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七星岩和曾景亮同年(端平乙未)

作者:趙崇垓 朝代:宋代

原文

地本乎陰竅本空,岩名以斗古傳風。

世人適意為行樂,造物何心著巧功。

弱水蓬萊仙境界,石橋方廣佛神通。

達觀不作塵寰看,笑挹天漿樂在中。

詩詞問答

問:《游七星岩和曾景亮同年(端平乙未)》的作者是誰?答:趙崇垓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2. 端平乙未

參考注釋

陰竅

(1).指 * 和尿道。《周禮·天官·疾醫》“兩之以九竅之變” 漢 鄭玄 註:“竅之變,謂開閉非常,陽竅七,陰竅二。” 賈公彥 疏:“雲陽竅七者,在頭露見,故為陽也,陰竅二者,在下不見,故為陰。”

(2).特指女子 * 。 清 袁枚 《新齊諧·采戰之報》:“京師人 楊某 ,習採戰之術,能以鉛條入陰竅,而呼吸進退之。”

(3).凹下的紋路。 宋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余嘗見 夏 琱戈,於銅上相嵌以金,其細如髮。 夏 器大抵皆然,歲久金脫,則成陰竅,以其刻畫處成凹也。”

(4).幽深的洞穴。 元 * 潤 《山川圖詩呈解之昂御史》:“山川結靈根,厚地秉陰竅。”

傳風

見“ 傳諷 ”。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宋· 周敦頤《愛蓮說》

適意

(1) 舒適

房子寬敞明亮,住得很適意

(2) 適合心意

他為這種適意的幻想所包圍,覺得其中的樂趣在招引他。——《堂吉訶德》

行樂

一般以為是“尋歡作樂”、“享樂”的同義詞,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把“行樂”講成“持樂觀態度”比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世間行樂亦如此。——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造物

(1) 創造萬物,也指創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氣;造化

弱水

(1).古水名。由於水道水淺或當地人民不習慣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濟渡的,古人往往認為是水弱不能載舟,因稱弱水。故古時所稱 弱水 者甚多。(1)《書·禹貢》:“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導 弱水 至於 合黎 ,餘波入於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肅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與 甘州河 合流後的 黑河 ,入 內蒙古 境後,稱 額濟納河 。(2)《山海經·西山經》:“ 勞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指今 陝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經·大荒西經》:“﹝ 崑崙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淵。”《史記·大宛列傳》:“ 安息 長老傳聞 條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後漢書·西域傳·大秦》:“﹝ 大秦國 ﹞西有 弱水 、 流沙 ,近 西王母 所居處。”所指皆在西方遠處以至國外。(4)《漢書·地理志下》:“ 金城郡 …… 臨羌 。”原註:“西有 須抵池 ,有 弱水 、 崑崙山 祠。”可能指今 青海 。(5)《後漢書·東夷傳·夫餘》:“北有 弱水 。”當在今 黑龍江 省境內。(6)《資治通鑑·宋文帝元嘉六年》:“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 涿邪山 。”當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7)《新唐書·西域傳上·東女》:“有 弱水 南流。”當在今 青海 或 西藏 境。(8)《新唐書·北狄傳·奚》:“以 奚 阿會部 為 弱水州 。”當在今 內蒙古 東境。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爾 西北部 吉爾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寶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進軍至此。

(3).古代神話傳說中稱險惡難渡的河海。《海內十洲記·鳳麟洲》:“ 鳳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 宋 蘇軾 《金山妙高台》詩:“ 蓬萊 不可到,弱水三萬里。”《西遊記》第二二回:“八百 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紅樓夢》第二五回:“一足高來一足低,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 蓬萊 弱水西。”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嗚呼!現象如是,雖弱水四環,鎖戶孤立,猶將汰於天行,以日退化。”

(4).猶言愛河情海。《紅樓夢》第九一回:“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蘇曼殊 《碎簪記》:“余曰:‘然則二美並愛之矣。’ 莊湜 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義,當識吾心。’余曰:‘今問子,心所先屬者阿誰?’曰:‘ 靈芳 。’”三千,喻其多。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境界

(1) 邊界,疆界

(2) 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呈現出的情況

思想境界高

(3) 處境

境界危惡。——宋· 文天祥《 指南錄後序》

石橋

(1).石造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河東岸有石橋,橋本當河,河移,故廁岸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凌石橋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鵑 《賞菊椰子林》:“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勝 石樑 。梁連線二山,形似橋,故稱。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橋 。” 宋 梅堯臣 《送微上人歸省天台》詩:“釋子懷慈母,吾儒未易輕。不尋琪樹去,肯向 石橋 行。” 宋 梅堯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詩:“常觀月從東方出,想照 石橋 旁畔人。”

方廣

(1).面積;範圍。《宣和遺事》後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雲是 西污州 ……其中方廣不甚大,有屋數十間,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南海盤陀石》:“ 武當山 聖帝金殿,方廣不踰二丈,雖容千人,亦復不窄。”

(2).佛教語。大乘經典、教義的通稱。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方廣東被,教肄南移。” 呂延濟 註:“方廣,佛號也。” 隋 吉藏 《勝鬘寶窟》卷中:“方廣者,是大乘經之通名也……理正為方,言富為廣。”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誦經寶林寺訪之作》詩:“不然何今日,含淚訪方廣。”

神通

佛教指神佛具有的神奇能力,今指出奇的手段或本領

大顯神通

老栓倒覺得爽快,仿佛一旦變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給人生命的本領似的。—— 魯迅《藥》

達觀

心胸開朗,見解通達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塵寰

人世間

自此塵寰音信斷

天漿

(1).天上的飲料、漿汁。 唐 韓愈 《調張籍》詩:“刺手拔黥牙,舉瓢酌天漿。”

(2).喻指甘美的飲料、漿汁。 唐 竇牟 《李舍人少尹惠家醖一小榼立書絕句》:“禁瑣天漿嫩,虞行夜月寒。” 宋 蘇軾 《食荔枝》詩:“炎雲駢火實,瑞露酌天漿。”

(3).甜石榴的別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石榴甜者謂之天漿,能已乳石毒。”

詩詞推薦

游七星岩和曾景亮同年(端平乙未)原文_游七星岩和曾景亮同年(端平乙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