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派·臨濟原文
銅頭鐵觜百家冤,一喝雙分照用全。
三尺吹毛定寰宇,臨行拋向瞎驢邊。
詩詞問答
問:五派·臨濟的作者是誰?答:釋普鑒
問:五派·臨濟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五派·臨濟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參考注釋
銅頭
指螻蛄。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 鹽山 有 劉某 者,患癃閉,百藥不驗一夕,夢神語曰:‘銅頭煅灰,酒服之,即通。’問‘銅頭何物?’曰:‘汝輩所謂螻蛄也。’”
百家
(1) 指許多人家、家族或家庭
(2) 各種學術流派(原指春秋戰國時代的各種思想流派)
焚百家之言。——漢· 賈誼《過秦論》
一喝
一聲叱吒。佛教禪師於弟子參見時,常大喝一聲,斷其妄想,以示警醒。如 百丈 參問 馬祖道一 , 馬祖 振威一喝。後 百丈 謂其門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 馬大師 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見《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參見“ 棒喝 ”。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吹毛
(1).比喻事情易為,不費大力氣。《韓非子·內儲說下》:“去 仲尼 猶吹毛耳。” 唐 司空圖 《成均諷》:“ 龜山 遠蔽,迷津則原類吹毛;《魚藻》陳規,式宴則唯思在 鎬 。”
(2).形容刀劍鋒利,吹毛可斷。 唐 李頎 《崔五六圖屏風各賦一物得烏孫佩刀》詩:“ 烏孫 腰間佩兩刀,刃可吹毛錦為帶。”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鋒先衣染血,騎突劍吹毛。” 仇兆鰲 註:“舊註:‘《吳越春秋》:“ 干將 之劍,能決吹毛游塵。”’考本書無此語。” 宋 司馬光 《留別東郡諸僚友》詩:“豈徒 豐 獄吹毛利,兼有 秦 臺照膽明。”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二折:“這劍比那太阿無光,鏌鎁無神,臣闕無威。你可休將他小覷的輕微不貴,端的個有吹毛風力。”
(3).見“ 吹毛求疵 ”。
寰宇
寰球
臨行
將要離開,將要離別
臨行匆匆,不及告別
瞎驢
佛教語。比喻最愚蠢的人。 唐 郭天錫 《<臨濟語錄>序》:“末後將 * 眼藏,卻向瞎驢邊滅卻。” 清 龔自珍 《語錄》:“ 邵寳 云:‘《金剛》為經中之王, 右軍 為書中之聖,世間之二妙。’我聞瞎驢語,每引一大白解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