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國王朵兒只就國

作者:陸友 朝代:元代

送國王朵兒只就國原文

奕世名王策駿功,遠分茅土鎮遼東。

玉符金印傳孫子,鐵券丹書誓始終。

滄海斷霞通虎帳,黑河飛雪暗雕弓。

莫忘聖武艱難日,四傑從容陟客同。

詩詞問答

問:送國王朵兒只就國的作者是誰?答:陸友
問:送國王朵兒只就國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送國王朵兒只就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奕世

累世,代代。《國語·周語上》:“奕世載德,不忝前人。”《後漢書·楊震傳》:“臣奕世受恩,得備納言。” 李賢 註:“奕猶重也。”《宋書·孔琳之傳》:“而傳國之璽,歷代迭用;襲封之印,奕世相傳。” 宋 司馬光 《宣徽惠穆呂公輓辭》:“奕世台衡貴,盈門紱冕榮。”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是故議院議員之法立,則奕世無失德之君。”

駿功

大功。 宋 葉適 《始議二》:“國無駿功,常道先喪,士無奇節,常心先壞。” 明 劉基 《擬連珠》之五五:“五氣交感,善調則收駿功。” 明 方孝孺 《送王文冏序》:“自昔國家之興,駿功溢宇內,盛氣薄日月,天地為之磅礴,山嶽為之動搖。”

茅土

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時,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築壇,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為受封者得以有國建社的表征。《文選·李陵<答蘇武書>》:“ 陵 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 李善 註:“《尚書緯》曰:‘天子社,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黃土,將封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為社。’” 漢 蔡邕 《獨斷》卷下:“天下大社以五色土為壇,皇子封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東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歸國以立社,故謂之受茅土。” 唐 李頎 《行路難》詩:“ 漢 家名臣 楊德祖 ,四代五公享茅土。” 明 何景明 《醉歌贈子容使湖南》:“聖朝分封重茅土,詞林禮樂超前古。” 清 蔣士銓 《一片石·夢樓》:“茅土已先滄海變,桃花休向墓門紅。”

遼東

遼河以東的地區,即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明朝在現在遼寧省境內設遼東都指揮使,防守邊境

玉符

(1).玉制的信物。《史記·呂不韋列傳》:“ 安國君 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適嗣。” 宋 趙抃 《次韻程給事寓越廨宇有懷》:“言念玉符分鎮日,卻思瓊苑拜恩初。”

(2).特指玉質的魚形佩飾。 唐 王維 《恭懿太子輓歌》:“愷容金節護,冊命玉符新。” 趙殿成 箋註:“《唐六典》:隨身魚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親王以金,庶官以銅,佩以為飾。”

金印

(1).舊時帝王或高級官員金質的印璽。《史記·孝武本紀》:“是時上方憂 河 決,而黃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為五利將軍。居月餘,得四金印。” 宋 蘇轍 《觀捕魚》詩:“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清 黃遵憲 《琉求歌》:“尚有丹書珠殿掛,空將金印紫泥封。”

(2).借指官職。 唐 杜甫 《陪李王蘇李四使君登惠義寺》詩:“誰能解金印,瀟灑自安禪。” 宋 樂雷發 《烏烏歌》:“好殺賊奴取金印,何用區區章句為?”

(3). 宋 代稱犯人臉上刺的字。《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 張勝 看 張員外 ,面上刺著四字金印,蓬頭垢面,衣服不整齊。”《水滸傳》第八回:“原來 宋 時但是犯人徒流遷徙的,都臉上刺字,怕人恨怪,只換做打金印。”

(4).指公文、證件上的金泥印章。 明 唐順之 《條陳海防經略事疏》:“臣又據總兵官 盧鏜 手本……與 日本 金印勘合。” 許地山 《三博士》:“她們一同看著(博士文憑)上面的文字和金印。”

孫子

兒子的兒子

鐵券丹書

同“ 丹書鐵券 ”。《周禮·秋官·司約》“書於丹圖” 漢 鄭玄 註:“今俗語鐵券丹書。” 宋 王安石 《讀漢功臣表》詩:“ 漢 家分土建忠良,鐵券丹書信誓長。” 明 湯式 《一枝花·贈人》套曲:“一人下萬人上。鐵券丹書姓字香,萬代輝光。”

始終

自始至終

會議始終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

可是整整過了四百年,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漁夫的故事》

滄海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斷霞

片段的雲霞。 南朝 梁簡文帝 《舞賦》:“似斷霞之照彩,若飛鸞之相及。” 唐 張說 《巴丘春作》詩:“日出 洞庭 水,春山掛斷霞。” 宋 周邦彥 《蕙蘭芳引》詞:“寒瑩晚空,點清鏡,斷霞孤鶩。”

虎帳

(1).舊時指將軍的營帳。 唐 王建 《寄汴州令狐相公》詩:“三軍江口擁雙旌,虎帳長開自教兵。” 宋 邵雍 《和人聞韓魏公出鎮永興過洛》:“虎帳夜寒心益壯,鳳池波暖位猶空。” 明 錢邦芑 《送侯若孩從軍》詩:“大帥 龍堆 朝卷幔,書生虎帳夜談兵。”

