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拜掃

作者:李賢 朝代:明代

寒食拜掃原文

宿草青青郭外墳,每逢寒食倍傷神。

紙錢灰繞墦間祭,楊柳花隨陌上塵。

寂寞九原春事老,氤氳萬井曉煙新。

浮生漸覺光陰少,往事興懷一岸巾。

詩詞問答

問:寒食拜掃的作者是誰?答:李賢
問:寒食拜掃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寒食拜掃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賢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賢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宿草

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為悼念亡友之辭

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禮·檀鄉上》

青青

(1) 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 姜夔《揚州慢》

(2) 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每逢

每當遇到。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一回:“夫人終是放心不下,每逢督辦出門,必要叫著他兄弟同走。” 茅盾 《子夜》十八:“每逢有什麼腳步聲從她房外經過,她就尖起耳朵聽。”

寒食

(1).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於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鹹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後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並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採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於其下者。”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傷神

(1) 耗損精神

做這事真夠傷神的

(2) 傷心

黯然傷神

紙錢

迷信的人燒給死人、鬼神的銅錢形紙片

柳花

(1).柳樹開的花,呈鵝黃色。 唐 杜甫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詩:“雀啄江頭黃柳花,鵁鶄鸂鶒滿晴沙。” 元 張可久 《憑闌人·暮春即事》曲:“小玉闌乾月半掐,嫩緑池塘春幾家。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

(2).指柳絮。 南朝 陳後主 《洛陽道》詩之四:“柳花塵里暗,槐色露中光。”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詩:“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 姬壓酒喚客嘗。” 宋 楊萬里 《閒居初夏午睡起》詩:“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孩童捉柳花。” 宋 楊伯嵒 《臆乘·柳花柳絮》:“柳花與柳絮迥然不同。生於葉間成穗作鵞黃色者,花也;花既褪,就蔕結實,其實之熟亂飛如綿者,絮也。古今吟詠,往往以絮為花、以花為絮,略無區別,可發一笑。”

上塵

舊時表奏函牘中表示謙抑的套語,意為有污尊長視聽。 晉 庾亮 《讓中書監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榮昧進,日爾一日,謗讟既集,上塵聖朝。” 宋 宋祁 《上李相為撰燕子樓記書》:“輒譔定記草,上塵省覽。審若疎謬蕪累,恐辱琬琰,伏望掇去,別咨名才。” 清 《與董樵書》:“形跡阻隔,悃款莫通。輒録數詩,上塵洞矚。”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九原

本為山名,在今山西新絳縣北。相傳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後世因稱墓地為九原。

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春事

(1).春耕之事。《管子·幼官》:“地氣發,戒春事。” 唐 李白 《寄東魯二稚子》詩:“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宋 王初寮 《履道象州上元》詩:“幽懷不自閒,欲逐春事起。安得五畝園,種蔬引江水。”

(2).春色;春意。 唐 徐晶 《同蔡孚<五亭詠>》:“幽棲可憐處,春事滿林扉。” 明 劉基 《次李子庚韻》:“風落餘花春事非,愁心煙雨共霏霏。” 清 曹寅 《菜花歌》:“四月 吳 中春事足,四郊花氣穿城瀆。”

(3).特指花事。 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4).指男女歡愛。 明 沉仕 《偶見》曲之二:“交鸞鳳春事無涯,不覺香露滴、牡丹芽。”

氤氳

煙氣、煙雲瀰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唐· 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雲煙氤氳

萬井

(1).古代以地方一里為一井,萬井即一萬平方里。《漢書·刑法志》:“地方一里為井……一同百里,提封萬井。”

(2).千家萬戶。 唐 陳子昂 《謝賜冬衣表》:“三軍葉慶,萬井相歡。”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中秋》詞:“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 明 鳳尹岐 《送兄廣東參政應奎》詩:“青連橄欖千家雨,黃觸桄榔萬井煙。”《花月痕》第八回:“閣( 呂仙閣 )分三層……遠則四圍山石,萬井人煙。”

浮生

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虛浮不定,因稱人生為“浮生”。 南朝 宋 鮑照 《答客》詩:“浮生急馳電,物道險絃絲。”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詩:“自言行樂朝朝是,豈料浮生漸漸忙。” 明 王錂 《春蕪記·宴賞》:“浮生回首如馳影,能消幾度閒愁悶。” 茅盾 《追求》三:“永別了!如夢的浮生,謎一樣的人生!”

光陰

明亮與陰暗,白晝與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後世即用以表時間

明月白露,光陰往來。——南朝梁· 江淹《別賦》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往事

從前的事情

往事歷歷在目

興懷

引起感觸。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舊唐書·忠義傳下·李源》:“言念於此,慨然興懷。” 劉師培 《文說·宗騷》:“推之感物興懷,援情記興,嫋嫋女蘿,寄離憂於公子,森森桂樹,望歸來於王孫。”

岸巾

謂掀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態度灑脫或衣著簡率不拘。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 中宗 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側門。” 宋 楊萬里 《和章漢直》:“岸巾過我燈前語,贈句清於月底梅。” 明 宋濂 《南澗子包公碣》:“性嗜酒,雖百觴不亂。當酣適之際,岸巾獨坐,高歌八韻律賦。” 清 陳維崧 《念奴嬌·季滄葦宅夜看歌姬演劇》詞:“重逢難必,岸巾且吸船玉。”

詩詞推薦

寒食拜掃原文_寒食拜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