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轅居為沈嘉則先生賦原文
澤國何蒼蒼,雲水共參錯。
縈迴綠雨澗,掩映芙蓉薄。
蓬嶠故相聞,滄洲宛棲泊。
彼美林中人,依隱得所託。
開軒溯廣川,考室遵平陸。
空庭列高林,閒窗羅遠壑。
無慚南郭隱,庶展郊居樂。
緬彼風塵游,憮然愧龍蠖。
詩詞問答
問:曲轅居為沈嘉則先生賦的作者是誰?答:汪禮約
問:曲轅居為沈嘉則先生賦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汪禮約的名句有哪些?答:汪禮約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一
參考注釋
澤國
(1) 多水的地區;水鄉
澤國用龍節。——《周禮·地官·掌節》
江村夜漲浮天水,澤國秋生動地風。——唐·杜牧《題白雲樓》
(2) 遭水淹了的地區
那年發大水,這裡成了一片澤國
蒼蒼
(1) 灰白色的
兩鬢蒼蒼十指黑
(2) 無邊無際、空闊遼遠的
天蒼蒼,地茫茫
(3) 茂盛,眾多的樣子
蒹葭蒼蒼。——《詩·秦風·蒹葭》
雲水
(1).雲與水。 唐 杜甫 《題鄭十八著作丈故居》詩:“ 台州 地闊海冥冥,雲水長和島嶼青。” 宋 陸游 《長相思》詞:“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三折:“這堝里雲水林巒,甚么去處。”
(2).謂漫遊。漫遊如行雲流水的飄泊無定,故稱。 唐 黃滔 《寄湘中鄭明府》詩:“莫耽雲水興,疲俗待君痊。” 明 高啟 《太湖》詩:“我性好游觀,夙負雲水債。” 清 施峻 《中途見雁》詩:“雲水家何在,風塵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雲遊四方,如行雲流水,故稱。 唐 項斯 《日東病僧》詩:“雲水絶歸路,來時風送船。”《宋史·方技傳下·莎衣道人》:“帝歲命內侍即其居設千道齋,合雲水之士,施予優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載·尋親誠感》:“ 原 邑 趙孝子 名 威晉 ,其父好黃冠術,遇全真雲水,無不以禮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廣東省 樂昌縣 南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於 瀧水 ,又與 雲水 合。”
參錯
(1) 排列不整齊,互相錯雜
(2) 差誤和缺漏
縈迴
迴旋環繞
山上石徑曲折縈迴
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襯托
雲霞掩映。——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圖畫》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相聞
(1).彼此都能聽到。極言距離之近。《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晉 陶潛 《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宋 蘇軾 《表忠觀碑》:“四時嬉遊,歌舞之聲相聞。” 毛 * 《西江月·井岡山》詞:“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2).互通信息;互相通報。《後漢書·隗囂傳》:“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有十餘年不相聞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諸王傳三·貝子彰泰》:“將軍 蔡毓榮 調遣 漢 兵,今進取 貴州 ,若不相聞,恐礙軍機。”
滄洲
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然後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對酒》詩:“吏情更覺滄洲遠,老大悲傷未拂衣。” 清 林則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詩:“涵空一白十萬頃,浄洗素練懸滄洲。”
棲泊
亦作“棲泊”。居留;停泊;寄居。 唐 陳子昂 《古意》詩:“聞君太平世,棲泊靈臺側。” 元 虞集 《畫鶴》詩:“碧虛寥寥積雪高,直過 蕭臺 絶棲泊。”《二刻拍案驚奇》卷七:“有同行駐泊一船,也是一個官人在內……棲泊相併,兩邊彼此動問。” 清 吳泰來 《金縷曲·上元日丹陽旅寓對雪同述庵作》:“百年身世悲秋籜,最愁人,試燈風裡,天涯棲泊。” 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五:“心棲泊於外,流轉不停,寖至無所棲泊,執為大苦。”
中人
(1) 在兩方之間調解、做見證或介紹買賣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監織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漢· 賈誼《過秦論》
依隱
(1).依據;憑藉。《大戴禮記·文王官人》:“飲食以親,貨賄以交,接利以合,故得望譽征利而依隱於物,曰貪鄙者也。” 盧辯 註:“隱,據也。”
(2).對政事既有所近,又無為如隱,謂依違於政事和隱居之間。《漢書·東方朔傳贊》:“飽食安步,以仕易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依違朝隱,樂玩其身於一世也。” 清 侯方域 《賈生傳》:“以余觀 賈生 ,所謂羊質善變,每變必趨上者耶?抑依隱曼世,所稱大人先生者歟?”