(2).用虎皮編成的大幄。 宋 陸游 《南唐書·徐知諤傳》:“一日游 蒜山 ,除地為場,連虎皮為大幄,號虎帳。”

雪暗

大雪迷漫。 唐 盧照鄰 《紫騮馬》詩:“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 唐 杜甫 《鷗》詩:“雪暗還須浴,風生一任飄。” 宋 陸游 《小舟游西涇度西岡而歸》詩:“雪暗梨千樹,煙迷柳一川。”

雕弓

刻繪花紋的弓;精美的弓。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 宋 葉夢得 《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詞:“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採薇翁》:“命取弓矢,又如前狀,出雕弓一;略一閉息,則一矢飛墮。”

彫弓:雕繪文采的弓。禮制,天子所用。《荀子·大略》:“天子彫弓,調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 楊倞 註:“彫,謂雕畫為文飾。”《文選·張衡<東京賦>》:“天子乃撫玉輅,時乘六龍,發鯨魚鏗華鍾……決拾既次,彫弓斯彀。” 薛綜 註:“彫弓,謂有刻畫也。”

聖武

(1).聖明英武。舊時稱頌帝王之詞。《書·伊訓》:“惟我 商王 ,布昭聖武,代虐以寬,兆民允懷。”《後漢書·黃瓊傳》:“ 光武 以聖武天挺,繼統興業,創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唐 韋瓘 《周秦行紀》:“太后曰:‘何如主?’余對曰:‘小臣不足以知君德。’太后曰:‘然無嫌,但言之。’余曰:‘民間傳聖武。’” 明 李東陽 《求退錄·奏疏十九道》:“地方平定,民物底寧,皆由陛下聖武神謀運用於上,內外重臣、各邊將士効力於下。”

(2).指聖明而有武功的君主。《文選·揚雄<長楊賦>》:“於是聖武勃怒,爰整其旅,迺命驃 衛 。” 張銑 註:“ 聖武 , 武帝 也。”《文選·左思<魏都賦>》:“暨聖武之龍飛,肇受命而光宅。” 李善 注引《魏志》:“ 太祖武皇帝 姓 曹 諱 操 ,為丞相,封 魏王 ; 文帝 受禪,追尊曰 武皇帝 。”按, 清 魏源 有《聖武記》,即述 清 代開國至 道光 間的歷次戰役,並及考證及軍制。

艱難

艱苦困難

歷艱難險巇。——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長而艱難的行軍

四傑

四位傑出的人物。舊時多以稱著名文士。(1)指 唐 王勃 、 楊炯 、 盧照鄰 、 駱賓王 。《舊唐書·文苑傳上·楊炯》:“ 烱 與 王勃 、 盧照鄰 、 駱賓王 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 王 、 楊 、 盧 、 駱 ,亦號為‘四傑’。”(2)指 宋 韓琦 、 范仲淹 、 富弼 、 歐陽修 。見 宋 蘇軾 《〈范文正公集〉敘》。(3)指 宋 曹絳 、 劉燾 、 崔執柔 、 劉正夫 。 清 史夢蘭 《異號類編·聯稱》引《姓譜》:“ 曹絳 ,字 元象 ,與 劉燾 、 崔執柔 、 劉正夫 在太學,號四傑。”(4)指 宋 歐陽弇 、 歐陽弈 、 歐陽弁 、 歐陽彝 。 清 史夢蘭 《異號類編·聯稱》引《姓譜》:“ 宋 歐陽彝 , 盧陵 人,與兄 弇 、 弈 、 弁 俱有文采,時稱四傑。”(5)指 元 木華黎 、 博爾朮 、 博爾忽 、 赤 * 。《元史·木華黎傳》:“﹝ 黎 ﹞與 博爾朮 、 博爾忽 、 赤 * 事 太祖 ,俱以忠勇稱,號掇里班曲律,猶華言四傑也。”(6)指 元 柳貫 、 黃溍 、 虞集 、 揭傒斯 。《元史·柳貫傳》:“﹝ 貫 ﹞與 溍 及 臨川 虞集 、 豫章 揭傒斯 齊名,人號為儒林四傑。”(7)指 明 高啟 、 楊基 、 張羽 、 徐賁 。《明史·文苑傳一·高啟》:“ 明 初, 吳 下多詩人, 啟 與 楊基 、 張羽 、 徐賁 稱四傑,以配 唐 王 、 楊 、 盧 、 駱 雲。”(8)指 明 何景明 、 李夢陽 、 邊貢 、 徐禎卿 。《明史·文苑傳二·何景明》:“然天下語詩文,並稱 何 、 李 ,又與 鬔貢 、 徐禎卿 並稱四傑。”(9)指 明 顧華玉 、 陳魯南 、 王欽佩 、 顧英玉 。 明 周暉 《金陵瑣事》卷三:“ 顧華玉 、 陳魯南 、 王欽佩 、 顧英玉 ,人稱 金陵 四傑。”

從容

(1) 悠閒舒緩

聽小子從容的表白出來。——《初刻拍案驚奇》

從容應付

(2) 充裕;寬裕

時間從容

(3) 休息

神僧且從容一日。——《西遊記》

詩詞推薦

送國王朵兒只就國原文_送國王朵兒只就國的賞析_古詩文