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畬書屋原文
三間朴屋倚嶙峋,額以經畬亦有因。
如罫層巒研田界,欲□垂瀑墨池津。
韋家不羨滿籯富,徐氏無慚負未貧。
四庫而今經檢勘,斯文知在讀書人。
詩詞問答
問:經畬書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經畬書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經畬書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
參考注釋
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疊
嶺巆嶙峋,洞無涯兮。——《漢書·揚雄傳》
海之波瀾,山之嶙峋。——司空圖《詩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剛直有骨氣
瘦骨嶙峋
有因
(1).有道行。《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 顧夫人 ﹞請了幾個有因的道士,在 青城山 老君廟 里建醮,祈求仙方,保護少府回生。”
(2).有緣故。如: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層巒
重疊的山嶺
層巒疊嶂
層巒疊翠
層巒起伏
研田
指硯。以田喻硯,把讀寫看作耕作。 清 方文 《寄懷邢孟貞》詩之二:“但培書種大,勿恤研田荒。”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軼事》:“朱門俯仰成春夢,白袷飄零老研田。”參見“ 硯田 ”。
墨池
(1).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 晉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後世。 唐 裴說 《懷素台歌》:“ 永州 東郭有奇怪,筆家墨池遺跡在。” 宋 曾鞏 《墨池記》:“﹝ 臨川 ﹞ 新城 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硯。 宋 范正敏 《遯齋閒覽·墨地皮棚》:“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常自呼硯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文房四寶都拈住,謾把松煙試,墨池點得兔毫濃,拂拭錦箋一紙。” 郁達夫 《采石磯》七:“他拿起筆來,往墨池裡掃了幾掃,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
(3).指習書寫字處。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閒遊西湖》詩:“墨池憐嗜學,丹青羨登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誰子?後生是畏,前聖有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玩具·高麗貢紙》:“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陳矣。”
(4).制筆時,以羊青毛為最內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筆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齊,亦使平均。”
不羨
不過分。《淮南子·精神訓》:“無天下不虧其性,有天下不羨其和。” 高誘 註:“羨,過;和,適也。”
徐氏
春秋 時 殷 民六族之一。《左傳·定公四年》:“ 殷 民六族: 條氏 、 徐氏 、 蕭氏 、 索氏 、 長勺氏 、 尾勺氏 ,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醜類,以法則 周公 ,用即命於 周 。”
慚負
亦作“慙負”。羞慚;慚愧辜負。《後漢書·樊宏傳》:“無功享食大國,誠恐子孫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負黃泉。”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謝賜御筵表》:“方次舊聞,已叨優禮,省循非稱,慚負失容。” 嚴復 《送沉濤園備兵淮揚》詩:“誰言死後無窮感,慚負先生遠到期。”
四庫
我國古代宮廷藏書的地方,分庫收藏經、史、子、集四部類圖書
而今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毛 * 《憶秦娥·婁山關》
檢勘
(1).檢驗考核。《新唐書·元載傳》:“時擬奏文武官功狀多謬舛, 載 虞有司駁正,乃請別敕授六品以下官,吏部、兵部即附甲團奏,不須檢勘,欲示權出於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會昌五年舉格節文》:“今諸州府所試,各須封送省司檢勘。” 宋 司馬光 《務實》:“材任相違,職業廢弛,而檢勘出身,比類資序,其於審官,不亦遠乎?”
(2).檢查考定。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陳導》:“見一人龐眉大鼻,在舟檢勘文書,從者三五人。” 後蜀 何光遠 《鑒誡錄·神口開》:“ 唐 大中 初,有 任士元 與 宇文錯 爭田,俱無公執,雖經檢勘,難定是非。”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楊。—— 唐· 杜甫《壯遊》
(2) 溫文爾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西遊記》
讀書人
(1) 被指定給別人朗讀的人(如被指定在吃飯時間高聲朗讀的人)
(2) 知識分子;士人(你們都是讀書人,知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