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攝衣千仞步崚嶒,風月驚殊昔日曾。
莫謂曲高和者寡,山鳴谷應豈非朋。
詩詞問答
問:《和闐玉鏤東坡前後赤壁賦圖·其二·後赤璧》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蒸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六
參考注釋
攝衣
(1).整飭衣裝。《管子·弟子職》:“少者之事,夜寐早作,既拚盥漱,執事有恪,攝衣共盥,先生乃作。”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二:“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宋 葉適 《鄭景元墓志銘》:“急難窘助,扁舟逕往,夜半扣門,攝衣偕出矣。”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漢書九》“輟洗起衣”:“此文本作輟洗起,攝衣,延 食其 上坐。 鄭 注《士冠禮》曰:攝,猶整也。謂整衣而延之上坐也。”
(2).提起衣襟。 宋 蘇軾 《後赤壁賦》:“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二客不能從焉。”
千仞
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莊子·秋水》:“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 晉 司馬彪 《贈山濤》詩:“上凌青雲霓,下臨千仞谷。” 清 方文 《陳臥子子龍》詩:“惠心燭千仞,雄風扇八區。”
崚嶒
(1) 高聳突兀
寫山早崚嶒嵯峨
(2) 比喻特出不凡
凡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3) 比喻剛正不阿、堅貞不屈
俠骨崚嶒傲九洲
(4) 骨節顯露貌。多形容人體瘦削
骨節崚嶒的大手
(5) 另見 léng
風月
(1) 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 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昔日
以前;往日
用於昔日。——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非昔日之樂。——元、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山鳴谷應
形容回聲響亮。亦喻此呼彼應。 宋 蘇軾 《後赤壁賦》:“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疇昔談詞如雲,山鳴谷應,今則無復此奇士矣。” 李大釗 《Bolshevism的勝利》:“這種世界的社會力,在人間一有動盪,世界各處都有風靡雲涌、山鳴谷應的樣子。” * 《回顧長征》:“一軍團趁黑夜從西側插入敵人大隊中,號聲四起,山鳴谷應,敵人腹背受敵,頓時大亂,倉惶南逃。”
豈非
難道不是…?用於反問
豈非咄咄怪事?
標籤: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