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湯朝美

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再寄湯朝美原文

夙疴苦牽纏,舊學久廢忘。

閉門老叔夜,慵惰古無上。

朋知音問絕,正復相觖望。

獨餘思子心,砥柱閱寒浪。

作書往問訊,聞子亦微恙。

深憐三醫勤,卻嘆五鬼妄。

新詩勤諷誦,渠魄自應喪。

吾儕曉天星,齒髮已非壯。

羈孤寡會合,尚復困此障。

衝風戰寒林,落日翳疊嶂。

軒車何來遲,為子倒家釀。

詩詞問答

問:再寄湯朝美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再寄湯朝美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漾韻

參考注釋

牽纏

纏住使不能自由;糾纏在一起

舊學

(1) 指我國未受近代西方文化影響前固有的學術

(2) 舊時所學的知識

叔夜

周 代“八士”之一。相傳為掌管山澤的官員。參見“ 叔夏 ”。

慵惰

亦作“ 慵墮 ”。猶懶惰。 唐 韓愈 《合江亭》詩:“淹滯樂閒曠,勤苦勸慵惰。”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號告身》詩:“倚得聲名便慵墮,日高猶睡緑窗中。” 宋 蘇轍 《子瞻寄示岐陽十五碑》詩:“余雖謬學文,書字每慵墮。” 明 袁宗道 《讀陶淵明》:“疎粗之骨,不堪拜起;慵惰之性,不堪簿書。” 清 曹寅 《遊仙詩三十韻和汪蘿山》之十五:“日長也覺安慵惰,不過長松大石間。”

無上

沒有比它更高的

無上榮耀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 知心朋友

觖望

(1) 因不滿意而怨恨

欲王盧綰,為群臣觖望。——《史論韓王信盧綰列傳》

(2) 希望;企圖

砥柱

山名,位於河南三門峽以東黃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作書

(1).謂作典冊。《國語·楚語上》:“ 武丁 於是作書,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類,茲故不言。’”

(2).指撰寫獻與天子的書或策。 唐 韓愈 《贈族侄》詩:“作書獻雲闕,辭家逐秋蓬。”

(3).創製文字。《韓非子·五蠹》:“古者 蒼頡 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 蒼頡 固以知之矣。”

(4).寫信。《樂府詩集·雜曲歌辭·枯魚過河泣》:“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 唐 李善 註:“太祖遣 徐劭 孫郁 至 吳 ,將軍 石苞 令 孫楚 作書與 孫皓 。 劭 至 吳 ,不敢為通。”

(5).謂寫作。《三國志·吳志·魯肅傳》:“ 曹公 聞 權 以土地業 備 ,方作書,落筆於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夏侯太初 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

(6).練字;寫字。 清 馮班 《鈍吟雜錄·日記》:“余教童子作書,每日只學十字,點畫體勢,須使毫髮畢肖。” 清 馮班 《鈍吟雜錄·日記》:“作書忌俗字,人皆知之,不知亦忌古字。”

問訊

(1) 詢問或打聽

幸可廣問訊。——《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鹹來問訊。——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問訊處

(2) 問候

彼此見禮問訊

(3) 僧尼跟人應酬時合十招呼。也叫“打問訊”

微恙

小病

曾染微恙

三醫

指古名醫 矯氏 、 俞氏 、 盧氏 。《列子·力命》:“ 季梁 得疾,七日大漸……終謁三醫:一曰 矯氏 ,二曰 俞氏 ,三曰 盧氏 ,診其所疾。”後泛指良醫。 唐 黃滔 《祭南海南平王》:“胡二豎之亟攻,竟三醫之莫救。” 宋 陸游 《羸疾》詩:“但當名百藥,那更謁三醫。”

五鬼

(1).指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五種窮鬼。 唐 韓愈 《送窮文》:“凡此五鬼,為吾五患。” 宋 范成大 《除夜感懷》詩:“豈無一經傳,政坐五鬼嗤。” 金 劉濤 《小雪》詩:“馬遭萁窘三山瘦,人坐詩工五鬼窮。”參見“ 五窮 ”。

(2).指同時狼狽為奸的五個人。《資治通鑑·後晉齊王天福八年》:“ 宋齊丘 待 陳覺 素厚, 唐 主以 覺 為有才遂委任之。 馮延巳 、 延魯 、 魏岑 雖 齊 邸舊僚,皆依附 覺 ,與 休寧 查文徽 更相汲引,侵蠹政事, 唐 人謂 覺 等為‘五鬼’。”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二二:“ 程頤 、 歐陽棐 、 畢仲游 、 楊國寳 、 孫朴 ,交結執政子弟,搢紳之間號五鬼。”《宋史·王欽若傳》:“ 欽若 與 丁謂 、 林特 、 陳彭年 、 劉承珪 ,時謂之‘五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兩五鬼》:“ 後蜀 鹿虔扆 、 歐陽烱 、 韓琮 、 毛文錫 、 閻選 ,亦號五鬼。”

(3).星命家所稱的惡煞之一。取象於二十八宿中鬼宿的第五星。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九宮天符醮詞》:“臣本宮震卦,五鬼所臨,運氣飛旗,仍當此月,恐為災厄。”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 *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諷誦

(1).背誦。《周禮·春官·瞽蒙》:“諷誦詩,世奠繫。” 鄭玄 註:“諷誦詩,謂闇讀之不依詠也。”《漢書·藝文志》:“ 孔子 純取 周 詩,上采 殷 ,下取 魯 ,凡三百五篇。遭 秦 而全者,以其諷誦,不獨在竹帛故也。”《南史·文學傳·任孝恭》:“精力勤學,家貧無書,常崎嶇從人假借,每讀一遍,諷誦略無所遺。” 章炳麟 《國故論衡·文學總略》:“古之言文章者,不專在竹帛諷誦之間。”

