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蛟歌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搏蛟歌原文

白額猛虎已射殺,長橋尚有老毒蛟。

1*1人累百不可數,水南敗骨如危巢。

里中父老坐嘆息,三害未除凶已極。

驕人好好勞人悲,終朝對餐不能食。

嗟哉父老公莫憂,佩刀勇士吾姓周。

橫波叱水水不流,幽陰鬼叫風颼飀。

怒眸直視烱如電,流血玄黃龍野戰。

寶刃光寒殺氣腥,批鱗拔角不足羨。

道上行人走決決,閉門讀書方折節。

詩詞問答

問:搏蛟歌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搏蛟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白額

猛虎。《晉書·周處傳》:“ 南山 白額猛獸, 長橋 下蛟,並子為三矣。” 唐 李白 《大獵賦》:“雖鑿齒磨牙而致伉,誰謂南山白額之足覩。” 王琦 註:“白額虎蓋虎之老者,力雄勢猛,人所難御。” 明 沉璟 《義俠記·旌勇》:“山村早收,白額當人吼;山行早休,白骨妨人走。”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郴游日記》:“居者閉戶,防倀鬼或呼其名;行人戒塗,畏山君適逢其怒……願冥冥鑒此丹忱,俾逐逐射茲白額。”

猛虎

即老虎

猛虎下山

射殺

用箭射死。 宋 蘇軾 《將官雷勝得過字代作》詩:“一雙鐵絲箭,未發手先唾。射殺雪毛狐,腰間餘一箇。” 郭沫若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不久 楚悼王 一死( * 前三八一年), 楚國 的反動公族們便把 吳起 射殺了。”

長橋

橋名。在 江蘇省 宜興市 ,建於 東漢 時,相傳為 晉 周處 斬蛟處,又名 蛟橋 。橋跨 荊溪 ,又名 荊溪橋 。《晉書·周處傳》:“ 南山 白額猛獸, 長橋 下蛟,並子為三矣。”《初學記》卷七引 晉 祖台之 《志怪》:“ 義興郡 溪渚 長橋 下,有蒼蛟吞噉人, 周處 執劍橋側,伺久之,遇出。於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瘡,流血滿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賀 《聽穎師彈琴歌》:“誰看挾劍赴 長橋 ,誰看浸髮題春竹。” 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 周處 長橋 役, 侯調 短弄哀。”

*

對人的殺害

你不可 *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水南

見“ 水南山人 ”。

危巢

高樹上的鳥巢。 唐 王維 《白鸚鵡賦》:“易喬枝以羅袖,代危巢以瓊室。” 宋 蘇軾 《後赤壁賦》:“攀棲鶻之危巢,俯 馮夷 之幽宮。” 清 吳偉業 《賦得西隱寺古松》詩:“絶頂危巢鸛,奔枝破壁龍。”

里中

(1).指同里的人。《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秦 詔書購求兩人,兩人亦反用門者以令里中。” 清 袁枚 《新齊諧·賣漿者兒》:“西鄰 唐 姓者向信鬼神之事,里中祀 東嶽帝 , 唐 主其事。”

(2).猶家中。《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孤兒行》:“里中一何譊譊,願欲寄尺書,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鑑》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聖武紀》

(2) 嘆美;讚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三害

晉 周處 少年時危害鄉里,時人把他同南山虎、長橋蛟並稱為“三害”。《晉書·周處傳》:“ 處 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邪?’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 處 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並子為三矣!’”

驕人

(1).得志的小人。《詩·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2).傲慢自大的人。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捐貧賤之故舊,輕人士而踞傲者,驕人也。”亦指高傲倔強的人。 丘復 《寄曹耐公汕頭》詩:“驕人枯骨勁,歷刼頭顱強。”

(3).傲視他人;向他人顯示驕矜。《史記·魏世家》:“諸侯而驕人則失其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其家。”《後漢書·馮衍傳論》:“夫貴者負埶而驕人,才士負能而遺行,其大略然也。” 明 文徵明 《何元郎傲園》詩:“適意乾坤聊肆志,放言貧賤敢驕人。” 鄒韜奮 《經歷》二十:“拋棄本國話不用,卻用起外國語來,好像要以此驕人似的,這是最可厭惡的卑鄙的心理。”

