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聞官軍已復保寧原文
大將臨興勢,神兵下武都。
地中鳴鼓角,天上拔蝥弧。
困獸誰能斗,長鯨竟就誅。
錦屏連劍閣,絕壁勒銘無。
詩詞問答
問:喜聞官軍已復保寧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喜聞官軍已復保寧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喜聞官軍已復保寧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八
參考注釋
大將
(1) 軍銜。將官的最高一級
(2) 比喻某一集團中的重要人物
(3) 高級將領的泛稱
當羅馬大將愷徹未到時。——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神兵
(1).猶天兵。謂秉承天意有天神為助之兵。常用以稱王師。《後漢書·皇甫嵩傳》:“旬月之間,神兵電埽。” 晉 陸機 《辯亡論上》:“神兵東驅,奮寡犯眾。”《魏書·張袞傳》:“今若鑾輿親動,賊必望麾崩散,寧容仰挫神兵,坐而縱敵。” 唐 徐堅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至德撫遐荒,神兵赴朔方。”
(2).神奇的兵器。謂寶劍。 晉 張協 《七命》:“揮之者無前,擁之者身雄……此蓋希世之神兵,子豈能從我而服之乎!” 唐 白居易 《李都尉古劍》詩:“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宋 范仲淹 《靈鳥賦》:“故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
下武
謂有聖德能繼先王功業。《詩·大雅·下武》:“下武維 周 ,世有哲王。” 鄭玄 箋:“下,猶後也……後人能繼先祖者,維有 周 家最大。” 北周 庾信 《賀新樂表》:“伏維皇帝,以下武嗣興,中陽繼業。” 宋 蘇軾 《元佑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我享維天,下武式 文王 之典,大孝嚴父, 孔子 謂 周公 其人。”
中鳴
(1).一種較為低沉的聲調。《晉書·樂志下》:“角,説者雲, 蚩尤 氏帥魑魅與 黃帝 戰於 涿鹿 ,帝乃始命吹角為龍鳴以御之。其後 魏武 北征 烏丸 ,越沙漠而軍士思歸,於是減為中鳴,而尤更悲矣。”
(2).吹奏樂器名。《隋書·禮儀志三》:“前部鼓吹一部,小鼓及鼙,長鳴、中鳴等各十八具,掆鼓、金鉦各二具。”
鼓角
戰鼓和號角的總稱。古代軍隊中為了發號施令而製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齊鳴,一彪軍出,放過馬謖,攔住 張郃。——《三國演義》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唐· 杜甫《閣夜》
天上
天空中。如:飛機在天上飛;月亮掛在天上。
蝥弧
春秋 諸侯 鄭伯 旗名。後借指軍旗。《左傳·隱公十一年》:“ 潁考叔 取 鄭伯 之旗蝥弧以先登, 子都 自下射之,顛。” 孔穎達 疏:“《周禮》諸侯建旂,孤卿建旜。而《左傳》 鄭 有蝥孤, 齊 有靈姑鉟,皆諸侯之旗也……其名當時為之,其義不可知也。” 唐 盧綸 《和張僕射<塞下曲>》:“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 太平天囯 楊秀清 蕭朝貴 《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公等世居中國,孰非上帝子女,倘能奉天誅妖,執蝥弧以先登,戒 防風 之後至;在世英雄無比,在天榮耀無疆。”
困獸
被圍困的野獸。比喻處絕境中的人。《晉書·李勢載記》:“授甲晨征,則理均於困獸;斬關宵遁,則義殊於前禽。”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四:“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清 錢謙益 《四川按察司僉事戴君恩授奉政大夫》:“以謂頓兵孤城之下,窮困獸以老師,不若收功片檄之中,解重圍以蹙寇。”參見“ 困獸猶鬭 ”。
長鯨
(1).大鯨。 晉 左思 《吳都賦》:“長鯨吞航,修鯢吐浪。”《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長鯨擊水, 天吳 覆舟。”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
(2).喻巨寇。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論逆臣則呼為問鼎,稱巨寇則目以長鯨。” 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馬嵬坡賦》:“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迴轡兮 蜀 門。” 明 王世貞 《綱鑑會纂·梁元帝》:“ 淮海 長鯨,雖雲授首, 襄陽 短狐,未全革面。”
錦屏
(1).錦繡的屏風。 唐 李益 《長干行》:“鴛鴦緑浦上,翡翠錦屏中。” 前蜀 魏承班 《玉樓春》詞:“愁倚錦屏低雪面,淚滴繡羅金縷線。”《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遇開放之時,爛如錦屏。”
(2).指婦女居處,閨閣。 唐 溫庭筠 《蕃女怨》詞:“年年征戰,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前蜀 牛嶠 《菩薩蠻》詞:“何處是 遼陽 ,錦屏春晝長。” 後蜀 顧夐 《酒泉子》詞:“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訊息。”
絕壁
極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至絕壁下。——宋· 蘇軾《石鐘山記》
泊絕壁之下。
懸崖絕壁
勒銘
(1).鐫刻銘文。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祠東側有碑,隱起為字,祠堂東頭石柱,勒銘曰: 趙 建武 中所修也。” 宋 陸游 《夜泊水村》詩:“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 燕然 未勒銘。”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會 飲馬川 西,忽得 明成祖 勒銘紀功之石於石崖。”
(2).指刻在金石上的銘文。《晉書·郭璞傳》:“ 會稽 當出鍾,以告成功,上有勒銘。” 宋 楊億 《成都》詩:“ 張載 勒銘堪作戒,莫矜 函谷 一丸封。”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由制義以及弦詩對策,仿闈試而略有變通,加經解而迨論史勒銘,備眾體而學兼今古。”
(3).喻建立功勳。《後漢書·隗囂傳》:“夫以二子之賢,勒銘兩國,猶削跡歸愆,請命乞身, 望 之無勞,蓋其宜也。”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盡,勒銘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