(2).朗讀;誦讀。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田鵬鸞 ﹞年十四五,初為閽寺,便知好學,懷袖握書,曉夕諷誦。” 明 海瑞 《興革條例·禮屬》:“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沉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 魯迅 《書信集·致陶亢德》:“大札與《人間世》兩本,頃同時拜領,諷誦一過,誠令人有蕭然出塵之想。”

吾儕

我輩;我們這類人

吾儕同說書者。——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吾儕悶來村店飲村酒

曉天

拂曉時的天色。 唐 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詩:“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 牛叢 《題朝陽岩》詩:“躡石攀蘿路不迷,曉天風好浪花低。”

齒髮

牙齒與頭髮。借指年齡或謙稱自身

幸被齒髮,何敢負德?——李朝威《柳毅傳》

孤寡

(1) 孤兒寡母

老弱孤寡,怪可憐的

(2) 孤獨

家裡只剩他一個孤寡老漢

會合

(1) 聚集到一起

兩軍會合後繼續前進

(2) 兩個或多個物體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以零相對速度相遇

衝風

(1).暴風;猛烈的風。《楚辭·九歌·河伯》:“與女游兮九河,衝風起兮橫波。”《史記·韓長孺列傳》:“且強弩之極,矢不能穿 魯 縞;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 晉 葛洪 《抱朴子·知止》:“可謂善料微景於形外,覿堅冰於未霜,徙薪曲突於方熾之火,纚舟弭檝於衝風之前。”《北齊書·慕容儼傳》:“須臾,衝風欻起,驚濤涌激,漂斷荻洪。” 唐 杜甫 《枯柟》詩:“涷雨落流膠,衝風奪佳氣。”

(2).頂著風;冒著風。 宋 梅堯臣 《西湖對雪》詩:“著物偏能積,衝風不得還。” 清 錢謙益 《乙丑五月削籍南還》詩之九:“單舸衝風滯 楚州 , 淮陰 南下又無舟。” 清 何耳 《燕台竹枝詞·硬面餑餑》:“深夜誰家和麵起,衝風喚賣一聲聲。”

寒林

(1).稱秋冬的林木。 晉 陸機 《嘆逝賦》:“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翹而有思。” 唐 王維 《過李揖宅》詩:“客來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趙學士探梅》詩之二:“靜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慾看 壽陽 粧。” 瞿秋白 《餓鄉紀程》六:“車站前一片大曠場,四圍寒林蕭瑟,曉霜猶凝,颼颼的西北風吹著落葉掃地作響,告訴我們已經到了北國寒鄉了。”

(2).梵語音譯。棄屍之處。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七:“屍陀林,正言屍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側,死人多送其中。今總指棄屍之處名‘屍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落日

夕陽

疊嶂

亦作“ 疊障 ”。亦作“迭嶂”。重迭的山峰。 南朝 梁武帝 《直石頭》詩:“夕池出濠渚,朝雲生疊嶂。” 隋 薛道衡 《豫章行》:“前瞻疊障千重阻,卻帶驚湍萬里流。” 唐 孟浩然 《經七里灘》詩:“疊障數百里,沿洄非一趣。” 明 張居正 《馬上見西山》詩:“迭嶂環都邑,浮光接露臺。” 李瑛 《送》詩:“狐皮帽子襯一張英俊的臉,犴皮靴子要踏平那迭嶂重巒。”

曡嶂:重迭的山峰。 宋 陸游 《還家》詩:“曡嶂出雲明客眼,澄江漲雨濯京塵。”《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到得山下,連峰曡嶂,壁立千仞。”

軒車

(1).有屏障的車。古代大夫以上所乘。後亦泛指車。《莊子·讓王》:“ 子貢 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 原憲 。”《後漢書·劉盆子傳》:“ 俠卿 為制絳單衣,半頭赤幘、直綦履,乘軒車大馬。” 唐 沉佺期 《嶺表逢寒食》詩:“花柳爭朝發,軒車滿路迎。” 清 顧炎武 《寄次耕》詩:“入 雒 乘軒車,中宵心有慍。”

(2).即樓車。《墨子·備城門》:“今之世常所以攻者……轒輼、軒車,敢問守州十二者奈何?” 孫詒讓 間詁:“此攻城軒車,未詳其制。《左宣十五年傳》雲‘登諸樓車’, 杜 注云‘車上望櫓’。此軒車疑即樓車。”參見“ 樓車 ”。

來遲

漢武帝 為 李夫人 所作詩中之辭。 李夫人 少而夭卒, 漢武帝 思念不已。方士 少翁 言能致其神。令帝居帳,遙望見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帝益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見《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觀 高祖 之詠《大風》, 孝武 之嘆‘來遲’,歌童被聲,莫敢不協。”

家釀

家中自釀的酒。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劉尹 云:‘見 何次道 飲酒,使人慾傾家釀。’”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開筵交履舄,爛漫倒家釀。” 清 曹寅 《戲送錢穆孫》詩之一:“寒 曹 未怕傾家釀,已辦萍虀到歲除。”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實錄》:“ 雲峰 、 蘭延 、 熙泰 豪於飲,斗酒飛拳,聲達戶外, 削嶂 家釀無多,一瓮之物,頃刻立盡。”

詩詞推薦

再寄湯朝美原文_再寄湯朝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