好好

(1).喜悅貌。《詩·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毛 傳:“好好,喜也。”

(2).猶認真,努力。 唐 李商隱 《送崔珏往西川》詩:“浣花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武王伐紂平話》卷下:“ 文王 曰:‘上啟母,善保歲寒,好好將息,切莫生憂。’”《水滸傳》第三七回:“那梢公喝道:‘你三個好好商量,快回我話。’”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3).形容很好,完好。《水滸傳》第九八回:“今已三年有餘,屍骸如何兀是好好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把好好東西都丟一地,可惜,可惜!”《儒林外史》第九回:“船家道:‘好好的一條河路,你走就走罷了。’”

(4).謂平白無故,無端。 宋 秦觀 《品令》詞之一:“好好地惡了十來日,恰而今、較些不?”《紅樓夢》第七四回:“只見 賈璉 進來,拍手嘆氣道:‘好好的又生事!’”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雙喜 也是大人了,怎么好好的會失足落下河去的呢?”

(5). 唐 樂妓名。 唐 杜牧 《張好好詩》序:“ 牧 太和 三年,佐故吏部 沉公 江西 幕, 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後泛指樂妓。 宋 張耒 《贈張公貴》詩:“酒市逢好好,琵琶失玲瓏。”

(6).猶大大。多用來形容程度深。《<劉半農詩選>自序》:“好好的透了一口氣。”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果然今朝弄出事情來了!你這次是好好的要吃點苦頭的了。”

勞人

(1).憂傷之人。《詩·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馬瑞辰 通釋:“ 高誘 《淮南子》註:‘勞,憂也。’‘勞人’即憂人也。”

(2).勞苦之人。《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己亥,罷 洛陽 、 京兆 進苑囿瓜菓,憫勞人也。” 宋 梅堯臣 《秦始皇馳道》詩:“ 秦帝 觀滄海,勞人何得脩。” 魯迅 《花邊文學·論秦理齋夫人事》:“孤兒寡婦,貧女勞人之順命而死,或雖然抗命,而終於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經上誰的口,動誰的心呢?”

終朝

(1).早晨。《詩·小雅·采綠》:“終朝采緑,不盈一匊。” 毛 傳:“自旦及食時為終朝。”《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楚子 將圍 宋 ,使 子文 治兵於 睽 ,終朝而畢,不戮一人。”

(2).整天。 晉 陸機 《答張悛》詩:“終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 唐 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詩:“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 清 李漁 《奈何天·巧怖》:“願相同,終朝不離。”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嗟哉

嘆詞。 漢 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鳥飛不度,獸不敢臨,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後漢書·耿弇傳論》:“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唐 韓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歸讀古人書,盡日不得息。”

老公

(1) 丈夫的俗稱

(2) 宦官的俗稱

(3)

(4) 老年人的通稱

(5) 對老年人的蔑稱

佩刀

腰間佩帶的刀

引佩刀自刺。——《漢書·李廣蘇建傳》

勇士

勇敢的士兵。後泛指有力氣有膽量的人

勇士秦武陽。——《戰國策·燕策》

其人勇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此乃勇士頭。——晉· 乾寶《搜神記》

橫波

(1) 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一種波,無線電波和光波即是

(2) 眼神閃爍

橫波顧盼

陰鬼

鬼。 唐 呂岩 《七言》詩:“龍虎順行陰鬼去,龜蛇逆往火龍來。” 金 王處一 《滿庭芳·示門人令往文登設貧》詞:“滅火須憑法忍,除陰鬼,全仗禪刀。”《古今小說·羊角哀捨命全交》:“ 伯桃 曰:‘弟陽人也,我皆陰鬼;陽人雖有勇烈,塵世相隔,焉能戰陰鬼也?雖蒭草之人,但能助喊,不能退此強魄。’”

颼飀

(1).象聲詞。風雨聲。 明 湯式 《小桃紅·姚江夜泊》曲:“江風吹雨響颼飀,寒滲青衫透。” 清 華文裕 《渡江雲》詞:“颼飀幾絲風雨,密密疎疎,做晚涼時候。”

(2).風凜冽貌。 唐 李頎 《聽安萬善吹觱篥歌》:“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 宋 王安石 《杜甫畫像》詩:“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飀。”

