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異物原非貴,風車亦可稱。
輕輕隨籟動,冉冉似雲興。
聖德寰區普,遐方瑞應徵。
來賓非限遠,奉朔自相仍。
謾說鸞凰翼,何勞騄駬騰。
夕轅指帝里,朝軫發奇肱。
列子應慚捷,工倕不擅能。
還輸西旅貢,魯壁未曾登。
詩詞問答
問:《風車(湯時奇肱國來朝所乘車御風而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蒸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六
2. 湯時奇肱國來朝所乘車御風而飛
參考注釋
異物
(1) 珍奇的東西。特指稀有的美事
(2) 不同之事;其他事物。亦指其他事因
異物誤入氣管後要立即請醫生幫助取出
(3) 指死去的人
化為異物
風車
(1) 利用風力驅動的機械裝置
(2) 一種玩具,由紙或塑膠制的葉片,鬆弛裝在桿的末端,能在風中旋轉
冉冉
(1) 漸進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古樂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軟下垂的樣子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雲興
(1).雲起。《詩·曹風·候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毛 傳:“薈、蔚,雲興貌。” 南朝 陳後主 《五言畫堂良夜履長在節歌管賦詩迾筵命酒十韻成篇》:“雲興四山霾,風動萬籟答。” 唐 韋應物 《答劉西曹》詩:“篇翰如雲興, 京洛 頗優遊。” 宋 陸游 《舟中》詩:“雲興山疊見,海近地勢坼。”
(2).趁時奮起。 晉 陸機 《辨亡論上》:“於時雲興之將帶州,飇起之師跨邑。”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奮臂雲興,騰跡虎噬。”
聖德
亦作“ 聖惪 ”。猶言至高無上的道德。一般用於古之稱聖人者。也用以稱帝德。《史記·五帝本紀》:“ 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 ,生 高陽 , 高陽 有聖惪焉。”《後漢書·李固傳》:“四海欣然,歸服聖德。” 唐 杜甫 《哀王孫》詩:“竊聞天子已傳位,聖德北服南單于。” 明 宋濂 《送劉永泰還江西序》:“聖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 ,是 周文王 少子,有聖德,輔其兄 武王 伐 商 ,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禮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聖德,纂述成書,光華萬世,羣臣歡忭,禮當慶賀。”
寰區
天下;人世間。《後漢書·逸民傳序》:“彼雖硜硜有類沽名者,然而蟬蛻囂埃之中,自致寰區之外,異夫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唐 杜甫 《解悶》詩之八:“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絶風流相國能。”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四折:“ 玄德公 聲播寰區,名傳海宇,德勝英傑,才超俊士。” 清 戴名世 《<巢青閣集>序》:“ 永嘉 山水,秀絶寰區。”
遐方
猶遠方。 漢 揚雄 《長楊賦》:“是以遐方疏俗,殊鄰絶黨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蹻足抗首,請獻厥珍。” 唐 白居易 《題郡中荔枝詩》:“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清 曹寅 《粵中丞送孔雀》詩:“絶嶠龍閒能致遠,遐方珍貢自乘時。”
瑞應
古代以為帝王修德,時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應之,謂之瑞應。《西京雜記》卷三:“瑞者,寶也,信也。天以寶為信,應人之德,故曰瑞應。”《後漢書·百官志二》:“太史令一人……凡國有瑞應、災異,掌記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祥瑞》:“草木鳥獸之珍不可一二數,一時君臣稱頌,祥瑞蓋無虛月,然……邦國喪亂,父子遷播,所謂瑞應又如此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傳國璽》:“又寶璽之出,正當皇 元 聖天子六合一統之時,宮車晚出之近朝,以見天心正為繼體之君設也,此瑞應之兆二也。”
來賓
來訪的客人
招待來賓
奉朔
奉正朔。謂歸順臣服。 唐 蘇頲 《賀封禪表》:“車書不及而來王,日月所臨而奉朔。” 明 劉基 《瑞麥頌》序:“海外之邦,莫不遣使奉朔稱臣,拜伏闕庭。”
相仍
(1).相繼;連續不斷。《楚辭·九章·悲迴風》:“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王逸 註:“相仍者,相從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少主相仍,唯高貴英雅,顧盼合章,動言成論。” 宋 蘇軾 《賀蔣發運啟》:“某竄流已久,衰病相仍。”
