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

作者:張南史 朝代:唐代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

秋日金華直,遙知玉佩清。
九重門更肅,五色詔初成。
槐落宮中影,鴻高苑外聲。
翻從魏闕下,江海寄幽情。

詩詞問答

問: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作者是誰?答:張南史
問: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張南史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書法欣賞

張南史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書法作品欣賞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書法作品

注釋

全唐詩:卷296_2

詩詞推薦

  • 游寶掌山寺

    方鳳宋代〕茲辰欲有適,軒車偶來駸。劚苔北村南,荒竹晴窗陰。接語未及久,相邀指叢林。澗行任詰曲,岩眺經嶔崯。於時
  • 秋熱

    李覯宋代〕江湖限南鄙,秋令到還稀。節換空看歷,人閒未趁衣。齊紈方得意,廈燕莫言歸。祗有松筠徑,風高暑氣微。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七夕和蘇堅韻)

    蘇軾宋代〕乘槎歸去,成都何在,萬里江沱漢漾。與君各賦一篇詩,留織女、鴛鴦機上。還將舊曲,重賡新韻,須信吾儕天放
  • 醉眠亭三首

    韓宗文宋代〕昔有遺賢世所憐,滄浪亭下醉時眠。松江變酒終難待,卻對殘燈理短編。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圓覺院聞杜鵑

    張舜民宋代〕秦川渺渺楚天長,血色山花哭斷腸。謝汝殷勤苦相勸,如今倦客已還鄉。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與遊子明同過石湖

    范成大宋代〕契闊相逢一笑歡,當年森桂共驂鸞。試談舊事醒村酒,仍趁新晴暖客鞍。梅粉都皴啼宿雨,柳黃不展噤春寒。從今
  • 孤鷹 鳴鶴餘音卷之一

    馬鈺元代〕苦海為人,隨波逐浪,茫茫甚日休期。為酒色財氣。一向粘惹,瞞心昧己。不算前程,幼軀有限,待作千年之計。
  • 湘東驛至萍鄉

    阮閱宋代〕萍鄉路與醴陵通,溪上長亭草木中。行盡江南有山處,門前隔水是湘東。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孟津歲晚十首

    宋庠宋代〕曲岸群芳歇,高台倦目留。晉山青不斷,河潦濁難收。世路功名急,天衢歲月遒。吾生猶可養,嵩麓是耕疇。
  • 楚山春曉

    古汴高士宋代〕霧散雲收宿雨乾,秦桃落盡曉風寒。晴山四望天開畫,啼鳥一聲人倚欄。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仇遠宋代〕姓名不入六臣傳,容貌堪傳九老碑。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郭翰二首

    織女唐代〕河漢雖雲闊,三秋尚有期。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朱閣臨清溪,瓊宮銜紫房。佳情期在此,只是斷人腸。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長至日書

    方回宋代〕年年春至此胚腪,地上嚴凝地底溫。能幾蟾蜍圓月魄,即須霹靂起雷門。知時久偃蛟龍勢,養氣深培草木根。表里
  • 留題吳興投老庵

    張良臣宋代〕白鷺悠悠去不還,渚雲汀草一生閒。暮年不入西州路,空倚梅花說住山。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凱風

    佚名先秦〕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 春申君

    杜牧唐代〕烈士思酬國士恩,春申誰與快冤魂?三千賓客總珠履,欲使何人殺李園?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山水圖

    唐寅明代〕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攜筇出磯上,何以地行仙。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清江引·詠所見

    佚名元代〕後園中姐兒十六七,見一雙胡蝶戲。香肩靠粉牆,玉指彈珠淚。喚丫鬟趕開他別處飛。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 赤玉簫

    楊冠卿宋代〕玉簫早入涼王墓,弓劍衣冠只同處。千年邂逅出人間,顏色聲音幸如故。雲門曲譜不分明,趙瑟齊竽各自名。傳看
  • 聽崇德君鼓琴

    黃庭堅宋代〕月明江靜寂寥中,大家斂袂撫孤桐。古人已矣古樂在,彷佛雅頌之遺風。妙手不易得,善聽良獨難。猶如優曇華,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
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原文_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