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寺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天成寺原文

兩峰排闥護祗園,幽致番番入靜存。

會景飛窗吟據榻,吹風落葉眺歸根。

秋深山色無踰秀,雨過溪聲尚解喧。

猶喜闍黎不識字,梵天籟動貝為翻。

詩詞問答

問:天成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天成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天成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三

參考注釋

排闥

推門,撞開門。《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高祖 嘗病甚,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羣臣。羣臣 絳灌 等莫敢入。十餘日, 噲 乃排闥直入,大臣隨之。” 張守節 正義:“闥,宮中小門。”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 李靖 ﹞乃雄服乘馬,排闥而去。” 宋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詩:“一水護田將緑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清 侯方域 《寧南侯傳》:“﹝ 左良玉 ﹞走匿牀下。 世威 排闥呼曰:‘ 左將軍 ,富貴至矣!速命酒飲我!’” 徐遲 《祁連山下》:“風景排闥而入。”

幽致

(1).幽雅別致;幽靜雅致。 唐 殷璠 《河嶽英靈集·岑參》:“‘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宜稱幽致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二·齋宮》:“內亭曰 錦芳 ,曰 翠芳 ,流泉石樑,頗甚幽致。” 許地山 《綴網勞蛛》:“地方雖然不大,風景倒還幽致。”

(2).猶幽趣。 唐 白居易 《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睡足摩挲眼,眼前無一事。信腳遶池行,偶然得幽致。” 明 周履靖 《清嘯》詩之十一:“ 梁園 崇侈麗,幽致屬山家。”

(3).深奧的道理。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難辨測,故無以精其幽致矣。” 唐 王勃 《上吏部裴侍郎啟》:“蓋有識天人之幽致,明國家之大體。”

番入

輪流進入。《新唐書·儒學傳中·馬懷素》:“ 玄宗 詔與 褚無量 同為侍讀,更日番入。”

靜存

謂寧靜地思慮、省察。 明 黃綰 《明道編》卷五:“ 紫陽 分戒慎、恐懼為靜存;分隱微、慎獨為動察。”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三三章五》:“要其學之所得,則當其靜存。”

吹風

(1) 迫使空氣通過(或噴出)某些器械(或樂器)

扇風箱用於對爐火吹風

(2) 讓風吹;受風

你身體還沒有好,不要吹風

(3) 洗髮後,用吹風機把熱空氣吹到頭髮上,使乾而伏貼

(4) 有意識地透露訊息

方案 * 前先跟下面吹吹風

落葉

落葉植物在生長季節末或一短時間內的葉子分離或脫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內斷斷續續的自然掉葉

歸根

(1) 總結;歸結

講了這么多,歸根一句話就是要依靠民眾,走民眾路線

(2) 回歸原地

樹高千尺,落葉歸根。在海外飄泊數十年,我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祖國

深山

處於群山之中,離平原地區很遠的山區

深山寂寂,空谷鳥鳴

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驛路梨花》

溪聲

溪澗的流水聲。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庭木蕭蕭落葉時,溪聲雨聲聽不辨。” 宋 陸游 《登紫翠樓》詩:“水落溪聲壯,天寒山色奇。” 清 趙俞 《溪聲》詩:“卻笑溪聲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間。”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隨時變換調子。”

闍黎

見“ 闍梨 ”。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梵天

(1).佛經中稱三界中的 * 初三重天為“梵天”。其中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多特指“大梵天”,亦泛指 * 諸天。《百喻經·貧人燒粗褐衣喻》:“汝今當信我語,修諸苦行,投巖赴火,捨是身已,當生梵天,長受快樂。”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嵩山竹林寺》:“知客曰:‘渠適往梵天赴齋,少頃歸矣。’坐良久,望空中僧百餘,駕飛鶴,乘師了,或龍或鳳,冉冉而下。” 清 黃鷟來 《題楊人庵總戎無著圖》詩:“特現 金粟 身,梵天縱遊戲。”亦作“ 梵摩天 ”。《資治通鑑·隋煬帝大業八年》:“此乃天子無福,值我兵解時至,我應生梵摩天雲。”

(2).婆羅門教、印度教主神之一。即創造之神。《百喻經·梵天弟子造物因喻》:“梵天見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語之言:汝作頭太大,作項極小;作手太大,作臂極小。” 章炳麟 《無神論》:“主惟神者,以為有高等梵天;主惟物者,以為地水火風皆有極微。”

詩詞推薦

天成寺原文_天成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