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湍流激石韻泠泠,無定定中聲與形。
仁者謂仁知謂知,故予祇作徵招聽。
詩詞問答
問:《題錢維城山水四十八幀·其四十三·石淙流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青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湍流
急而迴旋的水流
泠泠
(1) 形容清涼;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中聲
(1).中和之聲。《左傳·昭公元年》:“先王之樂,所以節百事也,故有五節,遲速本末以相及,中聲以降,五降之後,不容彈矣。” 杜預 註:“此謂先王之樂得中聲,聲成,五降而息也。” 楊伯峻 註:“宮商角徵羽五聲,有遲有速,有本有末,調和而得中和之聲,然後降於無聲。”《國語·周語下》:“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 韋昭 註:“考,合也,謂合中和之聲。” 明 唐順之 《送陸訓導序》:“昔 孔子 患 鄭 、 衛 之聲亂於雅頌,乖剌無所從正……自是刪《詩》,定其中聲,得三百篇。”
(2).指五音中的商聲。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宮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故商為中聲。”
仁者
(1).有德行的人。《左傳·定公四年》:“《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論語·子罕》:“ 子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墨子·節葬》:“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南史·孔靈符傳》:“夫題里逆心而仁者不入。”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師》詩:“仁者雖無敵,王師尚有徵。”
(2).有恩情的人。《禮記·喪服四制》:“比終茲三節者,仁者可以觀其愛焉,知者可以觀其理焉,強者可以觀其志焉。” 鄭玄 註:“仁,有恩者也。” 孔穎達 疏:“孝子居喪,性有仁恩則居喪思慕,可以觀其知愛親也,若不愛親,則非仁恩也。”
(3).佛教語。對人的尊稱。《大日經疏》卷四:“梵音爾儞,名為仁者。”《法華經·序品》:“四眾龍神,瞻察仁者。”
徵招
徵召,徵聘。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詩:“勸君韜養待徵招,不用雕琢愁肝腎。”參見“ 徵召 ”。
古樂章名。《孟子·梁惠王下》:“﹝ 景公 ﹞召大師曰:‘為我作君臣相説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 趙岐 註:“《徵招》、《角招》,其所作樂章名也。” 楊伯峻 註:“招同‘韶’。”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題錢維城山水四十八幀·其四十三·石淙流韻原文_題錢維城山水四十八幀·其四十三·石淙流韻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