詩詞推薦

萬方安和九詠·其八·枕流漱石原文_萬方安和九詠·其八·枕流漱石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