得所
(1).謂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適的位置。語出《詩·魏風·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漢書·王莽傳上》:“四海輻湊,靡不得所。”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唐 杜甫 《敬贈鄭諫議十韻》:“野人寧得所,天意薄浮生。” 明 李贄 《答耿中丞書》:“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貪暴者擾之,而‘仁者’害之也。”
(2).適當;適宜。 北魏 高湛 《養生論》:“尋常飲食,每令得所,多湌令人彭亨短氣,或致暴疾。” 金 王若虛 《寧晉縣令吳君遺愛碑》:“蓋其剛柔適中,緩急得所,勤故不廢事,簡故不擾民,明無不察,毫髮莫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 錢敦堂 編修歿,其門生為經紀棺衾,贍恤妻子,事事得所。”
開軒
開窗。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五:“開軒臨四野,登高望所思。” 晉 張協 《七命》:“望玉繩而結極,承倒景而開軒。” 南朝 宋 謝瞻 《答靈運》詩:“開軒滅華燭,月露皓已盈。”
考室
本謂宮寢落成之禮,後泛指相地築屋。《詩·小雅·斯乾序》:“《斯乾》, 宣王 考室也。”《漢書·翼奉傳》:“到後七年之明歲,必有五年之餘蓄,然後大行考室之禮。” 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凡宮新成,殺牲以釁祭,致其五祀之神,謂之考室。” 晉 陸雲 《逸民賦》:“相荒土而卜居,度山河而考室。” 唐 宋之問 《藍田山莊》詩:“考室先依地,為農且用天。”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贈衛尉卿李公神道碑》:“始來 江 南,考室 章水 。”
平陸
平原;陸地。《孫子·行軍》:“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 晉 陶潛 《停雲》詩:“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唐 僧鸞 《苦熱行》:“燭龍銜火飛天地,平陸無風海波沸。” 清 林則徐 《批上海請常留龍華港大壩截潮案》:“渾水內灌,致積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陸。”
空庭
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謝靈運 《齋中讀書》詩:“虛館絶諍訟,空庭來鳥雀。” 南朝 宋 鮑照 《秋夜》詩之二:“荒徑馳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劉長卿 《客舍喜鄭三見寄》詩:“窮巷無人鳥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對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無慚
亦作“ 無慙 ”。 1.無所慚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神之來格,所貴無慚。”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舅氏多人物,無慚困翮垂。”
(2).引申指不遜於或當得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筆,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枰中舉國莫爭先,女將馳名善戰。玉手無慙國手,秋波合喚秋仙。高居師席把棋傳,石作門生也眩。”
(3).不知羞愧。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六:“惟孜孜以安閒不擾為務,而不肯斯須就勞者,故聖人斥之為無慚人。”
南郭
(1).南面的外城。《左傳·襄公十八年》:“己亥,焚 雍門 及西郭、南郭。” 宋 蘇軾 《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之四:“南郭清游繼 顏 謝 ,北窗歸臥等 羲 炎 。” 清 宋琬 《張幼量話金陵賦贈》之二:“名園南郭外,公子命扁舟。” 謝無量 《己酉歲未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詩:“東皋淹旅食,南郭竟狂酲。”
(2).指 南郭子綦 。 宋 朱熹 《假山焚香作煙雲掬水為瀑布》詩之一:“獨往但憑 南郭 幾,遠遊休剪 北山 萊。” 明 何景明 《愚庵王公瓖》詩:“早投 南郭 隱,不待《北山文》。” 寧調元 《燕京雜詩》:“ 東方 玩世成飢餓, 南郭 仰天似槁枯。”參見“ 南郭子綦 ”。
(3).指 南郭處士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若長風之過籟, 南郭 之吹竽耳。” 范文瀾 注引 劉寔 《崇讓論》:“ 南郭先生 不知吹竽者也。”參見“ 南郭處士 ”。
(4).複姓。 春秋 有 南郭偃 。見《左傳·宣公十七年》。
郊居
(1).郊外的住所。 唐 司空曙 《酬張芬有赦後見贈》詩:“ 建水 風煙收客淚, 杜陵 花竹夢郊居。” 清 方文 《王左車招同湯岩夫龔半千楊古度程子介飲莫愁湖上》詩:“郊居雖僻近名湖,自與城中闤闠殊。”
(2).居住郊外。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仁宗 時,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時,與其兄 君祜 郊居。” 清 歸莊 《噫嘻》詩之二:“郊居近 江 滸,日夜難安眠,時傳虜警至,力疾走荒村。”
風塵
(1) 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銛》
風塵僕僕
(2) 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 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憮然
(1).悵然失意貌。《論語·微子》:“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 邢昺 疏:“憮,失意貌。”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下》:“將軍於是憮然失望而有媿色,自以德薄,深用咎悔。” 唐 陳鴻 《長恨歌傳》:“妃既出,上憮然。” 清 趙翼 《即事》詩:“即事一憮然,感此日易昃。”
(2).驚愕貌。《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時 衡 出,還見之,開省未周,因毀以抵地。 表 憮然為駭。” 李賢 註:“憮然,怪之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 趙 戲之曰:‘君倘垂意,當作冰斧。’ 王 憮然曰:‘此念所不敢存。’” 何垠 註:“憮,怪驚之辭。”
龍蠖
(1).《易·擊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後因以“龍蠖”指屈伸。 南朝 宋 謝靈運 《富春渚》詩:“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蠖。” 唐 李白 《金門答蘇秀才》詩:“棲巖君滅寂,處世余龍蠖。” 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歲晏戒霜露,我道惟龍蠖。”
(2).指以屈求伸,走捷徑。 唐 閻防 《宿岸道人精舍》詩:“願言捨塵事,所趣非龍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