(3).指寒氣,寒風。 唐 戴公懷 《奉郎中遊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監趙婺州齊處州》詩:“叢崖散滴瀝,近谷藏颼飀。” 宋 陸游 《夜坐庭中達旦》詩:“足倦獨行驚踸踔,髮稀久坐怯颼飀。”

(4).衰敗貌。 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韻》:“只憐心浩蕩,不管鬢颼飀。”

直視

注視前方;正視

直視人生

流血

(1) 人或動物的血液從傷口流出

傷口大量地流血

(2) 特指負傷或犧牲

黃龍

(1).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名。讖諱家以為是帝王之瑞徵。《呂氏春秋·知分》:“ 禹 南省,方濟乎 江 ,黃龍負舟。”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赤雀翻然至,黃龍豈假媒。” 仇兆鰲 註:“《尚書中候》:‘ 舜 沉璧於河,榮光休至,黃龍負卷舒圖,出入壇畔。’”

(2).指真命天子。 唐 呂岩 《參黃龍機悟後呈偈》詩:“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3).黃銅鑄成的龍,以為盟約的信物。《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板楯蠻夷》:“ 秦昭襄王 時有一 * ,常從羣虎數游 秦 、 蜀 、 巴 、 漢 之境,傷害千餘人。 昭王 乃重募國中有能殺虎者,賞邑萬家,金百鎰。時有 巴郡 閬中 夷 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樓射殺 * 。 昭王 嘉之,而以其 夷 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盟曰:‘ 秦 犯 夷 ,輸黃龍一雙; 夷 犯 秦 ,輸清酒一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及 秦昭 盟 夷 ,設黃龍之詛。”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賊諾沒弄楊虔柳露布》:“於是廣布朝恩,恭宣帝澤,申之以安撫,曉之以存亡。信重蠻陬,無負黃龍之約。”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南州舊俗,滛其白獸之祠;西棘餘甿,背我黃龍之約。”

(4).星座名。 唐 楊炯 《渾天賦》:“南宮則黃龍賦象,朱鳥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

(5).指此星座所在之分野--南方。 清 譚瑩 《重有感》詩之五:“青雀黃龍賸劫灰,拖罾應募卻環來。”

(6).艦船名。《隋書·楊素傳》:“ 素 居 永安 ,造大艦,名曰五牙……次曰黃龍,置兵百人。自餘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7).指長槍。 明 沉采 《千金記·遊說》:“白羽一揮同發矢,黃龍三轉倒拖鎗。”

(8).古城名。即 龍城 。 唐 沉佺期 《雜詩》之三:“聞道 黃龍 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 漢 家營。” 明 謝榛 《中秋宴集》詩:“ 黃龍 塞上征夫淚, 丹鳳 城中少婦愁。”

(9).府名。 契丹 天顯 元年(公元926年)置。治所在今 吉林省 農安縣 。 保寧 七年(公元975年)廢, 開泰 九年(公元1020年)復置。 金 天眷 三年(公元1140年)改為 濟州 。《宋史·岳飛傳》:“ 飛 大喜,語其下曰:‘直抵 黃龍府 ,與諸君痛飲爾!’” 明 無名氏《精忠記·伏闕》:“約諸軍痛飲在 黃龍 ,鑾輿指日當迎奉。” 清 趙翼 《岳忠武墓》詩:“生平誓踏 賀蘭山 ,未飲 黃龍 一杯酒。”後借指敵方的都城、巢穴。 明 史可法 《請進取疏》:“始矜壯志於上馬,謂 黃龍 之直抵有期;終耗雄心於跨驢,謂 西湖 之行樂可老。” 清 黃遵憲 《新嘉坡雜詩》之十一:“會飲 黃龍 去,馱經白馬來。” 陳毅 《哭彭雪楓同志》詩:“知君無限恨,未得飲 黃龍 。”

(10). 端溪 硯石品名。 宋 范纂 《端溪硯譜》:“石之病者……曰黃龍,灰黃色,如龍蛇橫斜布石上。” 清 鈕琇 《觚賸·石言》:“東洞西側深處曰 飛鼠巖 ,其石有紋曰黃龍,斜亘石面,工指為瑕。”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 漢 軍 董元鏡 在京師市上買端硯,中有黃氣一縷,即《硯譜》中所謂‘黃龍’也。”

