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茭薪非不屬,堤堰聿觀成。
終鮮一勞策,那辭五夜縈。
憑看雖曰慰,追憶尚含驚。
舊壑原循軌,新祠已麗牲。
連阡麥苗嫩,圍墅柳條輕。
慚乏安瀾術,事神敢弗誠。
詩詞問答
問:《瞻謁永定河神祠詩以志事(即前此北岸二工決口處)》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一
2. 即前此北岸二工決口處
參考注釋
不屬
(1).不及。《書·盤庚中》:“爾忱不屬,惟胥以沉,不其或稽,自怒曷廖。” 孔 傳:“汝忠誠不屬逮古。” 孔穎達 疏:“汝等不用徙者,由汝忠誠不能屬逮於古賢。”
(2).不連線。《韓非子·說疑》:“要領不屬,手足異處。”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緜世浸遠,光靈不屬。”
(3).不專注。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先生知其意已不屬,遂驅之出閣。” 清 王韜 《淞隱漫錄·十二花神》:“若見俗客,輒為攢眉,囁嚅不能吐一詞,蓋外雖應酬而意不屬也。” 茅盾 《大澤鄉》:“心神不屬地看著的兩位軍官,猛覺得有些異樣的味兒兜上心窩來了。”
(1).不依附。《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前有老主而不踰,後有儲主而不屬,矜矣。”
(2).不隸屬。 三國 魏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孤與將軍,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屬本州。”《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聖朝無外,普天下那一處不屬我大 唐 的?”
堤堰
堤壩。《南史·張邵傳》:“及至 襄陽 ,築長圍,修立堤堰,創田數千頃,公私充給。”《舊五代史·梁書·胡規傳》:“ 乾化 元年,詔修 洛河 堤堰。” 沙汀 《替身》:“店後高坎下面正當一家磨房的堤堰,水從堤堰上澎出來,嘩嘩嘩的有如瀑布。”
隄堰:堤壩。《續資治通鑑·元泰定帝泰定二年》:“ 鹹平府 清河 、 滱河 合流,失故道,壞隄堰,敕 蒙古 軍千人及民丁修之。”
觀成
看到成果。語出《詩·大雅·文王有聲》:“遹觀厥成。” 漢 桓寬 《鹽鐵論·結和》:“民可與觀成,不可與圖始。”《清史稿·兵志十一》:“今鐵廠自經始至觀成,用欵繁鉅,所有奏明撥用之欵,早經用罄。”
五夜
(1).即五更。《文選·陸倕<新刻漏銘>》:“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衛宏 《漢舊儀》:“晝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黃門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唐 王建 《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頭五夜風中立,從未圓時直到圓。”《花月痕》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燈昏被冷若為情。”
(2).指戊夜,即第五更。 唐 崔琮 《長至日上公獻壽》詩:“五夜鐘初動,千門日正融。” 清 姚鼐 《景陽鍾歌》:“萬鈞猛虡懸雲陛,五夜蒲牢驚翠幬。”
追憶
回憶往事
追憶歡樂的少年生活
循軌
依軌道而行。《淮南子·本經訓》:“四時不失其敘,風雨不降其虐,日月淑清而揚光,五星循軌而不失其行。”《後漢書·郎顗傳》:“天文昭爛,星辰顯列,五緯循軌,四時和睦。”
麗牲
(1).指古代祭祀時將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語出《禮記·祭義》:“祭之日,君牽牲,穆答君,卿大夫序從。即入廟門,麗於碑。”《儀禮·聘禮》“上當碑南陳” 漢 鄭玄 註:“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又宗廟有碑,樹之兩楹,事止麗牲,未勒勳績。”
(2).借指碑石。 清 魏源 《陶文毅公神道碑》:“用敢刪舉其要者,揭諸麗牲以餉來世。” 王闓運 《詔建定興鹿壯節祠碑》:“謂宜述徽跡,表之後來,是用伐石西山,鐫詞麗牲。”
連阡
田埂相連;田地連片。《舊唐書·懿宗紀》:“或富者有連阡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橋南環塍連阡。” 清 蒲松齡 《青州雜詠》:“曉煙四塞遠濛濛,沃野連阡氣象雄。” 清 張春華 《滬城歲事衢歌》:“稻壟連阡水氣涼,煙蓑雨笠到雲莊。”
麥苗
麥作物的幼苗
柳條
編織筐、包、籃子等用的柳樹柔軟的枝條
柳條包
安瀾
(1).水波平靜。比喻太平。《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李善 註:“瀾,水波也,安瀾,以喻太平。” 明 無名氏 《運甓記·帥閫賓賢》:“用之將帥,必能扶弱鼎於安瀾;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於袵席。” 清 梁清標 《送張伯珩同年按蜀》詩:“按部諸侯爭負弩,洗兵 三峽 見安瀾。”福州評話《老漁翁殲敵記》:“紅旗飄飄河山壯麗,漁鄉繁盛海國安瀾。”
(2).謂使河流安穩不泛濫。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將來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專主安瀾,漕專主海運而後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築土壩,保固隄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