(2).相沿襲。《南齊書·豫章文獻王嶷傳》:“行園苑中乘轝,出籬門外乘轝鳴角,皆相仍如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大計糾內閣》:“每年初冬,朝審罪犯,俱太宰主筆,相仍已久。”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廳事記》:“內地相仍,不特設兵戍。”
(3).依然;仍舊。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今苟以己無慘怛寃痛,故端坐相仍。” 唐 李白 《贈新平少年》詩:“而我竟何為,寒苦坐相仍。” 清 曹寅 《初明調玉移居》詩:“ 季子 能貧道氣矜,移家歲晚興相仍。”
謾說
猶休說。 唐 王昌齡 《九日登高》詩:“謾説 陶潛 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宋 周邦彥 《宴清都》詞:“賓鴻謾説傳書,算過盡、千儔萬侶。”《水滸傳》第七六回:“休誇八陣成功,謾説《六韜》取勝。”
鸞凰
見“ 鸞皇 ”。
何勞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趙雲 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別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
承受煩勞。《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 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
騄駬
見“ 騄耳 ”。
帝里
猶言帝都,京都。《晉書·王導傳》:“ 建康 ,古之 金陵 ,舊為帝里,又 孫仲謀 、 劉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藥 《賦得魏都》詩:“帝里三方盛,王庭萬國來。” 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嚴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雲紫氣,帝里皇州。” 清 金人瑞 《春感》詩之一:“忽承帝里來知己,傳道臣名達聖人。”
奇肱
(1).指僅有一臂。《山海經·大荒西經》“奇左,是無右臂” 晉 郭璞 註:“即奇肱也。”
(2).神話傳說中的國名。《山海經·海外西經》:“ 奇肱之國 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 郭璞 註:“其人善為機巧,以取百禽;能作飛車,從風遠行。”《淮南子·氾論訓》:“ 大夏 、 北戶 、 奇肱 、 脩股 之民,是非各異,習俗相反。” 清 趙翼 《楊舍城北登望海樓》詩:“ 方壺 員嶠 仙往來, 奇肱 飛車不粘浪。”
列子
即戰國時鄭人列禦寇。古有列子能御風之說。又為中國道教典籍之一。傳為戰國時人列禦寇著。《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由晉人張湛編成。書中抄錄一些先秦材料,但從思想內容看是反映魏晉思潮的作品。此書真偽歷代名家均有辨證
工倕
倕 ,古巧匠名。相傳 堯 時被召,主理百工,故稱 工倕 。《莊子·達生》:“ 工倕 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可以心稽。” 陸德明 釋文:“ 工倕 , 堯 工,巧人也。”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黃金塗物象,雕鐫妙 工倕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香雲》:“雖有巧匠如 工倕 ,但縮手袖間而已。”
西旅
(1).我國古代西方少數民族所建的國名。後亦泛指少數民族。《書·旅獒》:“ 西旅 獻獒。” 孔 傳:“ 西戎 遠國貢大犬。” 孔穎達 疏:“西方之 戎 有國名 旅 者。” 唐 王維 《送高判官從軍赴河西序》:“目無 先零 ,氣射 西旅 。” 明 韓洽 《題李龍眠諸夷職貢圖》詩:“貢獒 西旅 四夷賓,作詶猶煩保傅臣。”
(2).通往西方國家的道路。 嚴復 《論世變之亟》:“自勝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國朝,梯航日廣。”
魯壁
(1).《〈書〉序》:“至 魯共王 好治宮室,壞 孔子 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後以“魯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經傳的牆壁。 唐玄宗 《晚宴兩相》詩序:“乃命學者繕落簡,緝遺編,纂 魯 壁之文章,綴 秦 坑之煨燼。” 宋 陸游 《晴窗讀書自勉》詩:“天全 魯 壁藏,不墮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韻》:“ 魯 壁藏書日, 齊 門鼓瑟年。”
(2).指蝌蚪文書法。 宋 蘇軾 《文勛篆銘》:“ 安國 用筆,意在隸前, 汲 冢 魯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葉適 《祭朱文昭文》:“獨釣孤耘,蜑浦 * ; 汲 墳 魯 壁,暗理冥論。” 清 吳偉業 《蘆筆》詩:“掃來 魯 壁枯難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未曾
不曾
臣未曾聞也。——《戰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