(11).借指 黃河 。 郭沫若 《豫秦晉紀游·訪花園口》詩:“ 東風渠 上舒長望,已伏黃龍護我華。”《人民文學》1978年第5期:“驚看倒轉乾坤手,腰斬黃龍利萬年。”

(12).比喻成條成片的黃色煙塵或沙漠。《文匯報》1982.6.23:“從此, 吳淞 上空肆虐二十多年的七條黃龍被真正制服了。”《文匯報》1983.12.6:“ 遼寧省 西北部, 科爾沁 沙地東南端,有一個叫 章古台 的地方,原是黃沙漠漠八百里瀚海伸向 遼西 內陸的黃龍之首。”

野戰

在野外進行的戰鬥,區別於在要塞或城市的戰鬥

殺氣

(1) 兇惡嚇人的氣勢

殺氣騰騰

(2) 發泄氣憤;出氣

你有委屈就說出來,不該拿別人殺氣

(3) 陰氣;寒氣

匈奴處北地,寒,殺氣早降。——《史記·匈奴列傳》

(4) 戰場上殺伐之氣,借指戰事

殺氣騰空

批鱗

(1).謂敢於直言犯上。《陳書·後主紀》:“若逢廷折,無憚批鱗。”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審平反紀略》:“ 曹御史 狂戇批鱗,不識忌諱,囚繫十載。” 清 邵長蘅 《題冀渭公所藏楊忠愍梅花詩卷》詩:“濺血九原仍化碧,批鱗一疏獨留丹。” 梁啓超 《中國歷史上革命之研究》:“足下而誠欲行革命也,誠欲行革命以救 中國 也,則批鱗逆耳之言,毋亦有一顧之價值耶!”參見“ 批逆鱗 ”。

(2).削除魚鱗。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二折:“快與我抹下淺盆,磨下刀刃,你看我雪片也似批鱗。”

不足

(1)

不充足,不夠,滿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樂府詩集·陌上桑》

最愛湖東行不足。——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沒有

信心不足

(3)

少於,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5)

不值得,不必

道上

途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謝車騎 在 安西 艱中, 林道人 往就語,將夕乃退。有人道上見者,問云:‘公何處來?’” 黃濟人 《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第十章:“ 文強 繼續道:‘ 林氏 夫人在道上碰上一個農民,她給了他金子,農民用毛驢把她送到 葫蘆島 林偉濤 那裡。’”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三國演義》

行人駐足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決決

亦作“決決”。1.水流貌。《廣雅·釋訓》:“涓涓、決決……流也。” 南朝 梁 王僧孺 《從子永寧令謙誄》:“悠悠 越 障,決決 閩 海。” 宋 梅堯臣 《和仲文西湖野步》:“決決堰根水,層層湖上田。” 明 何景明 《仲春雨霽出遊》詩:“決決松上溜,潺潺石間流。”

(2).形容水流聲。 唐 盧綸 《山店》詩:“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宋 蘇軾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詩:“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決決水聲湲,重重山色赴。”

(3).傳說中的水名。《山海經·北山經》:“ 決決之水 出焉,而東流注於 河 。”《廣雅·釋訓》“決決” 王念孫 疏證:“決決,水貌也,故因以為水名。”

閉門讀書

關起門來在家裡讀書。原意是獨自學習,而不與別人切磋。後也用以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折節

(1).屈己下人。《管子·霸言》:“折節事彊以避罪,小國之形也。” 宋 王安石 《給事中孔公墓志銘》:“而宰相使人説公稍折節以待遷,公乃告以不能。”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 李遵勖 為駙馬都尉,折節待士。” 清 陳夢雷 《絕交書》:“老年兄以桑梓鉅望,道貌沖和,折節下交,每以遠大相許。”

(2).強自克制,改變平素志行。《史記·貨殖列傳》:“富人爭奢侈,而 任氏 折節為儉,力田畜。”《南史·循吏傳·何遠》:“ 遠 本倜儻,尚輕俠。至是乃折節為吏,杜絶交遊,饋遺秋毫無所受。” 宋 蘇軾 《方山子傳》:“少慕 朱家 、 郭解 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 鄭觀應 《盛世危言·防海下》:“為武員者皆折節讀書,不徒血氣之勇。”

詩詞推薦

搏蛟歌原文_搏蛟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