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瀆詩·其二·淮原文
夏書桐柏導非訛,入海泗沂東會過。
奇述庚辰能制伏,封傳天寶賴休和。
潛流誰識源同醴,均勢今資清敵河。
一自尾閭全被占,脩防久矣事滋多。
詩詞問答
問:四瀆詩·其二·淮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四瀆詩·其二·淮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四瀆詩·其二·淮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三
2. 去聲
參考注釋
夏書
指記載 夏 代史事的書。《尚書》中《禹貢》、《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舊亦稱《夏書》。近人多以《禹貢》為後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為偽《古文尚書》,《甘誓》可能本是《商書》的一部分。《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夏書》曰:‘賦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 楊伯峻 註:“三句在今《尚書·益稷》。”《國語·周語上》:“《夏書》有之曰:‘眾非元後,何戴?後非眾,無與守邦。’” 韋昭 註:“《夏書》,逸《書》也。”
導非
誘人為非。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人臣有三罪:一曰導非,二曰阿失,三曰屍寵。以非引上謂之導,從上之非謂之阿,見非不言謂之屍。”
泗沂
泗水 和 沂水 的並稱。《書·禹貢》:“導 淮 自 桐柏 ,東會於 泗 沂 ,東入于海。”
庚辰
古代傳說中的助 禹 治水之神。 禹 治水,“三至 桐柏山 ,驚風走雷,石號木鳴”。 禹 怒,召集百靈,獲 淮 渦 水神 無支祁 。授之 章律 、 鳥木由 、不能制。授之 庚辰 ,“ 庚辰 以戰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 淮陰 之 龜山 之足下,俾 淮 水永安而流注海”。見 唐 李公佐 《古〈岳瀆經〉》。
制伏
用強制手段降伏
制伏罪犯
封傳
古時官府所發的出境及乘坐傳車投宿驛站的憑證。傳,憑證。古以木為之,書符信於上。《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 司馬貞 索隱:“封傳猶今之驛券。”
天寶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公元742——755年)
開元天寶之際。—— 宋· 蘇軾《教戰守》
休和
(1).安定和平。《左傳·襄公九年》:“若能休和,遠人將至。” 漢 蔡邕 《協和婚賦》:“唯休和之盛代,男女得乎年齒。”《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用能免羣生於湯火,納百姓於休和。” 張銑 註:“休和,謂禍亂已平,兵戈不用,故致之使休息和平也。”《舊唐書·玄宗紀上》:“致君親於 堯 舜 ,濟黔首於休和。”
(2).猶言平息了事。 宋 司馬光 《論皇城司巡察親事官札子》:“有百姓 * ,私用錢物休和。”《元典章·吏部三·投下》:“管人戶 朱全祜 駈男 朱得興 奸誘 班四 駈婦 臘梅 ,在逃促獲,受錢私下休和。” 元 尚仲明 《三奪槊》第二折:“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軀殻。”
潛流
(1) 地面下的水流,也指水在地下流動
(2) 比喻潛藏在內心的情感
均勢
力量相當;力量平衡的態勢
保持均勢
一自
猶言自從。 唐 杜甫 《復愁》詩之五:“一自風塵起,猶嗟行路難。” 元 關漢卿 《雙赴夢》第二折:“一自為臣不曾把君誑;這場勾當,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釀箇謊。” 蘇曼殊 《吳門依易生韻》之四:“一自美人和淚去,河山終古是天涯。”
尾閭
(1).古代傳說中泄海水之處。《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 尾閭 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成玄英 疏:“ 尾閭 者,泄海水之所也。”《文選·嵇康<養生論>》:“自力服藥,半年一年,勞而未驗。志以厭衰,中路復廢,或益之以畎澮而泄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司馬彪 曰:“ 尾閭 ,水之從海水出者也,一名 沃燋 ,在東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稱尾。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故稱閭也。” 唐 李德裕 《漏潭石》詩:“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園 書,及此聞溪漏,方欣驗 尾閭 。” 清 趙翼 《逃荒》詩:“安得 尾閭 籌洩水,盡收歸海出平疇。”
(2).泛指事物趨歸或傾泄之所。 清 魏源 《軍儲篇一》:“此漏不塞,雖萬物為金,陰陽為炭,不能供尾閭之壑。” 梁啓超 《新民論》第二節:“民族帝國主義者何?其國民之實力,充於內而不得不溢於外,於是汲汲焉求擴張權力於他地,以為我尾閭。” 郭沫若 《創造十年》十二:“《季刊》和《周報》的標準太高,外來的投稿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不能用,因而失掉不少的讀者,應該要有一種日報來做尾閭,以銷納外來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