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撫知潭州李公(芾)原文
平楚樓頭矢石驚,焚香稽首別宸京。
盡殲妻子期全節,寧死封疆不忍生。
煙燄張空隳趙壁,旌旗倒影下湘城。
善刀人在同觀化,名與澄江一樣清。
詩詞問答
問:湖南安撫知潭州李公(芾)的作者是誰?答:劉麟瑞
問:湖南安撫知潭州李公(芾)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湖南安撫知潭州李公(芾)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2. 芾
參考注釋
平楚
(1).謂從高處遠望,叢林樹梢齊平。 南朝 齊 謝朓 《宣城郡內登望》詩:“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唐 李商隱 《訪隱》詩:“月從平楚轉,泉自上方來。”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平林》:“楚,叢木也;登高望遠,見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 魯迅 《阻郁達夫移家杭州》詩:“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岑。”
(2).猶平野。 宋 文天祥 《汶陽道中》詩:“平楚渺四極,雪風迷遠天。” 清 馮桂芬 《勸樹桑議》:“西北諸省千百里,彌望平楚,莫不宜桑。”
樓頭
(1).樓上。 唐 王昌齡 《青樓曲》之一:“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 建章 。”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落日樓頭,斷鴻聲里, 江 南遊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辭》:“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處……樓頭觀者人如堵。”
(2). 宋 時對欺詐者的鄙稱。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委巷叢談五》:“言人虛偽不檢者曰樓頭。蓋 宋 時 何 家樓下多亡賴,以濫惡物欺人,其時有‘ 何 樓’之號。樓頭者,蓋 何 樓之惡魁也。”
矢石
(1).箭和壘石,古時守城的武器。《左傳·襄公十年》:“ 荀偃 、 士匄 帥卒攻 偪陽 ,親受矢石。”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弟與我同冒矢石,瘡痍周身,傷失右眼,不得尺寸之報,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
(2).指戰爭,打仗。《史記·晉世家》:“矢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孟子 不以矢石為功, 揚雲 不以治民益世,求仁而得,不亦可乎!”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天子抑其言,而講和之策遂定焉。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
焚香
(1) 燒香
焚香拜佛
(2) 點燃香支
焚香禱告
稽首
(1)
(2) 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周禮·春官·大祝》。賈公彥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頓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國語·晉語》
孟明稽首曰。——《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國演義》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禮,一般在見面時用
神仙見 西門慶,長揖稽首就坐。——《 * 》
宸京
京城,帝都。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闌乾倚徧盼才郞,莫戀宸京 黃四娘 。”因系帝王所居處,亦以借稱皇帝。《宣和遺事》前集:“梨園奏和雅之音,樂府進婆娑之舞,絳綃樓上,三千仙子捧宸京;紅玉闌中,百萬都民瞻聖表。”
妻子
(1) 男子的正式配偶
(2) 妻子和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卻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
全節
(1).保全氣節。《漢書·昭帝紀》:“栘中監 蘇武 前使 匈奴 ,留單于庭十九歲乃還,奉使全節,以 武 為典屬國,賜錢百萬。”《北齊書·傅伏傳》:“ 齊 軍 晉州 敗後,兵將罕有全節者。” 明 唐順之 《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其幸而恆處於有可慕有可懼之地,則可以終其身而不至於壞,而世遂以全節歸之。” 清 顧炎武 《刈禾長白山下》詩:“食力終全節,依人尚厚顏。”
(2).謂婦女保全貞操。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 趙五娘 千里尋夫,隻身無伴,未審果能全節與否。”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古列女傳》:“ 春秋 時,婦人以全節著者,《詩》惟 共姜 ,《春秋》惟紀 叔姬 。”
封疆
(1) 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標記,聚土而成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孫丑下》
(2) 將某一地區全權交給官吏管理
封疆大元帥
執掌封疆之印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趙壁
(1). 韓信 擊 趙 ,佯棄鼓旗,誘 趙 軍空壁逐利,即馳入 趙 軍壁壘,遂大破 趙 軍。事載《史記·淮陰侯列傳》。《宋書·胡藩劉康祖等傳論》:“蓋乃 趙 壁拔幟之機, 官渡 熸師之日。” 清 王省山 《奉檄調赴軍營途中雜書》詩:“ 韓信 趙 壁摧, 曹操 袁 軍盪。”
(2).借指敵軍的營壘。 清 趙文哲 《充齋枉顧復出一章》詩:“飛將軍號 君孰錫 ,一幟翩然馳 趙 壁。”
旌旗
旗幟
旌旗裂。——《資治通鑑·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鑑》
鐘鼓旌旗。——宋· 蘇軾《教戰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
倒影
倒立的影子
善刀
拭刀。《莊子·養生主》:“善刀而藏之。” 陸德明 釋文:“善,猶拭也。”後用以指事前的準備。 明 李贄 《與友朋書》:“ 周 善藏,非萬全不發,故人但見其巧於善刀,而不見其能於遊刃。 顧 善發,然發而人不見,故人但見其能於遊刃,而不見其巧於善刀。”
觀化
(1).觀察變化;觀察造化。《莊子·至樂》:“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惡焉!” 唐 李白 《送岑徵君歸鳴皋山》詩:“探元入窅默,觀化游無垠。” 清 姚鼐 《萬年庵次劉石葊韻以呈浦山》:“觀化吾生眇,焉知從古年。”
(2).引申為死亡的婉辭。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二十:“ 熙寧 十年夏, 康節先生 感微疾,氣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謂 司馬溫公 曰:‘某欲觀化一巡如何?’ 溫公 曰:‘先生未應至此。’” 明 宋濂 《題李霽峰先生墓銘後》:“未及往見,而先生竟觀化冥冥之中。”
(3).觀察教化。《呂氏春秋·具備》:“ 巫馬旗 短褐衣弊裘,而往觀化於 亶父 。”
澄江
(1).清澈的江水。 南朝 齊 謝朓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宋 柳永 《輪台子》詞:“霧斂澄江,煙消藍光碧。”
(2).水名。在 海南島 上。有二源:一出 瓊山縣 西石山 ,叫 內澄江 ;一出 瓊山縣 虎村嶺 ,叫 外澄江 。二水在 澄邁縣 南匯合入海。江水清澈,故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廣東六·瓊州府》:“ 澄江 在縣東,源出山谷間,下流達 新安江 。”
(3). 江蘇省 江陰市 的別稱。古 長江 流到這裡,江面驟寬,流緩沙沉,故有此稱。 宋 俞巨源 《<江陰縣誌>序》:“ 大江 自 京口 來,委折而南,浩漾澎湃,勢益壯越,數百里聚為 澄江 之區。” 宋 元 時城內置 澄江驛 。舊稱縣城北門為 澄江門 ,門外有 澄江河 ,有橋叫 澄江橋 。
一樣
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